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路人

含有「用路人」共 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付費限定
從8月4日開始,全歐洲有超過15萬名警察加強取締超速駕駛,這次的活動一樣為期一週,持續到8月10日。 簡單分享今年四月的成果:一週的時間內,每24小時平均開出15萬張的罰單。每張罰單的罰款根據違規所在國家、地段以及超速範圍而有不同。荷蘭超速的話,依照速限有不同的校正。 -速限100公里以下:校正
近期交通事故頻傳,本文以一起吊車事故致18歲女騎士死亡的案例為開端,探討臺灣道路安全問題的嚴重性,並呼籲政府及社會大眾重視相關議題,包含高齡駕駛人安全評估制度的檢討、工程車輛管理的加強,以及相關法規的修訂等。
Thumbnail
傑克-avatar-img
2025/06/23
悲劇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但過了那麼多年,卻都改變不了
臺灣高齡駕駛交通事故頻傳,凸顯現行制度的不足。本文探討臺灣與其他國家高齡駕駛管理措施的差異,並分析臺灣交通事故高居不下的原因,包括法規執行力不足、罰則過輕、民眾交通安全意識薄弱等,並呼籲媒體應強化交通安全教育功能。
Thumbnail
228當天,我走訪了新店檳榔路的礦業遺跡,緬懷遭受白色恐怖冤獄,所有財產被國家暴力沒收,至今毫無任何平反與補償的地方望族,劉明的傳奇。 無獨有偶,長期爭取交通平權的通勤者之歌 也選在昨天發布影片,敘述去年他因為「騎機車上國道」而被國家拘提的完整經歷。 很遺憾,到了2024,威權精神依然存在島上。
Erich Chen-avatar-img
2025/03/03
我對於強制拘提這件事非常生氣,但我對於「幾乎看不到民主國家在用的區間測速」這個說法持保留態度,在濟州島自駕過,當地就有區間測速,當然開起來很不舒服,要不是導航提醒的話,我一定會踩雷。但某種程度上,速限就是沒打算給用路人「舒服」的.....
區間測速違反法律的比例原則: 儘管民間反彈聲浪不斷,儘管區間測速弊案一再爆發,政府部門仍舊一意孤行,把區間測速當作治理交通的靈丹妙藥,強力在全國推行區間測速的科技執法政策。 區間測速對全體用路人進行無差別式的監控,卻只是為了取締交通違規這樣的微罪,基本上已經不符合法律的比例原則,
Thumbnail
在改善行人交通安全的過程中,政府必須考慮多元的解決方案,以更好地保護行人和騎士的通行安全。文章探討了交通工程中的斑馬線、紅線、實體人行道及其他交通規則,呼籲民眾遵守交通規範,落實行人與慢車共享街道的概念。通過這些改進,創造更安全的行路環境對所有人都至關重要。
Thumbnail
本系列文章針對南投縣草屯鎮的交通問題進行探討,從交通工程、交通教育及交通執法三個層面切入,提出可行的道路改善建議。作者認為,道路設計、行人空間及停車空間的規劃需以人本交通為核心,朝向提升居民安全與便利性的方向發展。透過實地的案例分析,期待能引起社會對交通環境改善的關注與共識。
Thumbnail
首爾市中心一起致命的車禍事件,深度分析肇事原因與韓國交通安全問題。事故造成9人死亡,調查顯示肇事司機並無酒駕與毒駕情況,卻聲稱車輛失控。藉由電視劇《碰撞搜查線》引出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強調教育在促進安全駕駛中的必要性。我們可以重新思考如何預防交通事故,提升公眾對道路安全的重視,追求更安全的駕駛行為。
Thumbnail
臺灣生活很方便和舒適,擁有世界第二高密集度的便利店和發達的大眾運輸系統。這篇文章介紹了臺灣生活便利,包括便利商店提供的各種服務、手搖店的客製化調整等,並分享了作者對於日本食物和包裝文化的喜愛。同時,也提到了對於臺灣的文化和公共設施的一些期望和建議。
Thumbnail
臺灣交通問題嚴重, 需要重新設計交通基礎建設,尤其是道路設施,支持交通環境重塑及改善,單車族應該站出來關注與行動。臺灣的交通有未來嗎?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