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PARTS談判思維入門-拆解談判架構,「喬」事情不再卡關

講座|PARTS談判思維入門-拆解談判架構,「喬」事情不再卡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曼陀號閉幕式隔天還有精彩的講座,這真的是我最期待的一場「PARTS談判思維入門」,講師林宜璟還是多年多間知名企業的講師,竟然能讓這樣的企業顧問來幫我們上課,真的是讓人激動呀!

raw-image

身為PM,是團隊中的夾心餅乾,時常要說服客戶老闆,以及公司內部的各個角色,如果擁有很好的談判技巧,想必在協作中會更順利,在這堂課開始之前,「談判」在我心中是終極手段,是當雙方僵持不下時的溝通手法,經過這堂課,我在心中重新定義了「談判」,也十分期待在職場上將這些技巧拿來應用!

raw-image

🌱什麼是談判?

這個詞看起來嚴肅且沈重

其實談判跟協商在英文都叫做Negotiation

在台語也是很直覺的「喬」事情

所以其實它也可以很軟性

重新回來定義這個詞

談判是達到目的、解決問題的一個溝通過程,也是一個工具

談判百百種,今天老師要談的是「商業談判」

特別喜歡老師強調:用錢思考、用錢分析、用錢解決

所以很多時候是划不划算,而不是能不能(讓客戶覺得賺到了、物超所值)

從目的去觀察,你會發現真的脫離不了這個原則!


🌱談判觀念架構

一句話說談判:「為達目的,慎選手段」,因為不同手段有不同的代價

擁有這樣的觀念後再來看架構

raw-image

談判元素的改變就是就是戰略的改變

無論變更哪一項都會影響結果

raw-image

談判的幾項重點

  • P(參與談判的人):根據談判目的,調整談判參與人員的位階順序會有不同的結果
  • A(談判籌碼/附加價值):籌碼多元化,除了明面上看到的數字價格、服務項目,許多時候看不見的信任、長期合作關係、對於客戶的面子等可能會大於金錢的價值
  • R(談判規則):識別規則是第一步,而規則不是真理,確認打破規則的好處是否有大於依循規則,甚至在必要時引入新規則
  • T(談判戰術):有時候不用改變實質內容,只要改變說法,感覺就不一樣

除此之外

  • 很會問問題、讀懂對方的微表情及肢體語言可以幫助你找到對方的規則、籌碼和底線
  • 比較,可加速決定過程,而拿什麼比會影響結果
  • 破局未必不好,有時會逼出對方的底線


🌱金句記心中

  • 真正害死你的,不是你不知道的,而是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
  • 重點不在於你的絕對價值,而是你的可替代性
  • 決定行為的不是事實,而是認知


即使時間只有短短的兩個多小時,但老師重新將談判這件事更架構化的分析拆解,就像是將鏡頭拉遠去確認事物之間的關係,才能針對痛點去協調,講座中也運用實際案例讓我們了解拆解的過程,這讓我下定決心要買老師的書回家看啦,先把書單放下面,等我看完再跟大家分享吧!


🌱林宜璟老師的書這裡拜讀

還有粉絲專頁:林宜璟-企管與教育訓練分享交流站


最後的最後,第六屆曼陀號其實已經要畫下句點了,感謝引水人們有這樣的規劃跟安排,這一年因為這些講座日子顯得很豐富呢,我們明年見囉!


