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th曼陀號|尊重友善包容,PM與Engineer之間的協作

6th曼陀號|尊重友善包容,PM與Engineer之間的協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曼陀號最幸福的就是,有機會可以去其他組交流,很感謝Engineer組給予這樣的機會,竟然成為PM中1/4的幸運兒,總結來說,除了船長Jalex公司漸強實驗室的模式十分特別,也藉由這個月會提醒我,擁有產品思維只是基本,PM需要在團隊中需要擁有哪些優勢是我接下來的課題,畢竟工程師都強成這樣了,沒理由PM跟不上啊!!

raw-image


令人跌破眼鏡的協作模式

🌱漸強實驗室的分工

  • PM負責「問題」及「價值」:定義問題及行銷
  • PM和Engineer一起負責「成本」,並設計解決方案
  • Engineer負責「風險」:專案管理(管理風險)
  • PRD由PM和Engineer共同撰寫,在兩頁之內要寫完

🌱理念:向前站,沒有人局外人>讓PM和Engineer共同解決問題,並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體驗


在目前所經歷的職場,甚至在過往的交流中,Engineer只要好好開發就好,從來沒想過Engineer可以往前走到跟我們一樣的位置去看產品(專案),這讓我有兩個思考的點

  • 現在問題及價值都由老闆決定的我要如何去突破這樣的困境呢?
  • 當Engineer擁有向前站的思維,PM需要擁有的核心技能變化及如何協作?

如果不是這個交流,我大概不會想到,我現在一大部分的工作Engineer也可以勝任吧,也真心相信漸強不會是唯一的特例,那麼就藉這個機會思考並進化吧!


每個角色都要知道的產品故事

🌱產品管理及產品行銷是同件事

🌱有讓客戶買單,故事需要感性和理性的架構(🌟個人覺得超讚)

  • 痛點:產品存在的理由
  • 止痛藥:如何解決
  • 我為什麼想要:支持顧客感受到的情緒
  • 我為什麼需要:提供購買這項產品的理性理由

這部分在月會是運用一個虛擬的產品做小組討論,透過跟Engineer及UX夥伴的交流,我發現

  • 思考方式差異:有些人習慣從流程思考、有些人是從功能面向切入,其實無論是哪一個都沒有對錯,但這會影響團隊協作的方式
  • 落於感性陷阱:對於「我想要」習以為常,就會以為等於「我需要」,所以在表述上被點出大多都是感性理由

透過這樣的練習,除了發現自己對於問題的拆解仍過於表面,要如何與團隊討論協作也是很好的思考點,期許自己能成為給力的隊友,甚至在關鍵時刻能有領導特質,與大家一起往前走!


好喜歡的小結論

無論公司產品開發方法,本質都是一樣的

  • 說好產品故事
  • 管理好風險
  • 確保自己與對跟得上產品成長

簡單的三句話,卻是實作上最難的三個點,感謝Jalex用這樣的方式提點!


其他小觀察

🌱擁有核心理念,並用一句話闡述

無論是分享簡報或是回應大家分享的內容,Jalex總能先用一句話說重點,除了讓人很清楚知道他的核心理念,也讓人更加期待他接下來的敘述說明;同時印象最深刻的是Jalex說到他很在意「同理心」,接著無論在說到面試、產品故事練習都繞不開這個理念,從一而終的表達是很好的範本

這讓我也想到一本數:原則,其實成功就是,把你的理念落實在你的工作跟生活


🌱協作沒有標準答案

在這次與Engineer月會之前其實還有次跨組交流會,發現大家跟不同角色的協作溝通方式會隨著公司大小模式而有很大的差異,甚至連角色上的職責分配也是(漸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是本質不離開「人」,因此只有大家試圖去理解彼此的工作範疇跟難處時,才能一起好好的完成工作,瞬間就能理解為什麼Jalex一直強調「同理心」,因為那是團隊運作的核心!


🌱分享就是好的學習

在我眼中Jalex和PM船長Samuel都是大神一般的人物,即使月會時間不長,但發現兩位,透過將自己所學沉澱後落實在每一次月會,對於問題都是來者不拒,盡可能用寬廣的眼光去看待並給予方向,遇到超出自己理解的問題,都會特別提及有空來詳細聊聊,甚至在課後一起尋找答案


PM跟Engineer的愛恨情仇是工作協作上不可少的話題,也許是因為這樣的交流,我最近都會問跟我合作的Engineer:「你眼中的好PM需要擁有哪些技能」「目前PM工作上有什麼你覺得可以優化的地方」等,得到很多的回饋,在平心靜氣的討論下甚至建立出更多的信任感,這樣的結果讓我很意外,加上曼陀號這樣的交流,讓我更相信,我可以在技術面相很菜雞,但建立出雙方都舒服的溝通管道,甚至是互相訓練某些能力跟默契必不可少,也期待自己更加強大能帶著團隊往前,接下來,合作愉快!

avatar-img
燕甯 · 願你
4會員
12內容數
願你·即使身墜谷底仍眼中有光 書籍電影|展覽舞台劇|日常隨筆|工作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燕甯 · 願你 的其他內容
看完電影已經一年多了,至今仍會在生活的某個轉身之後浮現「日麗」的片段,有時是陽光下波光粼粼粼泳池河畔的女孩好奇探索世界,有時是中年男子在黑暗中躺在價值不菲的地毯上獨自憂傷。 #我與父親的日常 那天,忘了什麼契機,走入電影院看日麗,加上我只有五個觀眾,冷氣開的很強讓沒帶外套的我直打哆嗦,以至於
有些講座需要經過沈澱才能領悟其中的奧妙,對我來說 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實務 就是這樣的,當時在現場被許多方法沖昏頭,只來得及匆忙筆記,如今靜下來整理發現,這些方法都可以直接套用現實的情境,謝謝曼陀號活動組的用心安排 為什麼「問題分析解決」那麼重要? 我想到的是抓到問題核心才有辦法加速工作的效率與協作
曼陀號閉幕式隔天還有精彩的講座,這真的是我最期待的一場「PARTS談判思維入門」,講師林宜璟還是多年多間知名企業的講師,竟然能讓這樣的企業顧問來幫我們上課,真的是讓人激動呀! 身為PM,是團隊中的夾心餅乾,時常要說服客戶老闆,以及公司內部的各個角色,如果擁有很好的談判技巧,想必在協作中會更順利,在
看完電影已經一年多了,至今仍會在生活的某個轉身之後浮現「日麗」的片段,有時是陽光下波光粼粼粼泳池河畔的女孩好奇探索世界,有時是中年男子在黑暗中躺在價值不菲的地毯上獨自憂傷。 #我與父親的日常 那天,忘了什麼契機,走入電影院看日麗,加上我只有五個觀眾,冷氣開的很強讓沒帶外套的我直打哆嗦,以至於
有些講座需要經過沈澱才能領悟其中的奧妙,對我來說 解決問題的方法與實務 就是這樣的,當時在現場被許多方法沖昏頭,只來得及匆忙筆記,如今靜下來整理發現,這些方法都可以直接套用現實的情境,謝謝曼陀號活動組的用心安排 為什麼「問題分析解決」那麼重要? 我想到的是抓到問題核心才有辦法加速工作的效率與協作
曼陀號閉幕式隔天還有精彩的講座,這真的是我最期待的一場「PARTS談判思維入門」,講師林宜璟還是多年多間知名企業的講師,竟然能讓這樣的企業顧問來幫我們上課,真的是讓人激動呀! 身為PM,是團隊中的夾心餅乾,時常要說服客戶老闆,以及公司內部的各個角色,如果擁有很好的談判技巧,想必在協作中會更順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