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22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影評|《懼裂》好看不足、獵奇有餘,要是請 Paris Hilton 演,我會更買單

如果今年萬聖節暫且還想不到要幹嘛的話,不如進電影院看看《懼裂》(The Substance),看完你也沒胃口 Trick or Treat 了,連吃糖進肚都會吐的程度。

《懼裂》由 Demi Moore 和 Margaret Qualley 擔任雙女主,並由法國電影製片人 Coralie Fargeat 自編自導,該片在第 77 屆坎城影展全球首映後,全場起立鼓掌長達 11 分鐘,並榮獲最佳劇本獎。

先說,我認為《懼裂》很出色,但並不適合所有人,是好看不足、獵奇有餘。如果你抱著高度期待,甚至你是女權主義擁戴/倡議者的話,請三思。



/ 以下暴雷 /




渴望吃下回春藥的你我


其實,《懼裂》就是將女性容貌焦慮放大 1000 倍來探討的黑色幽默恐怖片,甚至可以簡單用七個字講完整部電影,就是「過氣女明星自殺」。

電影開場中陽光明媚的洛杉磯美景,並非是綠幕,而是真實取景,由此可見,導演 Coralie Fargeat 要聚焦的是好萊塢女明星的容貌焦慮,畢竟,這群人確實是世界上最渴望吃下回春藥的。

由 Demi Moore 飾演的 Elisabeth Sparkle 年過 50,仍在晨間節目做早操、賣女色,結尾還要給觀眾 Kiss Goodbye,並不是年紀大了做早操就是罪,而是透過鏡頭語言,觀眾明顯知道導演要將 Elisabeth 塑造成一位「胸大無腦女」的形象,有人年過半百仍風韻猶存,是因為知道自己的定位與自我價值,但 Elisabeth 顯然不知道自己是誰,她對自己的定義,全來自外界給出的反應、回饋。

在電視台製作人 Harvey(Dennis Quaid 飾演)粗暴又噁心的暗示下,Elisabeth 徹底被影視圈淘汰,原因無他,只因她老了。



7 天後,妳又是完美的「女孩」


導演 Coralie Fargeat 透過一顆引發觀眾感官強烈不適的鏡頭,突顯出男性凝視給人的作嘔感,Harvey 在餐桌上用油膩膩的手指不斷撥蝦、不斷塞進嘴巴,牙齒上還有黃漬,甚至將蝦子沾上象徵著肥胖與怠惰的美乃滋,嘴巴說著:

「你知道,過 50 歲,就沒搞頭了。」

與此同時,鏡頭不斷拉近、放大 Harvey 一舉一動,並透過聲效加強了觀眾的不適感,看到這幕,觀眾不可能沒有噁心的感覺,事實上,導演就是要透過視覺與聽覺來誘發觀眾的不適感,讓你想吐、讓你完全走進男性凝視的視野裡。當然,如果是曾被性騷擾或潛規則的人,對這幕肯定不會感到陌生。

至於為什麼是蝦子?我猜想導演是想以「龍蝦」為主軸延伸,此時此刻的「蝦子」就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在龍蝦本蝦眼裡,搞不好一般蝦子就是畸形種而已,所以,好萊塢當中,年過 50 的女人也是畸形種無誤。

至於為什麼我會說導演選擇了「龍蝦」,因為從後面劇情 Elisabeth 背部全裂,脫胎換骨出一個全新 Sue 的視覺意象來看,與龍蝦蛻殼的生理變化完全一致,就連 7 天要交換一次「生存權」的設定也有所呼應。

龍蝦蛻殼,一般來說要經歷 7 年時間,一生會有 25 次蛻殼,才會成為健康的一隻龍蝦。最有趣的是,龍蝦蛻殼後會將自己的舊殼吃掉,一如 Sue 這具新身體想吞噬 Elisabeth 一樣,明明知道眼前的人是自己,但她就是痛恨自己。

