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配眼鏡在港爆紅?29天內60部影片齊發觀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香港最近似乎有很多人在推薦到深圳配眼鏡。

因為網上討論突然過於熱門,所以挑了最近 60 部影片做個小研究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qMJBZK23G88584JV-P3s6A8-Hmql0K5GGqNyNOyQnX8/edit?usp=sharing

raw-image
raw-image

研究發現

1. 2024年12月20日至2025年1月17日,29天內,共有46個頻道發布了60部影片

2. 平均一天約有2部影片。

3. 2025年1月15日,一天內新增8部影片,是發布數量最多的一天。

4. 46個頻道裡,有22個頻道 #曾經推廣過大灣區

5. 共有11部影片內推薦「一點零視光」,是獲最多推薦的一家眼鏡行。

6. 獲推薦的25家眼鏡行內,14家沒有「臉型記錄」技術,10間有「臉型記錄」技術

7. 還有一家是特殊個案:家有三寶带你食買玩 該頻道 推薦「培正眼鏡」,觀點是香港配眼鏡平過返深圳。

8. 尚無法判斷影片出現頻率是否有人為操作的討論過熱。也可能是消費者自發推薦所引發的連鎖效應。

9. 個人遐想尚待討論,暫做記錄:

(1)與眼科手術的關係;

(2)與生物資訊記錄的關係;

(3)與統戰的關係。

原稿:建立於20250108

#深圳配眼鏡

什麼是情報操作?

本系列文章發表所探究的情報操作,是指帶有惡意的個人或組織,用各種方式將想法、觀念、思考流程植入人們的大腦,影響接收訊息的人的思考,進行影響行為,達到想要的目的。將人的思維過程放慢來看,接收到資訊之後,會融合記憶、情感、分析方式、跳躍思考,達到一個暫時的想法。情報操作者有多種不同的手法,從資訊的篩選、解讀就開始加工:調閱需要的經驗、扭曲轉化記憶、召喚不同的情緒、引用想要的分析方式,為思維過程開路,到達他想要的結果。

作者:冰山小企鵝

長年居住在冰山上,觀察人類進行著各種加速冰山融化的行動,固定發表推文希望某天人類能看懂。自2020年起,經營推特帳號:冰山小企鵝(@YaleChen2020) / Twitter以「情報操作」為主題,關注世界和人類腦內隱藏秩序。

avatar-img
4會員
58內容數
情報操作,是指帶有惡意的個人或組織,用各種方式將想法、觀念、思考流程植入人們的大腦,影響接收訊息的人的思考,進行影響行為,達到想要的目的。將人的思維過程放慢來看,接收到資訊之後,會融合記憶、情感、分析方式、跳躍思考,達到一個暫時的想法。情報操作者有多種不同的手法,從資訊的篩選、解讀就開始加工,為思維過程開路,達到目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冰山小企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若可判斷將發生 #情報操作 時,可預先思考以進行因應。 八炯的統戰記錄片下集將播出,可先思考情報操作者可能的手法及因應方向。 情報操作者可能的目的:轉移注意力、使人不觀看、打擊可信度。 使人不觀看的可能手法 1連看都沒看就出來說這沒什麼、早就知道(類似館長看完起訴書模式)...。
柯文哲起訴書發佈後,立即出現帶風向的發言。 館長說自己看完,大概是要使人聽他講就好,不要親自去看起訴書。 這是在把「資訊隔離」,使被洗腦的人無法得到關鍵資訊以解除洗腦的邪術。 另外稍早已有人盲稱沒有金流,一堆人就跟著盲信。 看完起訴書的正常人,是完全說不出「沒有金流」這種話...。
時至2024年12月20日三大爭議法案三讀,年底快到。 國民黨出現下面這些錯誤策略的原因,簡單來說,就是「急、自私、巨貪」,再加上「狗頭軍師」。 給出這些立法方向的狗頭軍師,來自何方、引人遐想。
如果一個三明治外面是苦的,當你吃到時,會把整個三明治丟掉。就像將真實資訊的上下用假的、苦毒的資訊包夾,當民眾發現有假的、苦毒的資訊會使你丟掉整包資訊,包括中間的真實資訊。 有些假消息會因為傳遞過程中參與的任何一份子,太希望這項消息是真的,雖廣傳但結果卻因被發現其中有毒(夾雜錯誤資訊)而被丟棄。
情報操作者對於內部覺醒人員,最常用的煽動民眾不信任的方式就是攻擊內部覺醒人員的出身。 十多年前有中國的性工作者出來爆料行業內幕,隨之即出現一波對其出身的攻擊,例如:「妓女的話怎麼能信」 若以此為標準,各種不法行業出來爆料的人皆可冠之。 那麼,哪來一個不是行業內工作人員的人能出來爆這些清楚的料?
八炯影片出來一天, 發現一種轉移目標的方向是: 台灣政府做了什麼(咆哮) 有的人可能覺得檢討台灣政府不行嗎? 當然可以,盡量檢討。 不是所有要求檢討台灣政府的人都是在轉移焦點, 但是檢討台灣政府有轉移焦點的效果。 大家可以觀察自己所看到的檢討台灣政府的推文......。
若可判斷將發生 #情報操作 時,可預先思考以進行因應。 八炯的統戰記錄片下集將播出,可先思考情報操作者可能的手法及因應方向。 情報操作者可能的目的:轉移注意力、使人不觀看、打擊可信度。 使人不觀看的可能手法 1連看都沒看就出來說這沒什麼、早就知道(類似館長看完起訴書模式)...。
柯文哲起訴書發佈後,立即出現帶風向的發言。 館長說自己看完,大概是要使人聽他講就好,不要親自去看起訴書。 這是在把「資訊隔離」,使被洗腦的人無法得到關鍵資訊以解除洗腦的邪術。 另外稍早已有人盲稱沒有金流,一堆人就跟著盲信。 看完起訴書的正常人,是完全說不出「沒有金流」這種話...。
時至2024年12月20日三大爭議法案三讀,年底快到。 國民黨出現下面這些錯誤策略的原因,簡單來說,就是「急、自私、巨貪」,再加上「狗頭軍師」。 給出這些立法方向的狗頭軍師,來自何方、引人遐想。
如果一個三明治外面是苦的,當你吃到時,會把整個三明治丟掉。就像將真實資訊的上下用假的、苦毒的資訊包夾,當民眾發現有假的、苦毒的資訊會使你丟掉整包資訊,包括中間的真實資訊。 有些假消息會因為傳遞過程中參與的任何一份子,太希望這項消息是真的,雖廣傳但結果卻因被發現其中有毒(夾雜錯誤資訊)而被丟棄。
情報操作者對於內部覺醒人員,最常用的煽動民眾不信任的方式就是攻擊內部覺醒人員的出身。 十多年前有中國的性工作者出來爆料行業內幕,隨之即出現一波對其出身的攻擊,例如:「妓女的話怎麼能信」 若以此為標準,各種不法行業出來爆料的人皆可冠之。 那麼,哪來一個不是行業內工作人員的人能出來爆這些清楚的料?
八炯影片出來一天, 發現一種轉移目標的方向是: 台灣政府做了什麼(咆哮) 有的人可能覺得檢討台灣政府不行嗎? 當然可以,盡量檢討。 不是所有要求檢討台灣政府的人都是在轉移焦點, 但是檢討台灣政府有轉移焦點的效果。 大家可以觀察自己所看到的檢討台灣政府的推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