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公案徹底終結.疑古謬論綜駁.鈕樹玉〈匪石先生文集.列子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十、鈕樹玉〈列子跋〉

鈕樹玉〈匪石先生文集.列子跋〉:

  《列子》八篇,〈漢.藝文志〉同。劉向為之序。余讀而異焉。善乎太史公序莊而不序列也。蓋列子之書見於莊子者十有七條,泛稱黃帝五條,鬻子四條,鄧析、關尹喜、亢倉、公孫龍或一二見,或三四見;而見於《呂覽》者四條。其辭氣不古,疑後人雜取他書而成其說。至〈周穆王〉篇、〈湯問〉篇所載,語意怪誕,則他書所無。或言西方聖人,或言海外神仙,以啟後人求仙佞佛之端,此書其濫觴矣。孟子闢楊、墨,今墨書尚有,而楊朱之說僅見於此書,故博稽者不廢覽觀。然太史公曰「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搢紳先生難言之。」其卓見不亦超絕哉?

 

 

朔雪寒駁

  「辭氣」是什麼東西?主觀的東西!每一個人的主觀判斷都不同,如果不能從客觀上來進行分析,每一個人的看法與說法都不會同,也就不可能產生定論。而且更妙的是,既然鈕樹玉已經明說「疑後人雜取他書而成其說」,而這些他書也包含了他前面所舉的《莊子》、《呂氏春秋》,如果把實際上《列子》徵引與被引用的書籍算上去,那可有上百例以上,遍佈於《莊子》、《呂氏春秋》、《荀子》、《韓非子》、《墨子》、《晏子春秋》、《孔子家語》、《山海經》、《周書》等等等,難道這些也都「其辭氣不古」!反正疑古派想不出什麼科學的考證方法,就丟給大家一堆主觀判斷、甚至侮辱、嘲諷、貶低,當成所謂偽書證據!大家倒也見怪不怪了!有些甚至還拜了半個世紀以上!

  「或言西方聖人,或言海外神仙,以啟後人求仙佞佛之端,此書其濫觴矣。」既然說這本書是「濫觴」,試問秦始皇以及以前諸侯、王者求神仙的濫觴難道不能上溯到這裡嗎?所以這豈不是自相矛盾的說詞嗎!大抵唐宋以後讀書人的邏輯水平有越來越低的傾向,僅有極少數的例外!這種情況一直持續至今,否則哪還有這麼多人在支持這種程度的疑古謬論?疑古派的謬論怎麼可能繼續成為學界主流共識?

  「而楊朱之說僅見於此書,故博稽者不廢覽觀。」楊朱之書連劉向、班固都沒有記載,司馬遷也沒提到,這不就表示能看到楊朱之書並且收錄到自己著作中的人活在一個可以看見楊朱之書的時代嗎?其他諸如黃帝之書、《公子牟》等,何嘗不然!

