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花園計畫|《生態農食》-農學伴&韌性糧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一、願景及目標

在這個複雜多變、危機四伏的時代,我們渴望回歸簡單自然、重拾獨立自主與可持續的生活方式,並建立一個尊重自然法則、實現生態永續與社會公平的農耕生產模式。

raw-image


【農學伴】將是我們的起點,透過社群的合作,人們、農作物與生態環境和諧共存,形成相互支援的生態網路。

透過共學實作來建立互助支持的合作群體,實現自耕自食、共耕共享、共同創收的發展模式,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來自土地的幸福與豐饒!


🌱 韌性耕作

- 重建多樣的生態環境,提升生產及生物多樣性

- 碳耕循環重建土壤健康、減少碳排及固碳

- 創造地形及微氣候,調節氣候及水資源循環

- 提供生態服務,涵養萬物

- 以「趨合農法」與「水陸共耕農法」創造韌性抗災的食物森林生態生產系統。

💡 多元創收、共同經營

【農學伴】參考「勞動合作社」模式運作,共同出資及經營管理。不僅專注於共學耕作並獲得自耕自食的能力,也將一起共同學習以土地上的產出發展出豐富的產品、專業服務、導覽活動及各類課程,讓每個參與者都能在這個系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獲得收益,從自耕自食、共耕共享到共同創收,去建立一個以社群實質供需為核心的「合作經濟模式」。

🌈 社群連結

這不僅僅是一個農耕計畫,更是一個社群的使命!我們期待〔地球花園-生態農食〕的發展模式能讓所有參與者形成〔生活支持社群〕,以互助合作滿足生活的需要來降低對金錢依賴,攜手為地球的未來貢獻一份力量。


raw-image


二、目標及規劃

(一)短期目標:

(1)培育實作者(農學伴)

■共學實作

▪︎聘請相關老師指導農學伴以「趨合農法」與「水陸共耕農法」創造韌性抗災的食物森林生態生產系統,學習掌握韌性耕作的能力。

▪︎農學伴成員每月需安排7天至現場共耕共學或共同舉辦活動課程或加工產品來共創收益,每次需達6小時。

▪︎每月一次線上共學及會議,保持隨時取得最新的共識及學習。


(2)創造合作農園模式

■共同經營

『農學伴』運作方式參考勞動合作社模式運作(而非生產合作社),共同出資及經營管理,但不會成立合作社,而是由社員共識制定最適合的相關規範,共同運作出最適合的發展模式。

▪社員條件:(具體條件可經由社員開會訂定,以下僅列大項)

1.認同合作社相關規範,並有共識共同遵守。

2.積極參與合作社之運作。

3.新社員申請入社需經過會議同意先成為準社員,經過一段時間(準社員觀察期)的共事及合作社會議同意方可成為正式社員。

▪財務共識及管理機制:(具體規範可經由社員開會訂定,以下僅列概念)

入股金為5000元,股金為初期營運所需之啟動基金,並設立公積金,將共同創收之收入扣除成本,盈餘依照社員們開會決定使用用途以及設定多少比例存入公積金,未來由公積金來支應運作之相關支出。

■經營目標

▪︎自耕自食

規劃自耕區讓農學伴成員(社員)在自耕區內種植自己喜歡的作物,能吃到為自己長成的食物,體驗深刻與土地建立連結並滿足糧食與健康需求。

▪︎共耕互助

規劃共耕區,讓農學伴成員(社員)共同規劃及耕耘能作為教育體驗課程活動之用或共同加工成產品的作物,學習與土地及人們合作共好。

▪︎共同創收

藉由共同開發教育體驗課程活動或加工產品,一起創造收入,並從中連結消費者學員等,透過教育及體驗做中學導引消費者成為支持者,慢慢形成社群供需經濟模式


(二)中期目標:

(1)培育生產者(農友)複製合作農園-協助生產者建立合作農園模式

▪︎培養生產者能力,先以一分地開始改變模式,以合作農園方式號召社群協助農田森林化及輔導轉型韌性耕作,導引之前累積的支持者在生產者轉型期間消費支持其產品,以社群力量支撐其在初期轉換森林化過程中的生計需要。

