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釀影評|《藍宇》:藍色的房間
付費限定

釀影評|《藍宇》:藍色的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藍宇》電影劇照/IMDb

《藍宇》電影劇照/IMDb

未明時刻,窗外天光濛濛,像披罩一張藍色絲綢。那藍也從窗縫中漫了進來,房間裡的所有物事也都有藍色的輪廓──包括他那像山巒起伏的臂膀,細瑣睫毛,溫柔軟語,全都沾染了藍。後來他走了,我仍浸在那片藍裡,在虛空中用手指描繪實際上並不存在的他的背影,感覺他冷漠的擁抱。這曾經是我藍色的房間。

由胡軍與劉燁主演,導演關錦鵬,編劇魏紹恩,與擔任美術及剪接的張叔平合作的電影《藍宇》,於 2001 年上映,並在 20 年後修復重映。當年上映時曾參與第 54 屆坎城影展「一種注目」單元、榮獲金馬獎五項大獎。而即使《藍宇》在國際間佳評如潮,卻未曾在中國上映。

劇本改編一部自 1998 年 8 月起匿名發表的網路連載小說《北京故事》。所有在當時仍須遮掩躲藏的同志愛戀,化作一組組曖昧遐想的 ID,隱身於雲端間,論壇名喚「中国男人男孩天堂」(BOYS2MAN),這一則像偷聽來的故事,即是一位男孩成為男人,而另一位男人重返男孩的過程。

《藍宇》電影劇照/IMDb

《藍宇》電影劇照/IMDb

 「接過吻嗎?」
「要不要我教你?」

來自東北,18 歲的清貧大學生藍宇(劉燁)為了生活四方奔走,在一場性交易中,與北京商人陳捍東(胡軍)相識。陳捍東周旋於複雜的人際交往,得以自在是因為他界線分明,慾望僅是純粹的宣洩與發射,情感上不願為他人著附,關係來去千篇一律。彼時,藍宇還單純地不知該如何擁抱,如何親吻,如何分得清在面前的這雙赤裸眼神,是可憐他,還是真疼惜他。

激情過後的某日,冬夜市街人潮間,捍東認出藍宇,遠遠呼喚,走近便問:「穿那麼少,你冷不冷啊?」瞬即將自己的圍巾攬住藍宇。藍宇的表情朦朧閃爍,界線從此處消散,倆人愛意漸濃,放下防衛,那是各自託付軟弱的開始。

人會無意識地選擇自己應該老老實實做完的人生習題。這一題,是浴室裡的另一個健美男體,正在試穿捍東贈與的性感內褲,而不及躲閃突然來訪的藍宇,在炎熱夏天還穿著他送的法蘭絨襯衫,如此地不合時宜。捍東追了出去怒喊:「你他媽的甭天真了!」電梯鏡面裡的模糊倒映,倔強叫囂的倆人,其實最軟弱。

《藍宇》電影劇照/IMDb

《藍宇》電影劇照/IMDb

時間是 1989 年,據說今晚即將「清場」⋯⋯氤氳飄渺的淋澡間裡,捍東躁動不安,決定開車巡街。車窗外盡是傖惶奔逃的年輕臉孔,有些抬著擔架,有些曳著拖車⋯⋯最後在方向盤前疲憊不已的捍東,再次抬起頭來,是藍宇,是生與死,是真的害怕失去對方卻又復得的慶幸,是 1989 年 6 月 4 日。

「人一死,就什麼都完了。」
 「沒完,留下來的記憶還沒完呢。」

又走在一起的倆人,這回是藍宇開車,前方右拐,只見一幢外觀西式洋房,內部裝潢卻仍是零落泥作的未完成,捍東依然習於以物質維繫關係,這是給藍宇的安頓之所。藍宇旋上燈泡,蘑菇雲狀的檯燈亮起,捍東說著關於籌辦父親葬禮的種種餘想。但心底對於所謂「完整的家」的想像,一如屋子裡的螺旋梯般,巨大、夢幻,卻不切實際。此後,捍東於工作場合中偶識一位風姿綽約的女人,傳統觀念的枷鎖仍鉗死了真實情感,欲以婚姻遮蔽身分認同的迷惘。這一題,捍東又答錯了。

《藍宇》電影劇照/IMDb

《藍宇》電影劇照/IMDb

 「那時候,我怎麼會放走你呢?」

多年後的重逢,時間走遠了,但存於各自身體裡的記憶依稀,相擁入睡的纏綿依舊令彼此感到安心,此時的捍東已然離婚,藍宇還是用一樣的洗髮水。1996 年,中國政府肅貪,捍東被控訴諸多罪名,最終入獄。藍宇賣了當年的那棟房子,領出過去每一夜所換得的積蓄,以及捍東入獄前為他打點出國留學的預備金,保釋捍東。出獄後的捍東,和家人朋友一同聚在藍宇的溫馨宿舍裡,幾個人吃飯喝酒划拳,笑得開懷,這一切看在藍宇眼裡,堆滿幸福喜悅。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4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