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二零二三年中秋時節,想查一下有關秋天的古詩詞時,在偶然的情況下,看到了一首詞,叫〈秋風詞〉。原文如下: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上網查了相關資料,據說是那位大名鼎鼎的唐代詩仙李白所創作的,還說李白這首詩的真正名稱叫〈三五七言〉詩。於是好奇地去查詢了《全唐詩》的電子版。
*這裡先來大概介紹一下《全唐詩》,和我們小時候的兒時讀物由清代蘅塘退士編《唐詩三百首》是不同的喔,《唐詩三百首》算是古典詩歌入門級的讀物,並沒有把當時唐代所有的詩,都收進去。
而《全唐詩》是清朝康熙皇帝下主導下,集合許多編輯學者而成的(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是奉康熙之命主導的編輯),共有九百卷,收錄四萬八千九百多首的詩,作者有二千多人(還包含唐代的帝王和后妃寫的詩)。
在《全唐詩》中,卷一六一到卷一八五,收錄了李白所有的詩,總共有一千多首。我在卷一八四中,終於看到這首詩詞〈三五七言〉。原文如下: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這樣和上面剛才提到的〈秋風詞〉好像不太一樣,因為李白的原文裡面,沒有了下半闕的詞,覺得很奇怪,後來查了一些資料,原來是後人把李白這首〈三五七言〉改編成古琴曲,取名為〈秋風詞〉,還在原文之下添加了後半闕詞,更把這樣的相思之愁,達到了更濃厚的境界。
李白寫這首詩時,並沒有像其他的詩一樣,有給它好好的取名稱,只是叫它為〈三五七言〉,這就好像外國的古典音樂作曲家,做完曲子時,特別是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家,也沒有特意給它一個標題音樂,而是用曲子的形式來編號,像是賦格、觸技曲、協奏曲、夏康舞曲、吉格舞曲、布雷舞曲、小步舞曲、卡農等等。
而我年輕讀書時期,第一次接觸古詩和外國的英詩時,也曾經寫了一些沒有名稱的短詩、小語之類的。依我推測,李白在寫這首詩時,應該是即興創作,信手捻來,感覺有些實驗性質的詩,因為像詩又更像可以入樂的宋詞。
根據〈讀古詩詞網〉的創作背景說道:「根據安旗《李白全集編年註釋》,此詩當作於唐肅宗至德元年(756年)。」
也就是說,李白在創作這首詩的時候,剛好爆發了「安史之亂」,根據中國唐代歷史來看,唐玄宗那年遇到叛變,長安動盪不安,帶著寵妃楊貴妃,經過馬嵬坡,就發生了史上最可憐的女人慘案,之後玄宗被迫退位,皇太子李亨自行登基,為唐肅宗。
而那時候的李白,已經不是那個意氣風發、狂妄自信,那個「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年輕小夥子了,那時候的他已經五十五歲了,經歷了官場上的排擠和懷才不遇,逐漸邁入晚年的階段。
所以我在猜測這首詩的相思之情的對象,應該不是真的思慕某一位不能相見的戀人;而是想藉由秋涼愁苦的景色,來發洩自己想要對治國安邦有所貢獻而終究不能在政治用途上得志的情懷吧。
其實我覺得李白的性格比較適合走文學(文青)路線,真的不適合走治國管理國家的軍事大臣或軍師啊。偏偏他青年時期,曾寫過一篇文章,裏頭充滿自信的口吻:「乃相與卷其丹書,匣其瑤琴,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因為那是他的夢想,他想要用他的文字和才華來治國安邦。
當我在找李白生平的資料、詩作和意公子(我超愛這位YTR)的影片介紹時,越深入細看他的人生,越有種既視感。誰年輕不是對這世界充滿理想和遠大的抱負呢?尤其是當知道自己擁有別人沒有的才華和天賦時,就想著一定要把自己的這種天賦和才華拿來替社會和這個世界來做大事、有所成就。
