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6|閱讀時間 ‧ 約 18 分鐘

中山街,兼具步行、停車功能的市區動線改善|草屯道路改造補完計畫

raw-image


寫在開始

交通工程 (Engineering)、交通教育(Education)及交通執法(Enforcement),簡稱交通3E。在一個不知道為什麼的歷史脈絡中,台灣的交通演變成一個不知道如何解開的死結,交通3E失去原本應該發揮的功能,在積非成是的叢林法則中用路人遭受迫害,同時也在無意間迫害他人。在交通3E中,山姆認為最重要的是工程,有好的道路環境人自然會按部就班的使用,將設施的模糊空間縮小之後,似是而非的違規會大幅度減少,用路人就算把法規忘光了,依然可以照著良好的設計跟教育宣導來前進,並尊重其他用路人。模糊空間減少了,警察也能更明確的執法,同時節省人力,讓交通取締不再是多到乾脆放棄的勤務壓力。

本系列文章沒有宏大的國家級願景,僅針對家鄉當前陳舊的交通規劃提出改善建議。透過查訪的資料來模擬南投縣草屯鎮市區的道路工程改善方案。同時也很明確地跟大家說山姆不具備專業交通學識、公共工程等背景,所有建議都是網路上抄來的。透過閱讀專家文章、查找各地改善案例及比對草屯相似路段,彙整之後提出的建議。這些建議並非完全正確,但也表現出一個平凡的居民都能對交通環境改善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匯集更多支持的居民意見後,期望有一天能夠讓政府機關真正依照專家建議與科學規劃做出積極的改善。

為什麼要開啟這個計畫,延伸閱讀:草屯道路改造補完計畫

改善原則說明

所提出的任何方案都不是最終方案,目的是提出可行的方向讓眾人能夠思考維持現狀以外還有更好的可能。因此提出以下幾點方針,主旨在快速且大範圍的形塑市區的改善方向與藍圖。

1.道路重新規劃的優先順序

依序為人行道連續、其次為車道標線改善,最後是停車空間盤點。以人本交通為出發點,讓1-99歲的居民都能夠順暢安全的行走,同時也想證明只要有好走的路,草屯的市區可以成為最佳的徒步小鎮。

2.每次挑選一個路口或路段

要在一篇把整個草屯市區寫完肯定也會變成論文,因此以單元的方式挑選明顯可以改善的路口或路段,提出一個建議方案後,其他相似地區也可以套用,慢慢地以拼圖的方式將整個布局完成。

3.非精準繪製的圖資

現階段以完成大部分改善想法為目標,透過google map的衛星圖、街景圖或實際拍攝的照片加以繪製跟說明,但先以示意為主,詳細寬度及尺寸等並非精準測量,可以想成草稿。承上一段所敘述,當整體拼圖逐漸成形,並也受到更多在地居民或專業人士認同後,再來做後續更新探討。

4.不斷滾動修正

不斷的討論、發表,接受回饋,重新檢討審查,再發表。前面有說了,山姆並非專業人士,許多網路上抄來的方案套用之後可能還是一坨屎,或者A路段設計完之後銜接B路段產生BUG。此時就需要厲害的你來一起檢討,將設計修正。不斷的累積起來之後共同規展出一個合理可行的方案。在民意代表礙於選民壓力不願投入的同時,讓居民看見一個改變的可能,凝聚更多共識之後才有改變的契機。

路段選擇:中山街為例,同時適用於虎山路等相同路型

中山街的民生活動很多,曾經草屯最大的早市也與這條道路相接,即使市場搬離了,周遭的街道依然維持著市場的買賣文化。然而這樣的市場文化卻長年存在占用道路導致動線混亂的問題。原本有限的道路空間,在攤商、汽機車、停車及行人交錯的情況下壅擠不堪。沿著中山街走還有許多老店及小吃,排隊名店林立,也算是串起草屯熱鬧街區的重要路段。說到排隊名店所產生的問題則是顧客排隊排到馬路上,隨意臨停及並排停車的問題則是老生常談。

