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劇 | 美劇《雞皮疙瘩》第二季:Z世代的迷惘之書

看劇 | 美劇《雞皮疙瘩》第二季:Z世代的迷惘之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童年的恐懼,宛如烙印,雖未鮮血淋漓,卻在歲月深處刻下暗痕——這是R.L.史坦的《雞皮疙瘩》系列留給我們的集體記憶,一本本薄薄的書,承載了九十年代孩童在被窩中戰戰兢兢翻頁的悸動。然而,當這些文字被改編為劇集、映入螢幕時,觀眾的體驗卻多了幾分複雜。
第二季《雞皮疙瘩》,在充斥著Z世代符號的畫面與對白間,試圖用更大膽的拼貼與重構,去俘獲新一代的目光。可是,當經典被剖解重組,那些熟悉的陰影是否還在?當廉價驚嚇取代精心佈局,詭異敘事被平庸對話稀釋,我們面對的究竟是一次革新的嘗試,還是一場對恐怖文學精髓的濫用?
有時,失望像是隱匿於地下室的植物怪物,盤根錯節,卻無法結出豐碩果實。我們該如何審視這部新劇,才能既尊重原著,又不失理性與寬容?讓我們走進這一季,撥開青少年小鎮破事的陳詞濫調,透過那些刻意討好的元素,去探尋它真正的力量與遺憾。
raw-image


幽靈記憶如何被「再現」

有人說,經典是一場持續的審判,尤其當它被改編為另一種藝術形式。《雞皮疙瘩》第二季的到來,猶如再次打開了通往童年恐懼的那扇門,只是門後景象卻不盡如人意。

主創將原著《遠離地下室》與《隕石怪獸》拼貼成一條原創主線,中間穿插的「魔血」「靈異汽車」「追妖女孩」等元素,雖乍看豐富,卻在觀感上如同吃下一盤味道奇異的「縫合料理」。

raw-image



改編,理應在傳承與創新間找到平衡。然而,這部劇的「創新」卻顯得格外急功近利。為了迎合Z世代觀眾,它的對白刻意討好,配樂突兀,甚至不惜以老套的 jump scare(突然驚嚇)替代真正的恐怖氛圍。

這種處理,未免讓人感到遺憾:經典文本本該是那把既解鎖過去也打開未來的鑰匙,而非一次粗糙的時代行銷。

raw-image




一束玫瑰中的荊棘

如果這部劇仍有值得回味之處,大衛·修默(David Schwimmer)的表現無疑是一道亮點。他飾演的父親角色,呈現出一種鮮明的戲劇張力。這位因《六人行》走紅的演員,似乎在劇中找到了施展新才華的舞台。

無論是台詞中的隱忍,還是目光中的疲憊,他對角色心理的拿捏都可謂游刃有餘。

raw-image



但若從整體表演質量看,其餘演員顯然沒能與修默形成呼應。尤其是部分青少年角色,過於直白的表演方式令其人物顯得單薄,情感波動也欠缺層次。

或許劇組在選角時過於追求「年輕」和「現代」,而忽視了演員能否真正撐起角色的生命力。

raw-image


一次遲來的高潮

節奏感,是衡量一部劇成敗的關鍵。《雞皮疙瘩》第二季的敘事卻顯得異常拖沓。前三集充滿了冗長的鋪墊,角色反覆在明顯的危機面前「裝傻」,甚至有些讓人氣憤的邏輯漏洞。

觀眾一度被拖拽在情節的低谷裡,只能依靠零星的懸念勉強堅持。

raw-image



直至後半段,故事節奏才稍見起色。然而,這種改進來得太遲,甚至在高潮尚未徹底爆發時,便匆匆結束。倘若說一部劇的高潮是觀眾追劇動力的核心,那麼《雞皮疙瘩》第二季顯然並未完全抓住這部分情感需求。

raw-image


文化記憶的斷裂與修復

經典的改編往往需要面對一個尖銳的問題:如何在尊重原作與迎合現代觀眾間找到平衡?這部劇選擇了後者,卻未能徹底打動新老觀眾。對於那些從小伴隨《雞皮疙瘩》長大的老粉絲,這種改編更像是一場文化記憶的斷裂。

這些年來,我們看到太多經典被改編成商業化的快消品,它們再也無法承載我們對文學或藝術的深刻期待。

raw-image



但我們也需承認,一部分新觀眾並未受到這種斷裂的困擾。尤其是那些從未讀過原著的觀眾,他們反而更容易接受劇中那些與現代生活緊密相關的細節。

這種視角的差異,不僅是觀眾群體代際斷層的顯現,也是經典改編在媒介變遷中的必然尷尬。

經典改編並非一味複刻。優秀的改編往往在原著情節與新創意間找到微妙的平衡,比如增加符合當下語境的新元素,同時保留原著核心的精神內核。

然而,這部劇的創新顯然更多著眼於迎合年輕觀眾,而忽略了原著粉絲對經典的情感共鳴。恐怖劇的音效設計至關重要。優秀的配樂應為敘事服務,而非生硬地插入。《雞皮疙瘩》第二季的配樂多次顯得突兀,反而削弱了恐怖氛圍。

raw-image


經典之殤,亦或新生?