avatar-img
36會員
140內容數
本專題有兩類文章:一是考證古籍文字的正誤,一是考證先秦諸子的成書年代與真偽。懂得文字的正確或其他可能的解法,才有機會正確的理解古籍。目前考證的文字已經有數千篇,考證書籍真偽的專書已經有數本。並已徹底解決了孫子、老子、文子等等公案。但有些考證尚未成書,考量生活環境,很多成果恐怕難以成書,因此開了這個專題加以發表。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朔雪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姚鼐以「六馬」為例,指出《列子》中部分內容不符古代實情,質疑其為偽書。朔雪寒則列舉大量先秦及西漢文獻,證明「六馬」用於馬車並非姚鼐所言的秦漢附會,而是早已有之的制度與典範技術。朔雪寒進一步批評姚鼐選擇性引用史料,未深入研究馬匹與駕馭技術的歷史背景,甚至誤解文本意涵,導致謬論廣傳。
朔雪寒認為林類的推論僅是一種假想,並未涉及佛教輪迴中的三道或六道概念。此外,文章援引古代多位思想家的生死觀念,如楊朱、孔子及晏子等,說明生死探討為普世議題,並非佛教獨有。楊朱「太古之人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往」的觀點尤為貼近林類之說,強調這些思想乃人類共性表現,而非某宗教的特定主張或影響。
張湛明明表示他家的那本《列子》有多個來源,然後這裡乾脆不說張湛偽造了,直接說是張湛的源頭之一王氏偽造的了!
從宋濂這篇講輪迴就能發現宋濂的程度是真的可笑!連輪迴的運作機制都還沒搞清楚,就扯列子中那些「化、生」的描述是所謂輪迴!至於其他的牽扯謬論,當然也就不用繼續反駁了!因為程度實在太差了!
佛道鬥爭到了比拚誰的祖師更早出生的時刻,於是道教徒利用同樣做過預言(預知未來)的伯陽父把老聃上提到周幽王時,佛教徒不甘示弱,於是將釋迦牟尼的出生日期直接拉到周穆王的老子周昭王之時,其目的就是利用列子關於周穆王的記載,使道教徒無法反駁(除非能證明西方聖者不是佛或者西極化人不是佛)。
  疑古派最擅長的就是不停的重複某一個證據,然後人數多了,聲望累積了,從眾效應形成了。學術共識就出來了!至於第一個開始講什麼?怎麼就沒人去追本溯源一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目的達成了!大家在這場遊戲之中,都拿到了資源與聲望了,這樣就夠了!管你書是真的還假的,那有什麼重要呢!
姚鼐以「六馬」為例,指出《列子》中部分內容不符古代實情,質疑其為偽書。朔雪寒則列舉大量先秦及西漢文獻,證明「六馬」用於馬車並非姚鼐所言的秦漢附會,而是早已有之的制度與典範技術。朔雪寒進一步批評姚鼐選擇性引用史料,未深入研究馬匹與駕馭技術的歷史背景,甚至誤解文本意涵,導致謬論廣傳。
朔雪寒認為林類的推論僅是一種假想,並未涉及佛教輪迴中的三道或六道概念。此外,文章援引古代多位思想家的生死觀念,如楊朱、孔子及晏子等,說明生死探討為普世議題,並非佛教獨有。楊朱「太古之人知生之暫來,知死之暫往」的觀點尤為貼近林類之說,強調這些思想乃人類共性表現,而非某宗教的特定主張或影響。
張湛明明表示他家的那本《列子》有多個來源,然後這裡乾脆不說張湛偽造了,直接說是張湛的源頭之一王氏偽造的了!
從宋濂這篇講輪迴就能發現宋濂的程度是真的可笑!連輪迴的運作機制都還沒搞清楚,就扯列子中那些「化、生」的描述是所謂輪迴!至於其他的牽扯謬論,當然也就不用繼續反駁了!因為程度實在太差了!
佛道鬥爭到了比拚誰的祖師更早出生的時刻,於是道教徒利用同樣做過預言(預知未來)的伯陽父把老聃上提到周幽王時,佛教徒不甘示弱,於是將釋迦牟尼的出生日期直接拉到周穆王的老子周昭王之時,其目的就是利用列子關於周穆王的記載,使道教徒無法反駁(除非能證明西方聖者不是佛或者西極化人不是佛)。
  疑古派最擅長的就是不停的重複某一個證據,然後人數多了,聲望累積了,從眾效應形成了。學術共識就出來了!至於第一個開始講什麼?怎麼就沒人去追本溯源一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目的達成了!大家在這場遊戲之中,都拿到了資源與聲望了,這樣就夠了!管你書是真的還假的,那有什麼重要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陋室銘 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bing5。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ling5。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hing。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tshing。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ting。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king。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hing5。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t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前言 在之前的《劉禹錫》一文中,曾比較劉禹錫與柳宗元在被貶謫後,其因應方式的大相逕庭—兩人是同榜進士,而且是紀輕輕(21.22歲)就考中進士,雄心壯志,勃然而發,亟欲有所作為,可惜改革因故中道而廢,相關人士或死,或直接被放逐邊疆(包括二人),擔任閒職—,柳氏一直
