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26|閱讀時間 ‧ 約 31 分鐘

耀旭在尼爾森之四: 攜手看房去

    來紐西蘭尼爾森生活,除了庭園種植之外,外子耀旭跟我也愛上了看房。

    想要參觀別人房子的格局、布置與庭園設計,除了拜訪朋友與鄰居之外,去看「Open Home」是最堂皇且備受歡迎的機會,也是單純平靜的生活中,一個免費的小小消遣了。

    住家附近或開車路過,經常可見路邊板子「For sale」,感覺到處都在賣房子。大概因為紐西蘭人一生要換好幾次房:剛結婚,第一次買房,買負擔較輕省的房子。有了孩子之後,要換大一點、舒適一點,最好是靠近學區的房子。孩子生得越多,房子就越買越大,因為每個孩子都要一個房間,如果院子有寬闊的綠草地與游泳池就更理想了。孩子一個個出外念大學或到外地、外國工作,房子就越換越小。兩老若無法照顧庭院花草,就去買一個庭院較小的房子。到了無法自理時,只得把這房子賣掉,去買退休村住。或者老了仍住在家中,直到老去,此時有權繼承遺產的兒孫們會儘快把房子賣掉,分享房產所賣金錢。這還不包括換工作,或夫妻離異,或純粹喜新厭舊,想要換個新房。他們DNA中喜愛改變與遷移。

    九年前,我來到尼爾森,三十多天看了三十五個房子,才買下目前所住房子。看房也看出趣味了。當耀旭來尼爾森後,兩人帶狗去散步,看到路旁人家「For sale」、「Open Home」,我總問他:「要不要去參觀別人的房子?」起初他總說:「又不要買,看房做甚麼?」我說,「免費參觀別人家的房子與庭園,很有意思呢!你可以看到房子與庭園不同的布局,他們考量為何?熟優熟劣?車道車庫擺在哪裡?室內空間如何規劃,才能擁有充分日照,感覺寬闊舒服?且房仲非常歡迎你去捧個場呢!因為他們最怕的是冷清無人啊!」

    他還是興趣缺缺,我只好自己去看看。

    他第一次去看Open Home,是兩家鄰居正在「For sale」,近水樓臺,無須跋涉或尋覓。

    第一家是建了二十幾年的房子,廚房的櫥櫃、流理台、廁所、衛浴等都無瑕無疵,美好如新,我們都震驚了,不知他們是如何呵護照顧的。餐廳、客廳極為寬闊,相當氣派。精緻舒服的套房近窗戶還設計沙發,可坐在沙發上享受陽光,觀賞庭園花木。紐西蘭天候寒冷,聰明的建築師會殫精竭慮讓陽光照到房屋的每個角落,但不免因房子格局或地理環境而力有不逮。他們最重視餐廳與客廳,這家也不例外。客廳、餐廳全日有陽光,三個臥室中只有套房有午後陽光,另兩房安置在套房之後,不免陰涼寒冷。就土地使用而言,整棟房屋往內、往西挪移,嘗試遠離道路,前院與右側靠近道路處,種植許多漂亮的花木。

    我說:「房子華麗,花園美麗,屋主維護得真好。但若出租,你怕租客毀了她;自己住,也得小心翼翼地呵護疼惜呢!」

    他卻說:「不過,我不喜歡靠近大馬路的房子,尤其被夾在兩個道路之間,更不喜歡。還有,當我走在Sufolk Rd,寒風颯颯吹來,非常寒冷;轉彎進入Ballard Dr我們家的路,寒風立時止息,溫暖多了。大概跟南島冬天冷風吹來的方向有關。且Ballard Dr前有山坡,右方地勢較高,房子建立其上,稍遠處又有高大的樹林圍繞。這房鄰近Sufolk Rd,冷風直灌,應該比較寒冷。」他關注安靜少塵埃、車子出入安全之外,連是否寒冷都注意到了呢。

    接著我們去看從Ballard Dr右拐進去盡頭的一處人家。通常Open Home都會盡其可能展現美好的一面,該翻修、粉刷、刷洗、修剪的,都會去做。如果主人已經搬走,Open Home team還會搬家具、櫥櫃、床被、服裝、畫作、藝術品、骨董、花盆等進來裝飾,彷彿有人居住其中,且溫馨舒適,格調高雅,藉以吸引買家。但這戶人家似非如此。我看到人去樓空的荒涼,廚房櫥櫃還有明顯的刮傷痕跡,難道曾經發生打鬥?

    我說:「這屋子沒有受到愛惜呢!且屋前展現家園之美陽光燦爛處,種了幾株植栽,卻花容枯萎,因為她們不喜歡陽光啊!你知道那是我們種在後院陰涼處的花兒啊。」

    他說:「這房占地近600多平方公尺,不比我們家小,你看屋前車道這一大片水泥,佔了多少面積啊!左側庭園荒蕪,樹木林相不佳。真是可惜啊。」

    回家的路上,遇見正在整理花草的鄰居Ruth,她拉著我說,「這房子住吸毒的年輕人啊!父母過世之後,他搬來住,常跟朋友在這兒鬼混!還有,前面那家鄰居先生失智了,只好搬到特別照顧中心去。他們一輩子住在這兒,喜歡乾淨,愛花草樹木,屋子、庭園都美。」

