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蔡康永陸續到知名網紅節目待來賓,並且留下不少經典語錄,成為熱門的討論話題。後來看到網友們留言對於「乖」的價值觀有很高的討論度,身為國文老師的我,反應卻是「乖」的本義不是順從啊!於是從字典裡面稍微梳理「乖」的字義解釋。
蔡康永說「所以,其實爸媽不是在稱讚孩子乖,而是在稱讚孩子服從,這聽起來就毛骨悚然了」、「當你獲得這個乖的稱讚時,一定要警覺你正在做一個服從的人」。
參考來源
乖的本義是「背離」,例如「乖離」、「乖分」,都有分隔離別的意思,語意無偏向正面或負面,算是中性語義。《說文》解釋「乖,戾也。」「戾」亦有違背、暴虐、災禍之義,此處釋義已轉向「負面」解釋。「乖」字在不同語境下逐漸產生多重含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現代中文語境中「乖」 一般用來描述「順從」或「聽話」的人,特別是在家庭教育和社會規範中描述兒童時。這個語義的轉變可能與社會價值觀的變化有關。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順從父母和尊敬長輩被視為美德,這可能導致了「乖」 一詞意義的轉變。「乖」字的意義演變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它反映了漢語詞彙的豐富性和多義性。從原始的「分開」、「分離」,到後來的「違背」、「不順」、「聰明」、「聽話」,在不同的語境中呈現出不同的含義。
參考字典:教育部國語辭典修訂本、漢語多功能字庫
從詞源學和社會學的角度來看,「乖」的轉變反映了中國社會規範與權威結構。在文言文的語境中,「乖」大多意指「違背」或「叛逆」,帶有負面含義,因為「叛逆」被視為對秩序的威脅。
從社會學角度來看,語言猶如一面反映社會價值觀和權力結構的鏡子。「乖」這個詞的語義變化反映了統治階層對社會秩序的重視,以及對個人行為的規範化要求。統治者需要強化集體主義和服從權威,這樣才能確保社會的穩定運行。儒家思想強調尊重長輩、服從權威、維護禮教秩序,「順從」的思想在古代教育中被廣泛灌輸。而在這種文化背景下,「順從」被視為一種符合社會期望的行為,進而成為家庭和教育中的正面價值。這似乎也體現在「乖」的語義轉變中,從對反叛行為的警告變為對服從的讚美。
順從和聽話的價值固然在維持社會秩序中有其作用,但過度強調順從也可能限制個體的自我發展。然而,當社會上鼓勵大家做自己、展現個體的獨特性,主流價值開始改變,蔡康永說當我們得到「很乖」稱讚,「不是你做得很棒、不是你真懂事,而是你很乖的時候,你一定要警覺你正在做一個服從的人。」這句話不僅是對於個人獨立思考性的提點,更是整個華人社會文化的警醒。
如果,教育的目的不再像工業時代複製出一模一樣的思想價值與管理模式,那麼我們可以從「乖」這個字開始練習反思,其實「乖」沒有好或不好,更重要的是,反思這個特質對於你的人生有什麼幫助?你能接受自己成為「乖巧」的人嗎?又或者,你希望自己活出什麼個性的人生呢?
本文不是正規的學術文章,只是一些個人的省思筆記,若有錯誤,歡迎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