現況分析

1.騎樓占用、增建

騎樓應該是台灣缺乏人行道最大的主因,也是非常錯誤的政策。並不是說騎樓這個設施不好,有一條可以遮陽避雨的通道誰不喜歡?關鍵問題是它屬於私人土地。明明是私人的土地,卻要地主無償的提供給所有人使用,並且要保持淨空。在這私器公用的情況下,若能夠長期維持執法力度也就罷了,偏偏隨著時代的遷移,地主自己增建把空間包起來回歸私用,整個社會仍然沒有一套管理辦法,放任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最後成為沒人想管的模糊地帶,導致騎樓不通,路上沒有人行道的窘境。我認為地主很倒楣,而所有用路人都是錯誤政策的受害者。

2.缺乏人行道

有騎樓問題的因,當然就產生了沒有人行道的果。少了人行道,居民買東西都是排隊在馬路上,緊鄰機車停車格,又或者養成了得來速的消費習慣,即使需要違規停車,也要走下車就能直接購買。

台灣這種車開到門口的消費文化,在更深層的心理層面其實大家也清楚,停好車再走路來買太危險了,你知我知老闆也知,但是無解。與其這樣,不如就跟大家一樣都開到門口消費吧!

3.機車停車格突出

中山街多處都有劃設機車格,但是沒有停車彎的概念導致機車就突出在車道上,需要連同人行道、停車彎等標線或設施共同規畫改善。


騎樓不通的排隊名店+客人排在馬路上+汽機車隨意停放(機車格就在旁邊)=能不亂嗎


改善方案:

我們先來看看底下這張示意圖,它已經很久了,現在其實有更多更好的版本,但簡便的示意反而能看到可行的改動方式,暫時不要去拘泥轉彎要切幾度這種細節問題。



長長的圖片滑下來,有十字路口,有T字路口,雙線道上有停車區,像不像中山街這種筆直的街道?只差人行道就一模一樣了。但現況是以中山街的路幅無法同時容納雙向車道還附帶停車空間,更別說山姆的優先順序是要放人行道。

因此在這個設計的基礎上,提出兩種方案。分別是單行道附加停車彎以及維持雙線道但取消停車格(或斜向機車格)

方案1:單行道附加停車彎

中山街、碧山路口


1.人行道連續

中山街有服飾店、飲料店、健身房、五金賣場、一堆超強小吃跟伴手禮。若能有良好的行人空間,一條街走幾步路就可以完成生活所需,為何需要忙碌的一直開車騎車四處奔走呢?

如上圖案例,原本站在車道上的行人可以安全地享受購物的樂趣。

2.行穿線劃設

中山街沿途有多個路口,因為車流量的關係並未設置紅綠燈,另一個問題是沒有畫設行穿線,往來的行人要過馬路全憑運氣。直要有明確的標線,每個人都能安全通行,駕駛也更能注意到行人並做好停讓的義務。

3.劃設停車帶

停車彎的設置是在車流的主要方向外運用槽化線或外推人行道圈出可停車的位置,而這樣規畫出來的方式也讓停車區與車道有更明確的區隔,避免駕駛人在轉彎處停車、並排。山姆是比較喜歡採用人行道外推的方式,因為這樣過馬路的距離更短,對親子、長者與行動不便的人更友善。外推的方式也讓駕駛人能分辨站在那邊的行人是準備要過馬路的,停讓更明確且容易執行。

整體規劃上會以兩側人行道,一個車道,並配合台灣習慣的右側停車方式,在道路右方規劃停車帶。照片上的汽機車仍然有空間可以臨停,而車道瘦身的好處就是避免違規人因為過寬的路幅而隨意停車。人是神經結構非常精密的生物,如果身體感受到這邊停下來大家過不去,那就會大幅降低違停的機率。

停好車,再來買。是我們都需要學習的課題。

交通陋習盤點:台灣並不缺車位,缺的是直接停在店門口的車位。

3.與虎山路形成車向流動循環

稍微將地圖拉大一點,同一個設計可以進一步套用到虎山路上。中山街、太平路、虎山路三條平行的道路貫穿一大部分草屯鬧區,將中山街及虎山路改為單行道,配合太平路的雙向道,可以滿足市區車流的循環。