    此外,豪宅大房並不對所有人Open Home,意者可以預約看房。記得幾年前,房市火熱時,幾度預約一般房子,還常被已讀不回呢。

    我家往上走有一景觀大宅「For sale」,去孤兒河畔散步時,我們看到一家大宅「For sale」,但沒有貼出Open Home。無意買房,還去預約,太勞煩人家,且不夠厚道。真有興致,我會上網去察看廣告。後來耀旭也熱中上網查看。網路上可見房子的地圖、市政府的標價、土地面積、室內樓地板面積、格局、餐廳、客廳、臥室、衛浴、車庫數量,以及拍得美美的照片,此房買賣歷史與每次成交價,目前的最低、最高、中等估價等。

    查看網路訊息後,又去鄰家大宅外邊繞繞,他說,「這家其實是兩個section,也就是房主要付我們兩倍的地價稅,8000紐幣。一塊地建造屋子與庭園,但庭院能種植蔬果的,不及我們家大。另一塊是向下坡度甚陡的坡地,種了許多高大的樹木與果樹。爬上爬下照顧樹木,不是一件愉快的事;要在此建第二棟房子,難度高,且不理想。這房子有四臥房,兩衛浴,無異於我們家。獨特之處是有View,但價格150萬紐幣起跳。」我們家竟成他用來參照比較的標的呢。

    我說,「經你這麼分析,這房子要價高,地價稅負擔沉重,庭園大且難以維護,恐怕不容易出手啊!」果然,幾個月後他們取走「For sale」,不賣了。

    2024年一月我回台灣。三月再來時,耀旭跟我說,「我們住家附近Sufolk Rd 和Kingsford Rd 很多房子「For sale」呢。連大馬路旁的房子都很快地賣掉了。」確認賣了,仲介會把「Sold」貼在「For sale」板子上,昭告天下呢。

    「怎麼啊,你看出興趣了啊!那麼我們繼續去看房吧!」我說。

    幾年來,我常沿著Kingsford Rd散步到Saxton Field 去運動,當然順便欣賞沿途人家的庭園與房子之美。一家橘色磚房,餐廳與車庫窗戶都以白色格子切分,看起來有迪士尼浪漫童話色彩,是我特別喜歡的。前庭花台種了各色繽紛的花兒,滿吸睛的。更讓人窩心的是,一個老先生常在那兒寵愛地照顧花兒,還跟我噓寒問暖。每次路過,我都跟自己說,「如果我還能再買一房,如果老先生賣房去住退休村,我要來買她:這美麗的夢想之屋。」

    返回尼爾森後,一日路過,赫然發現這屋居然「For sale」,也想起好久沒看到老先生了。

    我邀請耀旭去看Open Home。仲介告訴我,老先生過世了,他的兒女希望儘快處理房子。屋內、花園都維護得甚好。但不如我從外面觀看、想像時那麼美。我很喜歡她,可能因為我對她有一份感情吧。

    我說,「1.5衛浴,可接受。房子雖不及我們的大,但精緻可愛。地勢高,比較不會淹水。房子四周圍的花木甚美。屋後菜園、儲水設施、工具屋,人們想要有的設施都有了。」

    他說,「花木需要呵護,租客哪會照顧呢?菜園在上方,要種菜還得爬階梯上下,多麼不便。還有,房地比道路高許多,開車或走路上下都太陡峭,危險。夏天少雨時,會更乾旱,難怪他們到處都有儲水設施。」

    我說,「你說得有道理。不過,我推測她很快就會「Sold」了。因為她很美,優點很多,尼爾森本為山坡地,自然高高低低,房地比道路高許多,並不奇怪。」果然幾日之後就貼出「Sold」。

    不同時期建的房子有不同考量,我家有兩套衛浴,樓地板面積190平方公尺,Kingsford Rd約早五年,樓地板面積小多了,1個浴室,2個廁所。三十年以上的房子,除非屋主有前瞻眼光,否則大約只有一套衛浴。我覺得至少要有兩個廁所,生活才方便。

    接著我們又看了Kingsford Rd兩房,都是漂亮的磚房,室內有妥善維護。但是其中一個房子,完整的衛浴在主臥套房裡,另一個只有廁所。我們都認為「這房只能讓一對夫妻住。在重視隱私的紐西蘭,連孩子都不好跑去父母的房間洗澡啊!設計者怎會這麼笨啊!」另一個房,房子內部裝潢極為新穎,我正讚嘆之際,他說,「你看後院籬笆外的鄰居!那是矗立於高處的兩層樓大房,彷彿高山峰頂的塔樓,鄰近住家的一切盡收眼底啊。沒有隱私,這也是紐西蘭人大忌。」他點醒夢中人。

    我們又去看了大馬路旁的大房。開價120萬紐幣以上。大約近五年蓋的,講究氣派,房子佔了土地的八九成,幾乎沒有庭園。房仲說,要看花草樹木,眼前就是Saxton Field運動中心啊。我說,「Location 不佳,耗費大量資金,把如此富麗的大房蓋在馬路旁,真可惜。」很扯的是,睡主臥的人要如廁,還得穿過一條很長的「可以走得進去的衣櫥。」耀旭推想大概因為水路管線所致吧。

    然後,我們又去看一塊Section,前有六十歲屋齡的屋子,後面切割,又蓋了一個新房。地盡其利。兩棟房子佔據了大部分土地,果樹站在籬笆旁,小小菜園瑟縮在屋簷下。耀旭認為「前院蓋了車庫,醜化了這房。還有,我不喜歡那麼多房子擠在一塊土地上。一個可愛的住家要有好看的庭園。」

    我補上,「餐廳、客廳、臥室都要有陽光照耀,要有隱私,要雙衛浴,土地要平坦,要容易維護照顧;不要靠近大馬路,不要兩個section,不要分割建築」。

    我發現他銳敏覺察,對地理、建築、庭園、維護很有概念,擅長理性評估;我能抓住某些重點,但太重感情與美感,是不小的毛病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