(2)建立支持者與生產者之CSA經濟關係

▪︎協助活動規劃,透過教育及體驗做中學導引消費者成為支持者。

▪︎協助號召社群來生產者農場互助換工,並發展CSA社群支持型農業模式,慢慢形成社群供需之經濟模式,達成建立【社群合作×生態補償型合作經濟模式】之目標。

▪︎【社群合作×生態補償型合作經濟模式】:

1.可持續性:以食物森林系統因應氣候變遷對糧食的影響,採用可持續的生態生產方式,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系統及生物多樣性。

2.互惠共生:生產及消費模式採社群供需而非市場機制,保持供需平衡,確保所有人都能平等獲得健康食物,以改善社群的整體福祉。

3.健康飲食:選擇當地和季節性的食材,減少加工食品的消費,促進人類健康與生態健康之間的良性互動。

4. 零廢棄循環經濟:推動食物生產和消費的零廢棄循環系統,如透過堆肥化、資源再利用等方式,減少廢棄物和環境影響。

5. 推動教育與意識提升:增加人們對食物來源、生態系統功能和永續生活方式的認識,以及意識到自然環境提供的生態系統服務對人類生活的重要性,如空氣和水的淨化、土壤的肥力、食物的生產等,培養人們對自然的尊重和愛護。

(3)「合作農園」進階為「社區合作社」

▪︎以【社群合作×生態補償型合作經濟模式】重建糧食生產、生態、經濟與人的平衡,並發展出「一群人照顧一塊土地,一塊土地餵養一群人」的共生關係,更進一步促使人們回到土地形成生態社區,以地球花園-永續住居之小屋森活幫助人們移居土地形成共生聚落/生態社區,若一塊基地與一群人已健全發展出共生連結,可將「合作農園」進階為「社區合作社」模式經營此共生聚落/生態社區。


(三)長期目標:

(1)各地複製及擴散-〔韌性糧倉計畫〕

▪︎初期以方舟基地培養之『農學伴』種子人才協力農友轉型及建造「合作農園」模式,並在建造「合作農園」同時培養更多『農學伴』種子人才,之後將藉由成功的「合作農園」以及【社群合作×生態補償型合作經濟模式】創造安全的糧食網絡及生計收益,以支持更多能投入『農學伴』的人去各地複製及擴散,將更多農田轉型成生態生產的〔韌性糧倉〕

(2)推動社會議題-〔回到土地生活運動〕

▪︎未來地球花園計畫將結合〔地球花園-生態農食/永續住居/心藝生活〕的發展模式,建立新系統以及實證平衡生產、生態、生活及生命的一種運作型態是可行的,並在各地遍地開花,讓更多人有路徑及勇氣回到土地生活,並聯合推動〔回到土地生活運動〕,訴求一個新的可持續性與互惠共生的社會轉型模式,讓土地及自然能支持所有生命在地球上幸福生活,讓人類的生命及生活參與大自然的循環,平衡發展!

這不僅是一代人的責任和權利,更是世世代代人的責任和權利,就從我們開始建構及推動這場變革吧!

三、農學伴經營運作模式

農學伴成員為共同經營合作社的社員,首要條件為有相同價值觀和目標、志同道合的夥伴,認同【地球花園計畫】及「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精神,能願意不斷學習成為「合作人」,協調性高、有彈性,願意一起共同成長、共同經營,並隨著時間的推進和經驗的累積,不斷調整和找出最佳化的運營模式,這是一場社會改革實驗,成員需要有一定程度的願景和使命,在不知道結果成功與否,你也願意投入,那麼就一起來玩玩看吧!