停車彎示意圖

停車彎與人行道外推的好處


追加T字路口範例:中山街、育英街口


中山街、育英街口

許多沒有行穿線的路口一併改善


方案2:維持雙向車道

1.人行道連續

人行道、路口行穿線劃設基本都相同,不再贅述。

2.全線取消停車格

依現況來看,原有的機車格位置將改為人行道。要維持雙向車道所需要的道路寬度,難以再加入停車空間,因此已取消停車格的方式辦理。當然若能夠有更精準的測量,也許能夠加入斜向機車停車格的設計,可參考以下文章。

|斜向停車格,延伸閱讀: 草鞋墩圓環改善|草屯道路改造補完計畫

3.將方案1的設計轉移到垂直方向的和平街、育英街、明賢街等

雖然山姆的最終目標是根本上降低市區的車輛,居民善加利用走路跟單車來生活,以雙向通行的方案來說,一瞬間減少大量機車停車位短期內也是相當困擾。因此可以將單行道搭配停車彎的設幾轉移到垂直交接的道路上,同樣能讓整個市區有順暢車流的同時,滿足基本的停車需求。

以下範例可與上方的同路口對比。

中山街、育英街口

將單行道的運用放到育英街

同場加映:原大觀市場,中山街、芬草路口改善

中山街與芬草路一段的交接路口早上是草屯最繁忙的市場,晚上是最熱鬧的宵夜街,整日車水馬龍。然而在熱鬧商業活動中,不可避免地說這個場所就是集合所有台灣交通陋習的綜合體,在道路使用上有許多值得改進的地方。

現況分析

1.道路公私領域不分

銜接的T字路口在中山街這段成喇八型逐漸擴大,到路口時沒有明確的標線及路側設施標示,攤位林立、隨意停車,無法分辨應有的道路功能。

2.租在私人店面,擺在公共道路

不論是早市還是消夜,攤位都跟沿路屋主租店面,但所有攤位都擺在馬路上,備料等設備才使用室內或騎樓。早上下午租給不同人的問題也間接造成生財器具無法妥善的放在門市空間,成為道路上違規擺攤的狀況。

3.無人行道、停車位,車流複雜

綜合上述兩點,不論早晚,開車、騎車、走路、上下貨、擺攤全部擠在一起,表面上是全贏,實際上卻全輸。


路幅過大,遭隨意占用


改善方案:


中山街、草溪路口,原大觀市場。


1.營業正常化

營業正常化的意思就是在做生意的過程中,發現營業場所的錯誤並加以改善,包含衛生、法規或作業SOP都算。營業成本外部化,公私領域不分是台灣攤販文化常見的問題。透過道路邊界的確立,區分私有土地與公有道路的範圍,攤販退回到與房東合約內的門市範圍,釋放出能夠妥善管理的公共道路,進一步完成標線改善。

公共與私有的境界標,台灣稱為界樁。


2.路口縮小、擴大行人空間

依照整個喇叭型路口的範圍將車道劃分出來,縮小的路口就能便利沿街採購的行人安全的過馬路。另一方面,釋放出的空間可以劃設良好的徒步區,達到更安全的消費環境。

中山街的延伸路段則參考上述的兩個方案規劃。

3.卸貨車格與停車空間

原有的道路空間也能夠適切的加入卸貨車格,讓當地的商業活動能夠在不影響交通的情況下妥善進行。


夠寬的路幅可加入斜向機車格


臨時動議:中山街、敦和路、明正巷口改善方法

這個路口銜接巷子的閃電型非常難規劃,希望有志之士可以提供一些想法。共同激發更好的解決方案!

至於敦和路消失的人行道,那也是另一個故事了...

中山街、敦和路、明正巷路口


寫在結尾

再次重申,本篇所有內容皆為個人觀察並收集各方資料所做出的建議,並非完美,但期望拋出議題的同時能讓更多人了解到現行交通建設的不足,並且有更多人願意朝正常化的方向努力。若你覺得山姆的規劃通篇胡扯,漏洞百出,也沒有關係。山姆使用民間魔法「你行你來」之術。

圖畫太爛?你來幫忙畫,像那個左轉專用道我就畫不出來。

路型規劃不正確?你來幫忙規劃,到底要多寬才正確

只會嘴砲不會執行?你政商關係良好,請幫忙聯繫有力人士站出來。

只要有朝一日凝聚足夠的公民力量,讓行政機關及民意代表能夠正視這樣的民間能量,進而推動改善,我怎樣都可以,老實說我就想當收割成果,享受權益從天而降的凡人。當草屯成為以人為本,適合居住的台灣第一大鎮,並成為全國效仿的楷模,我一定把票都投給你們。

但是現在,只能從自己先開始,才有機會感染他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山姆-單車上的斜槓人生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