不過與其說痛恨自己,她恨的是下垂的乳房、屁股上的橘皮、不再光澤的髮絲、乾癟的嘴唇,她恨的是更年期。

但只要換上一副全新的身體,成為 Sue,她又能重新愛上自己了。

Elisabeth 痛恨 Harvey 對她的不尊重,面對 Harvey 時明顯怒氣破錶,不過 Sue 就不一樣了,Harvey 說喜歡死 Sue 了,Sue 就露出天使笑容、笑得花枝亂顫。

明明是同一個靈魂,卻因不同軀殼而對 Harvey 這種噁男有全然不同的反應。說到底,她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從頭到尾,她只在乎「鏡子」裡的人是誰。



A Perfect Balance of Seven Days


龍蝦是導演埋藏的第一個意象,第二個意象則是「龍」。

在蛻殼後,Sue 立即穿上天鵝絨亮片龍袍,站在她的創造者(母體)Elisabeth 前凝視著她,浴室是全白,容不下任何其他色彩,一如伊甸園的存在,導演明顯透過聖經,來加強了這部電影的恐怖性。

所以為什麼是 7 天交換一次生存權?

7 這個數字在全世界都是獨特而神秘的存在。

《創世紀》中,上帝在 6 天內創造天地萬物,光、空氣、陸地、植物、日、月、星辰、鳥、於、動物、人。第 7 天休息,稱為聖日。

7 是質數,但世界上所有文明條約似乎都遵循著 7 生而死而生,一如世界有 7 大洲;上帝花了 7 天時間創造亞當後,再取亞當第 7 根肋骨造夏娃;總共有 7 名墮落天使被稱為撒旦,而後人言傳撒旦的原身是擁有 7 個頭的火龍。

16 世紀後,基督教更直接以 7 個惡魔的形象來代表 7 種罪孽,也就是七宗罪,分別為傲慢、貪婪、淫慾、妒忌、貪食、暴怒和懶惰,而 Elisabeth 正集結了七宗罪所有罪行。

東方佛教中,佛祖更是向東南西北走了 7 步,步步生蓮。

再來,彩虹有 7 種顏色、PH 值酸鹼測試中 7 代表著中性、北斗有 7 星、童話故事中 7 個小矮人。

數字「7」儼然是一扇門、是開啟不同維度的媒介。

蛇在伊甸園中象徵著慾望的誘發,也就是罪孽,西方文明中也拿蛇與龍作為置換,認為兩者是屬性相同的生物,龍在《啟示錄》中代表著撒旦,與蛇帶來的罪惡形象並無二致。

所以為什麼 Sue 會穿上天鵝絨亮片龍袍、為什麼是 7 天交換一次?因為「The Substance」本身就是魔鬼的交易。

一如電影中 Elisabeth 對於內心世界的全然無知,僅依靠鏡子給出的慾念投射,作為所有行動準則,導演 Coralie Fargeat 明顯想透過層層隱喻傳遞一個思維,人如果只仰賴「物質」,與撒旦並無二致。



Pretty Girl Should Always Smile


龍蝦雖然會蛻殼,但你知道嗎,五斤龍蝦僅能取得一斤肉來吃,如果 Elisabeth 內心定位自己是龍蝦,活該 Sue 就該輕視她;活該 Harvey 就該滿嘴沾黏著唾液與美乃滋,狼吞虎嚥吃進蝦子。

人要是覺得自己只有「外貌」是賣點,其實沒問題,但導演告訴你:這樣的人,年紀一到,活該被當垃圾亂吐口水。

最終,Sue 無視遊戲規則,將母體 Elisabeth 視為垃圾,此時 Elisabeth 的功用只剩被抽取脊髓液,令我不禁想到,在 AI 飛速發展的現代,人類也是如此對待地球的。

