【閲讀筆記】No.6,:世界是怎麽長成現在的樣子?- 歐美近代史原來很有事

【閲讀筆記】No.6,:世界是怎麽長成現在的樣子?- 歐美近代史原來很有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書名:世界是怎麽長成現在的樣子?- 歐美近代史原來很有事

作者:吳宜蓉

 

歐陽talk書秀第七季,八月份第一本

 

大家都知道中國末代皇帝是溥儀,那法國末代國王是誰?

就是在 #法國大革命時被送上斷頭台的路易十六。而且不止國王上了斷頭台,他的皇后-瑪麗王后也因爲也上了斷頭台。

可以讓群情激憤到將國王送上斷頭台,就可以知道人民内心有多少的壓抑。即使後來重新審視歷史認定他們並非壞人,但當時的群情激憤下,是否也過度喪失理智判斷我們不得而知。
如同宜蓉老師說的,「革命並非是一個熱血浪漫的詞語。」
革命向來是人民受不了經年累月被壓榨,過度壓抑之後的爆發勢力,過程中往往很殘忍,殘破。現代的我們可以擁有的種種,都是前人們一次次的革命,多少次的犧牲所換來。正如同我們耳熟能詳的「要記得歷史的教訓」。


書中另一個提到的是明治維新,一二次世界大戰,這些都是歷史課必考内容。
台灣深受日本文化影響,大家都知道日本之所以强大是因爲 #明治維新。而歷經200年鎖國後的日本,突然發現世界整個不一樣了。他們秉持著大和精神,迅速追趕,躍升成世界五强之一。然而,權力及國家利益始終使人心迷惘,不論是 #第二次世界大戰 位在歐洲的希特勒,還是東亞軍國主義的日本,强行擴張及掠奪都是造成所有人生活困頓,流離失所,最終美國投下兩顆原子彈結束二戰,但卻也是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再次的讓我們看到人心所帶來的毀滅性。

印度國父 #甘地 也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而全球暢銷的《非暴力溝通》一書中就有提到非暴力是來自甘地所倡導的理念,甘地堅持用和平、非暴力方式以及不合作主義對抗殖民政府,以非暴力的方式作爲社會改革的手段。相較於過去歷史發生的種種革命,戰爭,在面對挑戰者時,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真正的非暴力。

從小我就很愛歷史故事,但就是當作“故事”在讀,要認真説出年份什麽的很難,但至少歷史上的一些大事件大人物還算知道個大概。這書中提到的近代關鍵性事件及關鍵人物,比如,維也納會議,第一二次世界大戰,維多利亞女王,愛因斯坦,戈巴契夫。宜蓉老師老師用巧妙有趣的口吻,令人讀起來就好像平常對話般地自然。過去我們讀的歷史的時候多是爲了應付考試,考完後也都忘得差不多了,爲了考試而讀的往往也不會去理解歷史真正的意義。

小時候讀歷史故事,不會多想什麽,現在再讀歷史故事才理解,原來我們所煩惱的,所面對的局勢變化,權責謀劃,運籌帷幄早都在歷史中一次次真實上演。歷史是人所走過的痕跡,也就是人心使然所成的一切。多讀歷史故事,對人生各階段的應對進退應該是會有很大的幫助。

“當我們的視野擁有歷史的縱深,我們怎麽會捨得耽溺在對立之中,可當我們的世界只剩下敵我對峙,又怎麽奢求這個人思考的大方通達。” - p. 286

我特別喜歡書中的這句話。

每過一天,歷史就增加一天的份量,只要地球還在,歷史就不會停止。即使人類歷史已經走了幾千年,世界上依舊是有著不平等的階級制度,每天依舊有攻擊,有戰事發生。人心有那麽一點點的進步和改變嗎?我覺得是有的。特別令人有感的改變都發生在近兩三百年,這是爲什麽呢?因爲識字人口大幅提升,文盲減少,會閲讀的人多了之後,大家不再只是“聼別人説”,而是慢慢懂得提取歷史的教訓,自我思辨能力,慢慢地便少了些紛爭。所以,閲讀的廣度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必修課呀。當然,只要有利益的愛恨糾葛,就不可能變成烏托邦,但至少人們學習減少重蹈覆轍。

  

#歐陽talk書秀

#宜蓉的歷史課

avatar-img
閲讀媽媽不崩潰的沙龍
3會員
29內容數
擔任TW某處的專職男子舍監/私家保姆。 閲讀是我遺忘近20年的東西,雖然本來就不愛看書,但似乎閲讀可以解答人生多數煩惱,育兒路上,書本或許會是一個不錯的旅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書名: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麽?- 32個上班族增加自我籌碼的方法 作者:張國洋,姚詩豪  《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麽?》我一開始覺得這書我這年紀看似乎有點太晚了。我人生早已走進四零,職場沉浮近20年,現在來看這個有什麽用呢?但事實是我自己的狹隘思維阻斷了前進之路。 #平穩的生活才是最
書名:慣習 作者:Doris Martin   #歐陽talk書秀 , 第8季,2025年1月第二本   華語中我們很常使用「習慣」,但似乎只有在台語才會聽到「慣習」的用法。 慣習,比較像是氣場,環繞著一個人的氛圍,決定著每個人的行為表現,透露著你的社會地位結果。 階級之間的差距,很多時候
書名:提問力,決定你的財富潛力 作者:朱楚文 #歐陽talk書秀 , 第8季,2025年1月第一本 「現在我們進入Q&A的時間,歡迎大家提問哦!」 你一定對這句話不陌生,在任何的講座,又或是課堂上,通常最後一個單元都是提問單元。真的會舉起手來提出的真的寥寥無幾,常常是你看我,我看你,明
書名: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麽?- 32個上班族增加自我籌碼的方法 作者:張國洋,姚詩豪  《沒了名片,你還剩下什麽?》我一開始覺得這書我這年紀看似乎有點太晚了。我人生早已走進四零,職場沉浮近20年,現在來看這個有什麽用呢?但事實是我自己的狹隘思維阻斷了前進之路。 #平穩的生活才是最
書名:慣習 作者:Doris Martin   #歐陽talk書秀 , 第8季,2025年1月第二本   華語中我們很常使用「習慣」,但似乎只有在台語才會聽到「慣習」的用法。 慣習,比較像是氣場,環繞著一個人的氛圍,決定著每個人的行為表現,透露著你的社會地位結果。 階級之間的差距,很多時候
書名:提問力,決定你的財富潛力 作者:朱楚文 #歐陽talk書秀 , 第8季,2025年1月第一本 「現在我們進入Q&A的時間,歡迎大家提問哦!」 你一定對這句話不陌生,在任何的講座,又或是課堂上,通常最後一個單元都是提問單元。真的會舉起手來提出的真的寥寥無幾,常常是你看我,我看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