(1)財務管理

▪︎定期記錄收入和支出,保持收支平衡。

▪︎制定預算,並定期評估財務狀況,計算土地租金、種子、肥料、工具、裝置等的初始成本,估算運營成本及預期收益。

▪︎規劃資金來源,除自籌資金外,申請政府補助、參加民間計畫或尋找投資人。

(2)資源管理

▪︎農作物選擇以當地條件選擇適合的作物,並安排耕作計劃,考慮雨水收集、溝渠或滴灌系統等自然灌溉來節約水資源,以覆蓋物保護土壤健康。記錄耕作進度、成本和產量,進行資料分析以改進生產計劃。

▪︎設備工具和材料的維護及添購規劃。

▪︎保種及品種管理,測試不同品種的表現以及病蟲害管理方案,找出最佳化的作物種植規劃。

▪︎為風險制定應變計畫,如自然災害、病蟲害等情況。

(3)社務管理

▪︎定期為團隊成員提供培訓課程或參加農業相關的培訓和研討,持續學習技術和知識與提升能力。

▪︎計劃工作期程,確定每位成員的分工和責任,使各項任務能夠按時完成。

▪︎共同編寫工作日誌,紀錄觀察重點及心得,讓成員間即時掌握資訊,了解植物變化和從觀察心得中學習他人的經驗,以利共同學習觀察及管理土地。

▪︎溝通與協作: 舉辦定期的團隊會議,分享進展和討論挑戰,同時建立反饋渠道,讓團隊成員可以提出建議和意見。

(4)業務管理

▪︎讓成員透過共同耕作和收穫來提高新鮮食品的供應,並共同創造收入。

▪︎共同開發行銷策略,包括社交媒體推廣、參加當地市集等,使用社交媒體分享故事提高曝光度。

▪︎確定目標客群,建立和維護與消費社群的長期關係。


✨【地球花園計畫】邀請您一起加入這場〔自我賦能 生活轉型〕運動,讓我們重新連結人們、食物與自然的共生關係,讓每一個生命都能在和諧中繁榮!