Thumbnail
文章介紹了宋徽宗的藝術成就以及慈雲太子的鄉野生活傳奇,並針對籤詩中的故事進行了解析,指出人生不論出身如何,始終需要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才能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地位。同時討論了慈雲太子的內心恐懼與外在力量之間的關係,以及楊柳花精的助力。
Thumbnail
簡介《封神演義》的情節內容和書籍資訊。
Thumbnail
這首詩講述唐太宗李世民與高句麗的故事。篇幅較長,卻富含豐富的歷史細節與寓意。籤詩的解析也充滿智慧與啟示,分享了個人見解和引發思考的經歷。作者也針對驟然不順之時的應對之道提出不同觀點,適合引起讀者的共鳴。
Thumbnail
家歆按:這是我第二本書《九辯研究》的〈自序〉,張貼在這裡,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九辯〉為宋玉所作,研究者較鮮。楚辭學者,若林雲銘、蔣驥、陳本禮、姜亮夫、繆天華諸家,皆未論及焉。然〈九辯〉聲容雙美,揆諸屈賦,並無遜色,後人競相模擬,影響極大,頗具研究之價值也。然迄今尚無專書,誠一大遺憾矣。
Thumbnail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譙周傳裏頭,他說過兩次光武傳奇的故事。都是給劉禪的上書。第一次是劉禪改年號,立太子,忙活了大半輩子想要來點小愛好又怎麼了的時刻。 你各位不要老記著光武劉秀的大絕招是放隕石,晉宣司馬懿同樣都是略懂略懂。劉秀真正的歷史定位,就是「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可以勸王者爭霸,也可以勸王者,投降。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陋室銘 唐.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bing5。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ling5。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hing。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廉青tshing。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ting。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king。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hing5。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t
玄都觀裡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前言 在之前的《劉禹錫》一文中,曾比較劉禹錫與柳宗元在被貶謫後,其因應方式的大相逕庭—兩人是同榜進士,而且是紀輕輕(21.22歲)就考中進士,雄心壯志,勃然而發,亟欲有所作為,可惜改革因故中道而廢,相關人士或死,或直接被放逐邊疆(包括二人),擔任閒職—,柳氏一直
Thumbnail
文章介紹了宋徽宗的藝術成就以及慈雲太子的鄉野生活傳奇,並針對籤詩中的故事進行了解析,指出人生不論出身如何,始終需要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才能獲得真正屬於自己的地位。同時討論了慈雲太子的內心恐懼與外在力量之間的關係,以及楊柳花精的助力。
Thumbnail
簡介《封神演義》的情節內容和書籍資訊。
Thumbnail
這首詩講述唐太宗李世民與高句麗的故事。篇幅較長,卻富含豐富的歷史細節與寓意。籤詩的解析也充滿智慧與啟示,分享了個人見解和引發思考的經歷。作者也針對驟然不順之時的應對之道提出不同觀點,適合引起讀者的共鳴。
Thumbnail
家歆按:這是我第二本書《九辯研究》的〈自序〉,張貼在這裡,供有興趣的人參考。   〈九辯〉為宋玉所作,研究者較鮮。楚辭學者,若林雲銘、蔣驥、陳本禮、姜亮夫、繆天華諸家,皆未論及焉。然〈九辯〉聲容雙美,揆諸屈賦,並無遜色,後人競相模擬,影響極大,頗具研究之價值也。然迄今尚無專書,誠一大遺憾矣。
Thumbnail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譙周傳裏頭,他說過兩次光武傳奇的故事。都是給劉禪的上書。第一次是劉禪改年號,立太子,忙活了大半輩子想要來點小愛好又怎麼了的時刻。 你各位不要老記著光武劉秀的大絕招是放隕石,晉宣司馬懿同樣都是略懂略懂。劉秀真正的歷史定位,就是「以德服人」。 「以德服人」可以勸王者爭霸,也可以勸王者,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