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巴黎墓園的秘密生活》拉雪茲神父公墓:巴黎的另類地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作者:班諾瓦.加洛

譯者:謝珮琪

出版社:積木文化

「我喜歡墓園,因為我深信它們大多不是悲傷或陰森之地,而是能撫慰人心的地方」




第一眼是被「墓園」這個主題吸引目光,知道主題是墓園但對於書裡會有什麼樣的內容完全沒有想法。因為是第一次見到這個主題的書,好奇之下便讀了。


書中介紹的是位於巴黎市中心的《拉雪茲神父公墓》,而作者本人是這座公墓的「守墓人」,正式職位是墓園的管理人(公家單位)。

作者介紹它不僅是一座墓園,還是旅遊景點,並且堪稱是與巴黎鐵塔、羅浮宮齊名的必遊景點!看到這段有點驚訝,因為我在閱讀這本書之前從來沒聽說過這個地方(也可能我太孤漏寡聞),但它身為一座墓園卻成為著名景點?!


原來是因為裡面葬了許多名人,其中包含世界知名的音樂家蕭邦、法國歷史上有名的拿破崙。除此之外也有知名的電影明星、繪畫家、舞蹈家、作家、藝術家、記者、…等各領域的知名人士。因此會有許多這些名人在世界各地的粉絲前來尋找他們的墓碑朝聖、祭祀或留念。引用書中提供的數據:每年吸引約三百萬的遊客。

書裡算是很詳盡地介紹了這座墓園的一切。包含它在全球墓園界的地位、墓園的歷史、歷經新冠疫情的演變,以及經營維持墓園的所有工作(包含所有工作職位)。甚至墓園中的動植物也有詳細的物種說明。看完這本書,對這座墓園界的迪士尼可以有大致上的概念。(說「大致」是因為連作者也不敢說他百分之百瞭解這座墓園)


最讓我意外的是,根據作者所述《拉雪茲神父公墓》的名氣地位來看,一塊墓地的五十年的使用權費用竟然只需台幣約15萬,雖然尚未包含建造墓碑、棺木…等花費,但是以台灣的物價來衡量的話算很便宜吧!(畢竟書中還提到這裡堪稱是「墓園界的迪士尼」)

書讀到一半時也在好奇之下打開Google Map去搜尋這座《拉雪茲神父公墓》,然後書中介紹的一切就這樣在眼前成為真實畫面了。這個瞬間的轉換有點奇妙,雖然知道自己在讀的這本書不是什麼奇幻小說,但因為「墓園」這個主題本身就帶有一點點神秘奇幻的色彩,所以看到它真實樣貌時的感受還是蠻特別的。


關於翻譯也很值得一提,讀開頭幾章時就感覺到譯者的詞彙功力。我覺得譯者將這本書的文句翻譯得很美,許多描述墓園場景的段落,經過譯者的詞藻修飾後變得鮮明、易想像,也讓人感染到這座墓園的沉靜氛園。

不過可能為了讓中文讀者易讀好懂,裡面關於殯葬的相關用語也使用了我們很常見的例如:龕位、骨灰盒、納骨塔…等等在中文世界聽起來有點傳統感的詞彙。在一本介紹法國公墓的書中讀到這些詞彙,也是讓人感覺蠻有趣的。


在普羅大眾的觀念裡,總是不由自主地會迴避「死亡」相關的事物,包含殯葬與墓園,但這些卻是在社會中絕對不可缺少的工作。作者因為工作的關係,他與妻子、子女一家就住在《拉雪茲神父公墓》裡(有員工宿舍)。一般人大多很難理解住在公墓的選擇,也對在墓園工作感到避諱。但作者卻樂在其中,並且在日常業務中找到了工作的意義,甚至是起床的意義。

我想以這個層面來說,作者的這份工作對他來說是命中注定的,也是值得讓人羨慕的。多少人做著生活中普遍的工作,卻每天醒來就排斥起床不想上班,上了班也感到生活無趣、找不到任何意義。所以無論是什麼樣的工作,如果能像作者一樣在工作中找到樂趣、成就感,甘之如飴,並且成為他起床的意義,那麼它就是一份完美的工作。


不知道我會不會有去巴黎旅遊並且能參觀這座《拉雪茲神父公墓》的那一天?而屆時這位守墓人(作者)還在不在這裡呢?