avatar-img
燕甯 · 願你
4會員
12內容數
願你·即使身墜谷底仍眼中有光 書籍電影|展覽舞台劇|日常隨筆|工作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燕甯 · 願你 的其他內容
曼陀號最幸福的就是,有機會可以去其他組交流,很感謝Engineer組給予這樣的機會,竟然成為PM中1/4的幸運兒,總結來說,除了船長Jalex公司漸強實驗室的模式十分特別,也藉由這個月會提醒我,擁有產品思維只是基本,PM需要在團隊中需要擁有哪些優勢是我接下來的課題,畢竟工程師都強成這樣了,沒理由PM
不知不覺第六屆曼陀號也已經進入了尾聲,想來分享在PM組的takeaway 首先大大感謝船長Samuel,身為Hahow的Product Director,再加上擁有工程背景,規劃出來的月會每一堂都根據大家實際遇到的問題回覆,腦袋裝著滿滿的乾貨,心情也隨著他的幽默嘴角上揚,因為內容太豐富,所以以下我
颱風第二天休假,在回歸職場前聽曼陀號主辦的「尋找職場隱藏優勢」講座,再適合不過了,在開始分享講座心得前先小小告白這次的講師Grace,她主持的podcast最近工作還好嗎,是我在剛進入科技職場時迷茫時的燈塔,所以超級期待這次能透過她的引導,挖掘出自己的不同面向!
那是暮色之中的木製龍舟,那是邁入遲暮之年的匠人,「暮匠」首部以龍舟為主題的紀錄片,低喃著即將逝去的傳統工藝,無法被取代的時代回憶!
跟上第六屆曼陀號計畫主題講座啦!!(激動)這個講座真的超!級!讚! 身為PM總會有許多總會有許多臨時任務,或是各種文件資料需要歸檔,有時候不小心這些碎片就遺失在茫茫筆記海之中,但經過電腦玩物站長Esor老師的分析與步驟拆解,並套用在各種工作生活情境,瞬間解開自己長久以來的盲點跟困擾
終於來看音樂劇勸世三姐妹,這對我來說不只是宋家三姐妹的故事,也是我們與家人的羈絆、與愛情的觀點,也許面對傳統的牽亡歌我們很陌生,「牽亡」為送走亡者引路,卻在牽起生者之時為他們指引未來要獨自堅強面對的一條路!
曼陀號最幸福的就是,有機會可以去其他組交流,很感謝Engineer組給予這樣的機會,竟然成為PM中1/4的幸運兒,總結來說,除了船長Jalex公司漸強實驗室的模式十分特別,也藉由這個月會提醒我,擁有產品思維只是基本,PM需要在團隊中需要擁有哪些優勢是我接下來的課題,畢竟工程師都強成這樣了,沒理由PM
不知不覺第六屆曼陀號也已經進入了尾聲,想來分享在PM組的takeaway 首先大大感謝船長Samuel,身為Hahow的Product Director,再加上擁有工程背景,規劃出來的月會每一堂都根據大家實際遇到的問題回覆,腦袋裝著滿滿的乾貨,心情也隨著他的幽默嘴角上揚,因為內容太豐富,所以以下我
颱風第二天休假,在回歸職場前聽曼陀號主辦的「尋找職場隱藏優勢」講座,再適合不過了,在開始分享講座心得前先小小告白這次的講師Grace,她主持的podcast最近工作還好嗎,是我在剛進入科技職場時迷茫時的燈塔,所以超級期待這次能透過她的引導,挖掘出自己的不同面向!
那是暮色之中的木製龍舟,那是邁入遲暮之年的匠人,「暮匠」首部以龍舟為主題的紀錄片,低喃著即將逝去的傳統工藝,無法被取代的時代回憶!
跟上第六屆曼陀號計畫主題講座啦!!(激動)這個講座真的超!級!讚! 身為PM總會有許多總會有許多臨時任務,或是各種文件資料需要歸檔,有時候不小心這些碎片就遺失在茫茫筆記海之中,但經過電腦玩物站長Esor老師的分析與步驟拆解,並套用在各種工作生活情境,瞬間解開自己長久以來的盲點跟困擾
終於來看音樂劇勸世三姐妹,這對我來說不只是宋家三姐妹的故事,也是我們與家人的羈絆、與愛情的觀點,也許面對傳統的牽亡歌我們很陌生,「牽亡」為送走亡者引路,卻在牽起生者之時為他們指引未來要獨自堅強面對的一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