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公案徹底終結.疑古謬論綜駁.鈕樹玉〈匪石先生文集.列子跋〉

列子公案徹底終結.疑古謬論綜駁.鈕樹玉〈匪石先生文集.列子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十、鈕樹玉〈列子跋〉

鈕樹玉〈匪石先生文集.列子跋〉:

  《列子》八篇,〈漢.藝文志〉同。劉向為之序。余讀而異焉。善乎太史公序莊而不序列也。蓋列子之書見於莊子者十有七條,泛稱黃帝五條,鬻子四條,鄧析、關尹喜、亢倉、公孫龍或一二見,或三四見;而見於《呂覽》者四條。其辭氣不古,疑後人雜取他書而成其說。至〈周穆王〉篇、〈湯問〉篇所載,語意怪誕,則他書所無。或言西方聖人,或言海外神仙,以啟後人求仙佞佛之端,此書其濫觴矣。孟子闢楊、墨,今墨書尚有,而楊朱之說僅見於此書,故博稽者不廢覽觀。然太史公曰「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搢紳先生難言之。」其卓見不亦超絕哉?

 

 

朔雪寒駁

  「辭氣」是什麼東西?主觀的東西!每一個人的主觀判斷都不同,如果不能從客觀上來進行分析,每一個人的看法與說法都不會同,也就不可能產生定論。而且更妙的是,既然鈕樹玉已經明說「疑後人雜取他書而成其說」,而這些他書也包含了他前面所舉的《莊子》、《呂氏春秋》,如果把實際上《列子》徵引與被引用的書籍算上去,那可有上百例以上,遍佈於《莊子》、《呂氏春秋》、《荀子》、《韓非子》、《墨子》、《晏子春秋》、《孔子家語》、《山海經》、《周書》等等等,難道這些也都「其辭氣不古」!反正疑古派想不出什麼科學的考證方法,就丟給大家一堆主觀判斷、甚至侮辱、嘲諷、貶低,當成所謂偽書證據!大家倒也見怪不怪了!有些甚至還拜了半個世紀以上!

  「或言西方聖人,或言海外神仙,以啟後人求仙佞佛之端,此書其濫觴矣。」既然說這本書是「濫觴」,試問秦始皇以及以前諸侯、王者求神仙的濫觴難道不能上溯到這裡嗎?所以這豈不是自相矛盾的說詞嗎!大抵唐宋以後讀書人的邏輯水平有越來越低的傾向,僅有極少數的例外!這種情況一直持續至今,否則哪還有這麼多人在支持這種程度的疑古謬論?疑古派的謬論怎麼可能繼續成為學界主流共識?

  「而楊朱之說僅見於此書,故博稽者不廢覽觀。」楊朱之書連劉向、班固都沒有記載,司馬遷也沒提到,這不就表示能看到楊朱之書並且收錄到自己著作中的人活在一個可以看見楊朱之書的時代嗎?其他諸如黃帝之書、《公子牟》等,何嘗不然!

avatar-img
朔雪寒的沙龍
37會員
162內容數
本專題有兩類文章:一是考證古籍文字的正誤,一是考證先秦諸子的成書年代與真偽。懂得文字的正確或其他可能的解法,才有機會正確的理解古籍。目前考證的文字已經有數千篇,考證書籍真偽的專書已經有數本。並已徹底解決了孫子、老子、文子等等公案。但有些考證尚未成書,考量生活環境,很多成果恐怕難以成書,因此開了這個專題加以發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朔雪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姚鼐以「六馬」為例,指出《列子》中部分內容不符古代實情,質疑其為偽書。朔雪寒則列舉大量先秦及西漢文獻,證明「六馬」用於馬車並非姚鼐所言的秦漢附會,而是早已有之的制度與典範技術。朔雪寒進一步批評姚鼐選擇性引用史料,未深入研究馬匹與駕馭技術的歷史背景,甚至誤解文本意涵,導致謬論廣傳。
朔雪寒認為林類的推論僅是一種假想,並未涉及佛教輪迴中的三道或六道概念。此外,文章援引古代多位思想家的生死觀念,如楊朱、孔子及晏子等,說明生死探討為普世議題,並非佛教獨有。楊朱「太古之人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往」的觀點尤為貼近林類之說,強調這些思想乃人類共性表現,而非某宗教的特定主張或影響。
張湛明明表示他家的那本《列子》有多個來源,然後這裡乾脆不說張湛偽造了,直接說是張湛的源頭之一王氏偽造的了!
從宋濂這篇講輪迴就能發現宋濂的程度是真的可笑!連輪迴的運作機制都還沒搞清楚,就扯列子中那些「化、生」的描述是所謂輪迴!至於其他的牽扯謬論,當然也就不用繼續反駁了!因為程度實在太差了!
佛道鬥爭到了比拚誰的祖師更早出生的時刻,於是道教徒利用同樣做過預言(預知未來)的伯陽父把老聃上提到周幽王時,佛教徒不甘示弱,於是將釋迦牟尼的出生日期直接拉到周穆王的老子周昭王之時,其目的就是利用列子關於周穆王的記載,使道教徒無法反駁(除非能證明西方聖者不是佛或者西極化人不是佛)。
  疑古派最擅長的就是不停的重複某一個證據,然後人數多了,聲望累積了,從眾效應形成了。學術共識就出來了!至於第一個開始講什麼?怎麼就沒人去追本溯源一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目的達成了!大家在這場遊戲之中,都拿到了資源與聲望了,這樣就夠了!管你書是真的還假的,那有什麼重要呢!
姚鼐以「六馬」為例,指出《列子》中部分內容不符古代實情,質疑其為偽書。朔雪寒則列舉大量先秦及西漢文獻,證明「六馬」用於馬車並非姚鼐所言的秦漢附會,而是早已有之的制度與典範技術。朔雪寒進一步批評姚鼐選擇性引用史料,未深入研究馬匹與駕馭技術的歷史背景,甚至誤解文本意涵,導致謬論廣傳。
朔雪寒認為林類的推論僅是一種假想,並未涉及佛教輪迴中的三道或六道概念。此外,文章援引古代多位思想家的生死觀念,如楊朱、孔子及晏子等,說明生死探討為普世議題,並非佛教獨有。楊朱「太古之人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往」的觀點尤為貼近林類之說,強調這些思想乃人類共性表現,而非某宗教的特定主張或影響。
張湛明明表示他家的那本《列子》有多個來源,然後這裡乾脆不說張湛偽造了,直接說是張湛的源頭之一王氏偽造的了!
從宋濂這篇講輪迴就能發現宋濂的程度是真的可笑!連輪迴的運作機制都還沒搞清楚,就扯列子中那些「化、生」的描述是所謂輪迴!至於其他的牽扯謬論,當然也就不用繼續反駁了!因為程度實在太差了!
佛道鬥爭到了比拚誰的祖師更早出生的時刻,於是道教徒利用同樣做過預言(預知未來)的伯陽父把老聃上提到周幽王時,佛教徒不甘示弱,於是將釋迦牟尼的出生日期直接拉到周穆王的老子周昭王之時,其目的就是利用列子關於周穆王的記載,使道教徒無法反駁(除非能證明西方聖者不是佛或者西極化人不是佛)。
  疑古派最擅長的就是不停的重複某一個證據,然後人數多了,聲望累積了,從眾效應形成了。學術共識就出來了!至於第一個開始講什麼?怎麼就沒人去追本溯源一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目的達成了!大家在這場遊戲之中,都拿到了資源與聲望了,這樣就夠了!管你書是真的還假的,那有什麼重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