《雞皮疙瘩》第二季並非毫無亮點,但它顯然沒有抓住經典改編的精髓。在某些時刻,它讓我們重新感受到R.L.史坦作品的魅力,但更多時候,它卻像是一場注定遺忘的「青春實驗」。或許,它並非一部真正的失敗之作,卻也難稱成功。

raw-image



當我們站在經典與現代的交匯點時,既需要懷抱對過去的敬畏,也應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創新。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螢幕上看到更多值得細細品味的好作品。

raw-image



內容總結
雞皮疙瘩
2
/5
avatar-img
離不侃電影
0會員
11內容數
不問生死,只求新鮮。看最新潮的電影,寫最文學的評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離不侃電影 的其他內容
當古代朝鮮的塵埃與酒香交織,龍泉樓巍然矗立在王宮對面,這不僅是一座客店,更是一場權力遊戲的迷宮。傳聞,這裡是貴族權臣醉生夢死的溫床,也是陰謀與秘密的溫室。腳步踏入,便如步入一局生死未卜的棋盤;而每一位學徒,每一位過客,彷彿都攜帶著一枚棋子,卻不知究竟扮演棋手還是棋子,抑或終成一抹被清掃的殘局灰燼。
3/5入住漢陽
在這個逐漸被工業化流水線作品填滿的動漫時代,《坂本日常》宛如一柄反光的匕首,折射出人們對英雄故事的複雜期待——既渴望逃離平凡的刺激,又無法完全捨棄生活的溫情。 坂本太郎,這個胖得毫無主角相的殺手,以一張毫無波瀾的圓臉和溫暖的家庭氣息,為觀眾端出了一碗意料之外的冷菜:隱於日常的致命技藝,藏在幽默背後
4/5坂本日常
在這個喪文化當道的時代,《鷹之無能》就像是一面滑稽的鏡子,將現代職場的荒誕與真實映照得淋漓盡致。主角鷹野爪子,看似擁有精英光環,實際上卻是一個毫無才能的職場「廢物」。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鶸田道人,一個看似平凡無奇,實則能力出眾的角色。這對充滿張力的反差組合,不僅製造了諸多笑點,更深刻探討了當「能力」
當古代朝鮮的塵埃與酒香交織,龍泉樓巍然矗立在王宮對面,這不僅是一座客店,更是一場權力遊戲的迷宮。傳聞,這裡是貴族權臣醉生夢死的溫床,也是陰謀與秘密的溫室。腳步踏入,便如步入一局生死未卜的棋盤;而每一位學徒,每一位過客,彷彿都攜帶著一枚棋子,卻不知究竟扮演棋手還是棋子,抑或終成一抹被清掃的殘局灰燼。
3/5入住漢陽
在這個逐漸被工業化流水線作品填滿的動漫時代,《坂本日常》宛如一柄反光的匕首,折射出人們對英雄故事的複雜期待——既渴望逃離平凡的刺激,又無法完全捨棄生活的溫情。 坂本太郎,這個胖得毫無主角相的殺手,以一張毫無波瀾的圓臉和溫暖的家庭氣息,為觀眾端出了一碗意料之外的冷菜:隱於日常的致命技藝,藏在幽默背後
4/5坂本日常
在這個喪文化當道的時代,《鷹之無能》就像是一面滑稽的鏡子,將現代職場的荒誕與真實映照得淋漓盡致。主角鷹野爪子,看似擁有精英光環,實際上卻是一個毫無才能的職場「廢物」。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鶸田道人,一個看似平凡無奇,實則能力出眾的角色。這對充滿張力的反差組合,不僅製造了諸多笑點,更深刻探討了當「能力」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首爾青瓦台參觀完整指南:預約教學、Q&A、參觀心得分享。帶你走訪南韓總統府,探索其歷史與建築之美,並提供 2025 年最新預約資訊與注意事項。
首爾青瓦台參觀完整指南:預約教學、Q&A、參觀心得分享。帶你走訪南韓總統府,探索其歷史與建築之美,並提供 2025 年最新預約資訊與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