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3(桃紅色線): 比叡山延曆寺-大津車站 (用攜車袋上電車)-近江八幡。這一天的文章太長, 所以分為上下兩集。
雖然心還留在綠水亭的溫泉裡,想說自己怎麼白癡,不好好的享受,騎什麼自行車。但洗完溫泉,還是乖乖的戴上安全帽,拉好袖套,繼續騎行,今天的重點是世界文化遺產--比叡山延曆寺。
先把自行車騎到坂本觀光案內所,這裡旁邊有空地可以停,案內所裡面有投幣式的寄物櫃可以放行李,還有旅行好伙伴--自動飯賣機和廁所,真的很方便。
先來一張位置圖的介紹
又出現藍色的自行車線了,沒錯,也可以直接騎到纜車站,但我們還是選擇停在案內所慢慢悠閒的散步上去。
悠閒的往上散步到纜車站,一路上都是楓樹,想像著秋天的楓紅,秋天來一定很美。
前往比叡山的登山纜車,是日本最長的纜車,全長2公里多,大概要坐11分鐘左右。纜車資訊可以看這裡。
上山了,一路上的風景真的很好,途中要經過幾個隧道,可以想像上山的路真的不太容易,到山頂上的展望非常好,可以看到琵琶湖。
延曆寺被稱為「日本佛教的母山」,日本很多的高僧都是從延曆寺出來的。最早是由「最澄大師」(767-822)所建,最澄因為看不慣奈良佛教的腐敗,來到比睿山,創立了佛教天台宗。
因為受到桓武天皇的尊崇,天皇把當時的年號「延曆」賜給這裡,所以就稱為延曆寺。 其實並沒有一個寺廟叫做延曆寺,而是這片山頭所有寺廟的總稱。
最澄和空海(774-835)是日本佛教地位最崇高的二個大師,但他和空海之間也有一些恩怨情仇,最澄比空海大7歲,二人同時到中國(唐朝)取經,後來最澄先回來,建立比叡寺,弟子信徒眾多,又有桓武天皇支持,可說是地位崇高。
但因為他先回來所以他自認為自己所取的經文尚不完整,空海那裡應該比較完整,所以當時他竟然「不恥下問」向空海求教,最後還讓空海為他灌頂,意思就是他成了空海的徒弟,雖然他認為是不顧身份,虛心求教,但這下好了,現實的狀況卻是變成他硬生生比空海矮了一截。
後來最澄寫信去跟空海借經文,空海立馬給他一頓排頭,寫了一封信回他,大意是說:「佛法是要親自傳授,怎麼能是用經文外借的方式傳授呢?不借。」再後來最澄派他最得意的弟子泰範去跟空海學習,沒想到泰範後來竟然選擇留在空海身邊,不願意回去,這下真的尷。尬。了。。。😓,二位高僧從此漸行漸遠。
最澄雖然對弟子很溫和,但他奉行苦修,可能就是因為這樣泰範才不願意回去吧!(當然這只是我毫無根據的玩笑話啦,拜託不要相信😅)到現在比叡山上的和尚仍然保留很多令人瞠目結舌的苦修方式,例如好幾天不睡覺唸經文…等,但也有觀光客可以體驗的行程,例如坐禪、抄寫經文等等,有興趣的人可以去試試看。
「照千一隅,此為國寶」
最澄的中心思想就是刻在比叡山的石碑上的那一句:「照千一隅,此為國寶」
旁邊有一個牌子進一步解釋:「國寶何物?寶,道心也。有道心人,名為國寶。故古人言:徑寸十枚,非是國寶;照千一隅,此則國寶。」意思是說,只要心存道心,照亮自己的那個角落,就是國寶。
這也是最澄強調的平等觀,人人都可以成佛。
在那個時代很多人過著痛苦的生活,尤其是一般的老百姓,在階級制度下命如草芥、任人宰割,成佛是皇家、貴族、武士的專利,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事。而最澄提倡的眾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佛的想法,帶給老百姓很大的鼓勵和安慰。所以他快速的累積眾多信徒,天台宗也很快的傳遍開來。
前身就是最澄建立的「一乘止觀院」是最值得一看的地方,供奉著藥師如來佛,裡面禁止拍照,進去之後,我們完全被裡面莊嚴的氛圍和藥師如來佛的氣場所震攝,真的太值得一看了。藥師如來佛前面還有三座不滅法燈,都由寺院的和尚照顧著,一千二百多年來從未熄滅。
根本中堂目前整修中,據說要到 2026 才會修好,我們無緣得見他的整個建築,有點可惜。
也許是我們到的時候正好沒人,覺得是很古樸也相對幽靜的地方。文殊樓也被列為日本的重要文化財。
文殊樓旁的多重塔,旁邊刻著:「眾生如教行,自然成佛道」,又再次說明了眾生平等的想法。在這麼幽靜的地方,看到這句話,真的很有感觸,我也學其他人一樣放上一塊石頭,表示祝福和認同。
文太長了,先到這裡,下篇再繼續來講比睿山的接下來的命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