加入我們,成為這個生態與生活方式轉型的一份子!讓我們一起在地球花園中,播下希望的種子,共創美好未來!💖

地球,原初就是萬物共享的美麗家園,而大自然母親給予我們豐盛的一切,她一直在等待著人類找回生命的本質,回到土地共同創造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新地球生活! 現在,是我們攜手合作重返新地球天堂的時候了! 歡迎跟著Elsa 走進地球花園,一起探索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新生活,我們一起前往一個新的世界,開創新的生活模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好好清理和整理,一切都會慢慢歸序,而且要有信心面對一切變化都是在愛的指引下進行,同時,要將意念放在「愛」會怎麼做? 以「愛」為出發點來看發生的任何現象,就會理解為何會經驗這些現象,也會很快能夠調整自己狀態,只要能理解一切現象反應我們的內在需要,以愛去回應「業力」示現的「現象」是升維的鑰匙
一點一點在改造環境,雖然過程勞力少不了,但徹底流汗也是在代謝,如同我們正在清除塵封已久的蜘蛛絲和灰塵,過程中免不了要弄髒衣服和勞動身體,但勞動後的成果卻是對身心皆有助益,因為環境的變化直接回應我們的努力是值得的喔!
或許時間不是重點,重點是我想傳達的心意是否能被大家收到,是否能在他們心中種下一個希望的種子——地球人間天堂的圖像,讓這個世界因為更多人擁有這個美好的圖像,共振整個世界,然後宇宙會給予響應,讓這個圖像經由大家共同顯化在物質實相中....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好像傳教士啊~🤣
我相信一旦我們的意圖是神聖且無私的,以「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心態去共創,那麼這群人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是會被上天及所有人好好照顧的,一定也會在過程中獲得豐盛的愛及滿足所需,足以滋養彼此的生命,並得到成長及提升,也會明白,即使有生之年看不到大同世界實現,但已經在為未來世代開這條路,那麼便會無憾此身了!
我們帶著「心」去進行整理行動,「心」在過程中會感受和體驗到隨著空間逐步清潔起來,能量也舒展流通起來~很「開心」! 那樣的開心,同時也在與夥伴們的共工中體現,跟大家一起什麼困難也沒有了,因為每個人都支持及照應著彼此,一起想辦法克服挑戰、協力完成,那是一種充滿希望和美好的共同創造~大家一起打造美好未來!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好好清理和整理,一切都會慢慢歸序,而且要有信心面對一切變化都是在愛的指引下進行,同時,要將意念放在「愛」會怎麼做? 以「愛」為出發點來看發生的任何現象,就會理解為何會經驗這些現象,也會很快能夠調整自己狀態,只要能理解一切現象反應我們的內在需要,以愛去回應「業力」示現的「現象」是升維的鑰匙
一點一點在改造環境,雖然過程勞力少不了,但徹底流汗也是在代謝,如同我們正在清除塵封已久的蜘蛛絲和灰塵,過程中免不了要弄髒衣服和勞動身體,但勞動後的成果卻是對身心皆有助益,因為環境的變化直接回應我們的努力是值得的喔!
或許時間不是重點,重點是我想傳達的心意是否能被大家收到,是否能在他們心中種下一個希望的種子——地球人間天堂的圖像,讓這個世界因為更多人擁有這個美好的圖像,共振整個世界,然後宇宙會給予響應,讓這個圖像經由大家共同顯化在物質實相中....有時候我覺得自己好像傳教士啊~🤣
我相信一旦我們的意圖是神聖且無私的,以「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心態去共創,那麼這群人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是會被上天及所有人好好照顧的,一定也會在過程中獲得豐盛的愛及滿足所需,足以滋養彼此的生命,並得到成長及提升,也會明白,即使有生之年看不到大同世界實現,但已經在為未來世代開這條路,那麼便會無憾此身了!
我們帶著「心」去進行整理行動,「心」在過程中會感受和體驗到隨著空間逐步清潔起來,能量也舒展流通起來~很「開心」! 那樣的開心,同時也在與夥伴們的共工中體現,跟大家一起什麼困難也沒有了,因為每個人都支持及照應著彼此,一起想辦法克服挑戰、協力完成,那是一種充滿希望和美好的共同創造~大家一起打造美好未來!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我們都是一體的」,這個概念療癒了我離開土地的哀傷,也再次幫助我看見自己還不夠敞開。自己也還沒「決定」,是否要為了「讓自然攻進都市」這樣的理念而願意踏出生命的舒適圈。 這週末 @共好生活勞動合作社 協力 @食在安心合作社 的民族植物工作坊。@立蘇 帶領我們所有人練習思考,為何想透過民族植物,達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大自然真的是生生不息,人類只需要良好的照顧和適當的管理維護,會發現各種產出與需求剛好可以滿足,一切都沒有浪費和消耗,一切都是那麼剛剛好!~這就是我們一直想讓大家感受和體驗到的地球花園的美好~大自然的系統是豐盛的!我們一定是會被好好照顧著的,只要我們能找回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Thumbnail
