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訴書

含有「起訴書」共 15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造假是國民黨的DNA,國民黨造假黑歷史: 2018年郝龍斌發起禁日本福島食品進口公投案、盧秀燕的火力發電公投案、林德福、江啟臣、林為洲發起的公投,都有死亡連署。 過去的罷免連署案也都有數百至數千死亡連署、不合格率從18%-49%都有,只是過去沒有被告發。 把民主拿來造假是國民黨的家常便飯!要一
Thumbnail
遭詐騙後,提告前須掌握對方資料。報案後等待檢察官起訴書,即可透過法院刑事審理程序提起刑事附帶民事求償,快速有效追回損失。
Thumbnail
子女含淚站在被鏟平的母親墓地前,檢察官以「沒看到骨灰,挖墳就不成立」為由不起訴,荒謬邏輯引發眾怒。本文批判檢察官無視證據、法律,將司法程序戲謔化,呼籲司法公正。
Thumbnail
針對柯文哲1500萬元金流案中「橘子」角色的低調處理,探討檢調單位可能存在的戰略考量,例如避免證據外洩、降低輿論操作風險及參考過往案件經驗。文章分析此舉並非忽略此案,而是可能存在更深層的佈局與考量,並點出一般民眾容易被媒體帶風向。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你覺得很難,其實就是一句話 我每天都在分享一些G-AI的應用,今天有一位朋友跟我說... 這時候的我才發現,原來很簡單的事情,大家都想複雜了。 ●我也是今天才知道...... 話說,我看到一篇文章《麻省理工學院、Sakana AI與OpenAI提出「ASAL」論文,將以AI技術挖掘人工生命
Thumbnail
cychen yuyu-avatar-img
2025/01/02
新年第一天學習超有趣的模擬器,馬上來也創造小孩要的遊戲,謝謝點子王教授分享
針對柯文哲的起訴案,民眾黨及其支持者將焦點放在「小沈1500萬」及Excel證據的爭議上,企圖轉移大眾對其他更嚴重指控的注意力。此策略忽略了起訴書中大量的證據,包括多名證人證詞、財務紀錄等,這些證據指向柯文哲可能涉及多項罪刑。
Thumbnail
付費限定
一個有趣的點,資料中出現「雍正」二字 最近很多人離開我的群組,可能是看到柯文哲的訊息不開心 這也沒辦法,柯文哲的案子只是我拿來介紹G-AI的CASE STUDY 讓大家了解各種G-AI的導入應用 至於柯文哲的案子,我就是假設自己是辯護律師或其他角色,透過G-AIB讓我快速地掌握起訴書的內容。
Thumbnail
cychen yuyu-avatar-img
2024/12/30
雷達器也可以畫,這樣好像是電玩角色能力比較圖
若可判斷將發生 #情報操作 時,可預先思考以進行因應。 八炯的統戰記錄片下集將播出,可先思考情報操作者可能的手法及因應方向。 情報操作者可能的目的:轉移注意力、使人不觀看、打擊可信度。 使人不觀看的可能手法 1連看都沒看就出來說這沒什麼、早就知道(類似館長看完起訴書模式)...。
Thumbnail
付費限定
糟糕,我看了最近訂閱內容都沒更新,目前大學從以前的16+2變成只剩下16周,小壯跟三人組都忙著期末考跟報告,六日我找了毛毛幫忙萱萱複習她的民法概要,小壯我請了小莊幫忙複習刑法分則。 這兩天上班沒事都在看木可師傅的起訴書,跟小莊聊了不少政治獻金跟實務偵查的手段,小莊要我把木可師傅的起訴書跟徐永明的判
Thumbnail
含有成人內容
在台灣司法的迷霧中,柯文哲的案件和另一宗墳墓侵害案件成為了檢察官處理法律邏輯與證據適用問題的兩個典型案例。這些案件讓人不禁思考:當檢察官選擇性適用證據、忽略法律核心要件,甚至違反程序正義時,下一個受害者會是誰?
Thumbnail
泡澡的太陽-avatar-img
2025/06/22
這個案子在法學界已經是經典案例,變相的讓世界看到台灣,當然,是丟臉的那種 上次在看日本法學院線上大課的時候,已經被人家拿來當經典政治迫害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