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籤詩:
「君爾何須問聖跡,自己心中皆有益。于今且看月中旬,凶事脫出化成吉。」
籤詩故事:
這次的籤詩來說說才子的故事。這位才子名叫柳永。
他誰呀?
不認識他沒關係,但讀過: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嗎?這便是出自於柳永大哥的〈蝶戀花〉。看看這文字,是不是美?
柳永,北宋詞人,原名三變,後改名永,改字耆卿。永哥個性浪漫,文筆很好,又很有音樂天賦。年輕時,他經常出入酒家,與美麗動人的小姐姐們玩耍,順便幫她們寫歌。
當年只要是他寫的歌,不但立刻登上排行榜,還經常佔據第一名的位置。聽說,小姐姐們只要唱他寫的歌,不但立刻大紅,出場費也跟著水漲船高。因此,大家紛紛來向他邀歌,永哥的名聲也隨著小姐姐們優美的歌聲越傳越廣。這可不是我亂蓋喔,當時流傳著一句話:「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意思是只要有井的地方,就有人在唱永哥寫的歌。
後來,他跟美麗的天香姐姐墜入愛河。雖然永哥個性浪漫的印象,但骨子裡其實是個務實、有擔當的男子漢。為了與愛人共創幸福未來,他報名參加科舉考試,希望自己可以謀得一官半職,讓愛人可以過上穩定無憂的生活。
在他準備考試的這段時間,他找了好友錢可幫忙照顧愛人。而錢可真的是個有情有義的朋友,不僅答應他的請求,還替兩人的未來做好規劃。怎麼說呢?
他想著,永哥考中科舉後,就是朝廷官員,等他們結婚後,天香姐姐就成為官夫人了。如果天香姐姐繼續唱歌的話,不僅對她的名聲不好,對永哥前途也有不好的影響。於是,他讓天香姐姐先辭職,並把她帶回家做自己的侍妾。
蝦咪!這是哪門的照顧啊?不僅把人照顧到住進家裡,還成為自己的侍妾,也太會照顧了吧?!
不是這樣啦!還沒搞清楚別亂亂說。
錢可把天香姐姐帶回家後,先安排一個獨立的小院給她住,再告訴她:「姑娘安心在這裡住下,等永哥考上科舉後,就會跟妳結婚。」原來,天香姐姐只是名義上的侍妾,錢可對她完全是以禮相待。
哇!沒想到錢可是這樣一個正人君子,誤會了!誤會了!
就是,把事情搞清楚再發作~
永哥考中科舉後,原本滿心歡喜地準備去找天香姐姐。只是,在見到愛人前,他已經先聽到愛人變成好朋友侍妾的消息。一開始,他跟大家一樣也誤會錢可。於是,他氣沖沖地跑到他家。正在他準備開口大罵時,錢可趕緊向他解釋,還找來家裡的丫鬟、奴僕作證,兩人真的是清清白白的,永哥的火氣才降下來。
最後,永哥和天香姐姐在眾人的祝福中,辦了一場開心、熱鬧的婚禮,故事在有情人終成眷屬中結束。
不負責任解籤:
每個人看到同一件事,所做的闡述都不一樣。以這個故事來看,吃瓜群眾可能解讀成,錢可趁人之危,強占了朋友的情人;錢可和永哥的共同好友可能認為,他把兄弟的愛人照顧成自己人;如果是錢可的妻子的解讀,則可能是老公幫忙照顧好兄弟的愛人。總之,十個不同的人來說這故事,會有十個不同的版本。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每個人都只看到事件的一面,再加上腦袋會自行加工,就編織出不同的故事了。但問題是,腦袋編織出來的故事,是否符合真正的事實?那可不一定。永哥當然也編出了一個故事,而且還是個讓自己火大的故事,所以他才會氣噗噗地衝到錢可家,想要討個說法。
永哥一開始是聽不進錢可的解釋,幸好錢可真的是坦蕩蕩的君子,同時家裡的僕人們也出面作證,加上天香姐姐一再強調自己沒變心,最後才有幸福美滿的結局。
可見,我們所認定的事實,不見得是真正的事實。
那永哥要如何知道錢可這樣做的真正原因呢?
嗯!好問題~
首先他要先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平靜後再去核對事實。但是,只有做到這樣還不能確定真正的事實。
這樣還不能確定?那還要做什麼?
還要觀察一段時間,觀察兩人與自己的互動,還有他們兩人之間的互動。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因為,看人看動作,一個人可以用語言欺騙別人,但是行為卻騙不了人。所以,永哥可以觀察錢可的行為,如果他是真君子,那他一定是坦蕩地對待天香姐姐,沒有任何可疑與曖昧的行為出現。
籤詩吉凶:
坊主認為,這是一支提醒我們,眼中看到的事並不一定為真實,要按耐住自己的情緒,與當事人核對並觀察對方的行為之後,才能確認真實的上籤。
我猜想,永哥剛聽到這些事時,應該是感到悲憤交集。因此,無法聽進任何解釋,只相信自己所認定的事實,這個反應很正常。因為一個人在情緒高張時,不僅無法理性思考,更不用說靜下心來聽對方的解釋,還有觀察對方的行為了。
因此,讓自己冷靜下來,才是最重要也是最先要做的事。冷靜後,再去核對與觀察,才能看見事實與自己想像之間的差距。然而要做到冷靜、核對、聆聽與觀察,都需要時間。因此,籤詩最後提醒:「于今且看月中旬,凶事脫出化成吉。」意思是別著急回應與決定,讓子彈飛一下,說不定原本以為的壞事,本質卻是大吉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