我們現在正透過 #生活支持社群 的實驗,在每次聚會共創豐盛美好的頻率,實驗到現在,真的發現大家越來越有愛、心越來越打開、能量也越來越擴展,使我們越來越能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與美好! 當人們都開始 #活出人間天堂的精神,#動手創造共好生活的環境,這世界有一天就會真的成為 #地球花園人間天堂 !你相信嗎?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高雄瓊林的自然農場,強調互利互助,善的連結和互留餘地的生命傳承價值。
Thumbnail
連結自然、回到土地生活,你將找到生命的答案! 回到土地的生活有許多需要克服的問題,當前需要先透過一些成功的示範區以及發展出支持系統,讓大家可以在社群力量的協作中勇敢地去探索另一種生活的可能~【現代桃花源-地球花園聚落】計畫
Thumbnail
規律工作多年了,不少台灣的菁英 心裡非常嚮往能在田園中享受工作不受打卡制約的日子 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脫離慣行模式 採有機農法 「慣行農作」的得與失 當您擁有了一片農地,再來.. 一間可歇息的小屋 ,喝著純黑咖啡 看著自己的農作物 當您拔起紅蘿蔔,揮
Thumbnail
每一次的 #地球花園行動,我們都能再次找回動手的能力,連結植物與自然,也與人們連結共同合作,我相信透過改造環境的行動,我們也改變了人心,我不在乎 #地球花園計畫 #創造人間天堂 這個大計畫是否能在我有生之年完成,但每次有志一同的人們合作共創,無私為環境、為彼此付出行動,那樣的片刻~我們已在天堂!
Thumbnail
他讓這些渴望自耕食的人有土地圓夢,其實無形之中也幫助了這些人找回身土不二的生命體驗,而田地也不會因為阿豪獨立運作人手不足而荒廢,看到這些豐富多樣的小農園,真的覺得土地能分租共用比單一種植能帶來更多的生命力,同時也能影響更多人呢!
「我們都是一體的」,這個概念療癒了我離開土地的哀傷,也再次幫助我看見自己還不夠敞開。自己也還沒「決定」,是否要為了「讓自然攻進都市」這樣的理念而願意踏出生命的舒適圈。 這週末 @共好生活勞動合作社 協力 @食在安心合作社 的民族植物工作坊。@立蘇 帶領我們所有人練習思考,為何想透過民族植物,達
Thumbnail
未來三年內,我們希望在大自然中,打造人與環境共生的地球花園生態共生聚落,活出與自然共生、與人共好的聚落生活及生態文明~一個真實存在的現代桃花源,成為新地球共好生活的示範! 建立以生態為基礎的生活模式,以供需為導向的生產和經濟循環,回到本心的人際連結與社群關係,一起活出生命的美好與意義!
Thumbnail
大自然真的是生生不息,人類只需要良好的照顧和適當的管理維護,會發現各種產出與需求剛好可以滿足,一切都沒有浪費和消耗,一切都是那麼剛剛好!~這就是我們一直想讓大家感受和體驗到的地球花園的美好~大自然的系統是豐盛的!我們一定是會被好好照顧著的,只要我們能找回與自然共生的智慧!
Thumbnail
我們現在正透過 #生活支持社群 的實驗,在每次聚會共創豐盛美好的頻率,實驗到現在,真的發現大家越來越有愛、心越來越打開、能量也越來越擴展,使我們越來越能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與美好! 當人們都開始 #活出人間天堂的精神,#動手創造共好生活的環境,這世界有一天就會真的成為 #地球花園人間天堂 !你相信嗎?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高雄瓊林的自然農場,強調互利互助,善的連結和互留餘地的生命傳承價值。
Thumbnail
連結自然、回到土地生活,你將找到生命的答案! 回到土地的生活有許多需要克服的問題,當前需要先透過一些成功的示範區以及發展出支持系統,讓大家可以在社群力量的協作中勇敢地去探索另一種生活的可能~【現代桃花源-地球花園聚落】計畫
Thumbnail
規律工作多年了,不少台灣的菁英 心裡非常嚮往能在田園中享受工作不受打卡制約的日子 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脫離慣行模式 採有機農法 「慣行農作」的得與失 當您擁有了一片農地,再來.. 一間可歇息的小屋 ,喝著純黑咖啡 看著自己的農作物 當您拔起紅蘿蔔,揮
Thumbnail
每一次的 #地球花園行動,我們都能再次找回動手的能力,連結植物與自然,也與人們連結共同合作,我相信透過改造環境的行動,我們也改變了人心,我不在乎 #地球花園計畫 #創造人間天堂 這個大計畫是否能在我有生之年完成,但每次有志一同的人們合作共創,無私為環境、為彼此付出行動,那樣的片刻~我們已在天堂!
Thumbnail
他讓這些渴望自耕食的人有土地圓夢,其實無形之中也幫助了這些人找回身土不二的生命體驗,而田地也不會因為阿豪獨立運作人手不足而荒廢,看到這些豐富多樣的小農園,真的覺得土地能分租共用比單一種植能帶來更多的生命力,同時也能影響更多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