而李白又不是那種,只要可以幫到社會一點點就好了,偏偏他是那種懷有遠大理想目標的人,而且越挫越勇型的,不肯放下,非常執著的。但他的個性是屬於感性、自由不愛拘束型的人,真的不太適合從政,如果放在現代社會上來看,他並不適合公務員的職涯生活,就算他真的考上國考進入公家部門,大概也會覺得對體制感到失望而辭職;但我卻覺得他比較適合做藝術家、作家或者YTR、甚至是道士、法師之類的職業,搞不好會成為出名的網紅。
就因為這一點,我以前年輕念書時就不太喜歡李白的有些自信過度的氣場和心性高傲的特質,而是喜歡蘇東坡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曠達之胸襟。
但隨著自己漸長時,回頭再看看李白,覺得自己何嘗不也像李白一樣嗎?對夢想、對理想的人生目標上的一種執著,明知現實是殘酷的,卻還抱著如孩子般的天真想法,不知道為什麼在快過中年年紀的我,以前不以為然李白的狂妄自傲性格,我卻在他身上看見了自己為了夢想那樣的執著身影,也才明白為何自己當時會喜歡蘇東坡,因為我在蘇東坡身上看到我身上沒有但卻非常嚮往的曠達性格。
但自己年輕時卻沒有李白那樣傲氣洋溢的才氣,憑藉著只有滿腔熱血的氣息,和小小的文采,那時候覺得自己可以像羅琳、宮崎駿靠創作改變世界,而不是靠武力、刀槍和戰爭;也希望自己的文采能被人看見。
出社會後卻發現這世界光有理想和熱情是不夠的,有時候現實的殘酷,逼得妳看清事實,而蘇東坡就是我不得意時的最好的心靈導師,沒被看見也沒關係,活著就是最大的成功,不適合進入的領域就別強迫自己一定要進入,有時候轉個彎,也許會在另一個領域玩得開心,這也是為什麼蘇東坡一直很和我受我的欣賞和敬仰,但李白卻讓我心疼。
但換另一個角度想,李白如果不如此狂妄執著那份對治國的理想,那我們也就不會認識他的人和他的詩,他也不會寫了這麼多曠世巨作啊,唉,所以說,平庸是一種福氣嗎?不平凡必經將遭受許多波折嗎?因為有這些波難才會有所謂的「英雄之旅」(Hero's journey)嗎?講到這總是對人生有很多的感慨,不提也罷,喝個茶吧。
如今回到這首詩或詞來看,「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這幾段,描述秋天的景象,那樣的秋天更像是快要入冬的秋色。清冷的秋風、明亮的秋月啊,那些落葉被風吹得散落一地,以前還曾掛在同一棵樹上聚在一起呢,而棲息在枯枝上已經睡著的寒鴉被秋風和落葉的沙沙聲給驚醒。
這短短幾句寫秋景的畫面,就已經慢慢渲染一種悲愁的氣氛,還有種象徵性的隱喻在其中,用「落葉」、「寒鴉」來表示李白心中的思愁之苦。
下一句「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直球對決,不再含蓄地借景抒情。套用現代說法就是:「啊,想你想到失眠啦,真的真的真的,好想你啊,什麼時候才可以相見啦!」這時候我們可以唱一首四葉草的〈好想你〉這首歌。
嗯,五十五歲的李白寫了這樣的詩,真是肉麻,但肯定不是真的在思慕某個情人吧……剛經過安史之亂的他,又一直懷才不遇。四十幾歲時好不容易被唐玄宗看上才華,卻只是把他當個翰林供奉,做沒多久風光的日子後,李白一直覺得唐玄宗不懂他,於是自動請辭。後來爆發安史之亂,他一度隱居,之後被永王邀請進入幕僚,誰知永王得罪被唐肅宗殺,牽拖李白,而被流放夜郎。
雖然找不到任何資料解釋李白為何創作這首這樣肉麻的言情詩,但可以從創作年代來推敲李白的心境。也許他所思的對象,是國家、是長安城吧。只是後代人,又在這首詩詞上,添加了後半部分,更把這樣的相思之情,變成了一首苦情詩啊,唉,「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啊——
總之,閱讀文學作品有趣的地方就是,人人可以從自己的角度來解析一部作品,沒有固定的標準答案,除非我們去請教創作者為何創作這首作品的動機,但我們不可能真的把過世已久的古人,召喚出來,問李白說:「請問太白先生,您當時是在怎樣的心境下寫出這樣的詩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