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提問力,決定你的財富潛力
作者:朱楚文
#歐陽talk書秀 , 第8季,2025年1月第一本
「現在我們進入Q&A的時間,歡迎大家提問哦!」
你一定對這句話不陌生,在任何的講座,又或是課堂上,通常最後一個單元都是提問單元。真的會舉起手來提出的真的寥寥無幾,常常是你看我,我看你,明明好像想講什麽,又欲言又止。是害羞,還是怕自己的問題太簡單很丟臉,還是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麽問。相信你我都有過這樣的經驗。
回想每個孩子在進入小學前,幾乎各個是提問高手。低年級的時候,都還算踴躍舉手發問。但不知曾幾何時,我們漸漸的不舉手了。老師們也特別喜歡强調在課堂上的“安靜”,即便有問題,大部分也變成是下課後私下去問居多,我們一路走來的教育少了「提問」的練習,上課似乎只有單方面的輸出,互動根本少之又少。
猶記19嵗那年的暑假到美國參加了短期的ESL課程,當時班上只有我和一位同年紀的日本女生是亞洲人。上課時,老師問問題的時候,其他歐洲或南美的同學都好踴躍的搶著參與,就我跟日本同學兩個人你看我我看你,老師不cue我們,我們也不會主動舉手。當時我第一次感受到所謂的教育文化差異,即便我告訴自己不要怕,就舉手問啊,但最後總是吞吞口水作罷。
你説提問力重要嗎?當然重要啊!
説真的,一開始我看到書名的時候,覺得有什麽好研究的嗎?不是就是問問題。但閲讀之後,發現提問力真的不是我想的那麽簡單而已。
小至課堂上沒聽清楚老師的指示,大至工作上聽不懂老闆意思,甚至互相誤解,都是因爲「提問」的不足。
透過《提問力》,我們瞭解到一個有效的問題,必須符合LIRA原則。
#LIRA原則,指的是:
L (Logical) 有清楚的邏輯
I (Inspiration) 具有啓發性的
R (Relationship) 建立正面關係
A (Appropriate) 適合對方回答的
除了具有LIRA四要素之外,很多人常常提問時不知道自己在問什麽,可以透過#5W1H的What, Who, Where, When, Why 與How快速的幫助自己抓到重點。
遇到與自己預期不相符的情況,可以利用Why, Why so, So what 的 #三角邏輯法 來進一步瞭解對方的觀點。
當遇到卡關需要進一步瞭解問題本質的時候,可以在進一步的 #連續問5個爲什麽 來找到核心問題,避免自己只有讀懂表面問題,看不到更層的需求。
提問不只是單純問問題而已,更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而溝通也是一門藝術。如果問了問題太過直接又或者彼此還不是這麽熟絡,只會造成彼此尷尬。
#破問聼追謝 五步驟讓問題提升更高境界。
破:利用輕鬆小問題熱絡氣氛
問:切入正題,一次一個問題,等對方答完再問下一個
聼:有效聆聽,給予對方回饋,為更深入的追問做準備
追:更進一步的深入談論
謝:真誠地表達感謝及回應獲得的實質幫助
另外我們在提問時也要留意自己的語氣聲調,用字遣詞及肢體動作。避免使用高亢激憤的聲調,盡可能使用中立性的語詞,減少誇大的動作等,才不會令人覺得過度有壓力。透過好的提問,可以表達出對對方的關心態度,也讓彼此更靠近更熟悉之外,對自己的自信心也是一個大大的加分。
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希望可以對我身邊的朋友們做一個職務及產業的進一步訪談提問。透過提問來瞭解每個人所處的工作職務,讓正處職涯迷惘之際的自己不再只是局限在原有的視野中。跳出井底之後的抬頭仰望會是更大的一片天。
#提問力
#試著對自己提問找出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