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私訊內容很簡短,寫個「Hello!」就結束,感覺就像單純搭訕般,個人不是很喜歡這樣的開場白,所以我也用沈默來回應對方。
這位對象名叫 布萊恩(不是 布先生 喔!),笑容看起來很誠懇,私訊中簡介自己的背景,亦從我的自我介紹中找出他欣賞的部分,照片也都很適切,沒有裸露或是跟獵物、槍枝的合照(我真的看過,完全踩我的雷!),是當時我看過整體最合我意的人選。細聊後,才發現他曾在台北住過一年的時間學中文,出沒的地方離我家不到十分鐘的步行距離…讓我有種「哇,這也太巧了吧,莫非…!?」
最讓我感到好奇的,是他畢業於東岸常春藤的一所名校,目前在東岸大學擔任教授,帶研究生研究國際關係,是終身職的候選人之一(這是很競爭的缺!),完完全全滿足我的虛榮心…不選他,選誰啊!?
我們沒有通話或是視訊,就這樣訊息來回傳遞約一個多月,某天他提出見面的邀請,敲定日期,我們就見面了。180公分的身高,穿著英式深藍色風衣,談吐果然有人文教授的風格,早年在歐洲生活的經驗也讓他有種雅痞氣息,晚餐在間義大利餐廳用餐,甚麼幽默風趣、文質彬彬等等對男性稱讚的用語用在他身上都適用,我很享受聽他分享地緣政治跟當代情勢,也分享了一些我的想法,相談甚歡。
席間,他也完成了我多年來的夢想:找個通多種語言的人,用不同語言轉換。我請他假想在教授研究生的某堂課,我說「換」,他就要換成另一種語言持續課程內容,所以我聽了中文、英文、法文三種版本的課綱!我想這對多數人很奇怪,但是我就覺得這很有趣,只是很少能找到精通三種語文以上的人,居然有機會認識,說甚麼都想要試試看!
就客觀條件來說,他是搶手的資優潛力股,找不到什麼可以挑剔的缺點。但是,在認識初期,我其實就有針對『信仰』提出日後容易產生分歧的議題,想請他誠實回覆。他也很誠實地提出他的觀點…只是跟我的想法不太一樣。
我個人在多數事情上很好商量,但是在信仰上是不太願意妥協的,這些不同調,在日後關係當中會是引爆點,我也不是沒有想過,只是當時以為或許還有轉圜的餘地,抱著僥倖的心態確實給自己上了一堂課。
另一個隱憂,他太優秀了!並非我覺得自己不夠格,當時我才到美國幾個月,所有變動導致的震盪使我的腳步還沒辦法立穩,以他的職業或是發展,我可以想像未來需要出席許多正式場合,穿梭在金字塔上層的生態,甚至成為一個『獎盃』般的太太供人讚賞,我不認為自己能勝任這種角色。
那是一個很美好的夜晚,他開車送我回住宿地點,確定我安全後才離開,充分展現紳士風範。臨走前說『Let’s keep in touch.』,我以為那是禮貌的展現,殊不知是一種委婉地拒絕。
過去,我們每天在上班空檔傳訊,那晚見面後,他回訊的速度明顯變慢,內容也不像過去有趣,根據女性第六感,知道自己被打槍了…更慘的是我還不知道該怎麼開口說『我們就別再聯絡了吧!』
聖誕節過後,他傳來一封訊息,大意是表達他很享受我們那晚的相處,稱讚了我的優點,但是他跟另一位女性的互動更有交集,所以他想要花更多時間投資那段關係,巴拉巴拉!
身為一位精神科護理師,忍不住把它作內容分析,我必須承認 布萊恩 很善於言詞,整個文章起承轉合流暢,沒有多餘贅字,讀起來真切誠懇,讓人不會有種想要"問候"他的衝動!寫得之好,我甚至把文章複製,在日後我收到的訊息中有少數幾位對象人真的很不錯,只是當時我已經開始觀察 布先生,所以我借用 布萊恩 的內容稍作個人化修改,傳給少數幾位真誠且想要透過訊息多認識我的對象!
其中一位特別印象深刻,在我第一次表達已經有在觀察的對象後,他表示理解,就沒有再傳訊息給我,直到幾個月後,他詢問自己是否還有機會?我就把修改後的 布萊恩文 傳給他,並祝福他找到合適的另一半,從此在平台上我們就看不見彼此。有時候覺得很可惜,如果當作朋友認識,有些人真的很不錯,如果不是 布先生 的出現,我會花更多心力去認識當中其中一位。不論是否為對的人,出現在不對的時間,也無法成。
至於 布萊恩,我們很明顯不是彼此對的人,但是感激他請我一頓高檔的義大利餐,體驗了一晚跟我日後平行的生活模式。也從中學習找到和自己信仰理念契合、生活節奏差不多水平,穩定投資我們關係的伴侶很重要
布萊恩 謝謝,不聯絡。
圖為當時居住的小鎮Ossining冬天結冰的湖面
欲知更多文章,請搜尋臉書"張護理師美國麻州早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