想當然,母體會死,Sue 會死。

最後 Sue 在鏡子前一顆一顆拔光自己的牙齒,畫面荒謬至極到好笑,當象徵文明門面的牙齒、全世界都在「矯正」的牙齒通通掉光時,Sue 面臨著社會性死亡。

想當然,這樣一個不知道自我價值的人,當大家說她死了的時候,她就是死了。

有趣的是,龍蝦的牙齒是長在胃裡,因此當龍蝦將食物往嘴裡塞時,其實得等食物一路進入胃部才會開始「被咀嚼」。

電影當中不斷出現的長廊,以及拉伸鏡頭後,看來儼然如監獄般的淋浴室,就像是長長的食道一般,無論是 Elisabeth 還是 Sue,最終連龍蝦也當不成了,完全成為被他人蠶食殆盡的「物質」。



看完《懼裂》,我拉出一堆屎


導演透過極盡諷刺的手法,娓娓道來了「物化」的可悲,但整部電影從頭到尾,過於挑起感官不適的視覺與聽覺效果,在我看來卻像近兩年 YT 穿插而過的廣告一般,販賣的不是保養品、醫美、名牌包、生育技術。

賣的是女性焦慮。

《懼裂》以包裝女性焦慮為賣點,實則只是讓人吃進一堆龍蝦,最後拉出一堆不知所云的排泄物。

如果要以如此浮誇聳動的結尾來傳達諷刺效果的話,我認為最終就該由 Paris Hilton 牽著一隻吉娃娃撒一泡尿在 Elisabeth 臉上,才是真正的大逆不道。

整部電影如果置換成「男性焦慮」似乎也無不可,畢竟女人有更年期,男人會陽痿啊。只要是人,面對生命力漸漸喪失,都怕得要死。

但其實衰老,只是一個「信念」問題。



你相信有「正確的老化」嗎?


近期看完拿下日本文學芥川獎首位台灣作家李琴峰的新書《生之祝禱》,此書揭穿了人類文明當中深埋的一個秘密,也是一顆炸彈。

《生之祝禱》描摹近未來世界裡,所有人生小孩都需要取得嬰兒的「同意權」,而且懷孕要到第九個月才能得知嬰兒出生意願,換句話說,只要嬰兒不願意,孕婦馬上得墮胎。

看似偏激地探討人權,書中甚至描摹了一段令人起雞皮疙瘩的論述:

「十九世紀的作家 Ambrose Bierce《魔鬼辭典》中描述『出生』為『人生中為數眾多的災難裡,最先造訪且最為可怕的災難』,現在普遍認為 Ambrose Bierce 所說的『出生』,指的就是『不合意出生』,顯而易見地,在合意出生制度引進前的世界,出生在原理上不可能取得同意,因此必然都是不合意出生。」

出生一如老化,是自然演化的法則,本身全無意義可言,但人類訂下的各種規則,儼然賦予了生、死至高無上的意義。

動物就沒有這些觀念,對他們來說,老化毫無意義、時間毫無意義,唯有「現在」是有意義的。

最終作家給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重要的不是事實,而是「信念」。

「不管是自由平等,或是出生自主權,甚至國家也是,當人們想像出某種概念,並相信那種概念應該要存在時,那種概念就真的會出現,彷彿打從一開始就存在似的。我們相信應該要有自由、要有平等、要有出生自主權、然後走到了今天,我們都無法回頭了。因為大家都相信這對我們而言,是正確的選擇。」

《懼裂》最終,怪物 Monstro Elisasue 選擇了自認為正確的道路:站上舞台。這可笑的決定,再次證明了,她是真正的「物質」沒錯。



這龍蝦大餐,我不吃


不過,我們真的需要一部電影告訴我們「物化」的可笑性嗎?

Monstro Elisasue 是個沒有信念的 The Substance,但真實生活中對抗衰老的每一位女性,都是有信念而有意識去對抗衰老的真實肉體。

比起《懼裂》灌食的龍蝦大餐,我更傾向喝下上野千鶴子泡的茶:

「男女同權的精神要義,不是讓女人變得像男人,也不是讓弱者變成強者,而是弱者能以弱者的姿態得到尊重。」

圖片出自:trythesubstance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內容總結
懼裂
3
/5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