Hi 我是 Rubie👋我是一名文具控,而這裡是我的線上手帳。謝謝你來到這裡並閱讀每一個文字,希望這裡能讓你感受到文具的與生活的美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你說的話,可能正悄悄阻礙你的人生! 為什麼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人信服,而有些人卻頻頻碰壁?其實,問題可能藏在你每天的言語中。這些無意間的行為正在損害你的關係與信任感。本篇文章將揭露6種最致命的溝通禁忌,並教你如何扭轉說話方式,提升你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快來檢視自己有沒有中招,學習改變的秘訣!
嗨大家好!這裡是對錢斤斤計較又貪生怕死的Aurora😂 最近去了人生第一趟東南亞(峇里島), 基於個人對東南亞的一些刻板印象, 所以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可說是焦頭爛額, 在此分享一些經驗給有同樣困擾的大家🫶   旅行時間:2025.1.1-2025.1.10,時值峇里島雨季,每天都在下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我不是不渴望愛,而是害怕愛會讓我失去自己。單身,對我來說,比戀愛更安全,因為這樣我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與生活,而不必承擔愛帶來的責任與不安。如果你愛上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請別急著改變我,讓我知道,愛不是束縛,而是自由與陪伴。
身為一名提倡讀萬卷書同行萬里路一樣重要的格友,以往於外出時總是習慣隨身攜帶幾本書,一來是出於自勉的心理,期待自己能把握住空檔閱讀,再者是出於喜歡換口味的閱讀風格,讀累了、換個內容又可以繼續投身於書海;隨著年齡的增長與體力的衰退,逐漸變得討厭攜帶重物,當然這些都是藉口,抱著「上網動動手指查詢、chat
你說的話,可能正悄悄阻礙你的人生! 為什麼有些人一開口就讓人信服,而有些人卻頻頻碰壁?其實,問題可能藏在你每天的言語中。這些無意間的行為正在損害你的關係與信任感。本篇文章將揭露6種最致命的溝通禁忌,並教你如何扭轉說話方式,提升你的影響力和說服力。快來檢視自己有沒有中招,學習改變的秘訣!
嗨大家好!這裡是對錢斤斤計較又貪生怕死的Aurora😂 最近去了人生第一趟東南亞(峇里島), 基於個人對東南亞的一些刻板印象, 所以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可說是焦頭爛額, 在此分享一些經驗給有同樣困擾的大家🫶   旅行時間:2025.1.1-2025.1.10,時值峇里島雨季,每天都在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特地造訪一趟位在巴黎 20 區的拉雪茲神父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這座由拿破崙所設立的第一座公共墓園,占地43萬平方米,是巴黎市區內最大的墓園。
Thumbnail
探究巴黎歷史由來,不同版本的地名由來以及巴黎市區的特色。文章將由古代史到當代文化進行探究。
Thumbnail
埃武拉古城位於葡萄牙,以其古老的教堂和豐富的歷史而聞名。其中,人骨教堂更是吸引眾人的焦點,蘊含宗教寓意和對死亡的省思。還有葡萄牙唯一的羅馬神殿,和葡萄牙最大的中世紀教堂。來埃武拉可以體會中世紀氛圍。
Thumbnail
宗教建築不僅是人類信仰的物質象徵,更是歷史、文化和藝術的重要載體。這些建築體現不同宗教的核心價值和精神追求,反映了宗教的獨特信仰系統、歷史與文化意義、以及宗教實踐的重要性。瞭解這些建築對於理解宗教多樣性、深入地方文化和宗教實踐至關重要。
Thumbnail
古老又商業化繁榮的城市,壯觀的主教堂...。
Thumbnail
  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迄今已滿四年,法國總統馬克宏更在上上週(2023.4.14)至聖母院視察修復進度,期望明年(2024)巴黎奧運會前能完成修復。聖母院建於1163年到1250年間,距今已走過八個世紀,幾乎是所有法國人、及旅法觀光客的共同記憶。法國也為此事件翻拍了戲
06/02/2017 傳說   聖墓教堂中,香火鼎盛。 雖然來到耶路撒冷這個聖地,但用我仍用我們習慣的話語來描述。   許多人知道耶路撒冷是三個宗教的聖地,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不是教徒,不能用宗教的方式來說明。 但用政治,歷史來解說又太嚴肅了些。 因此我總用比較綜藝化的方
Thumbnail
巴黎的聖禮拜教堂 Sainte-Chapelle 不僅美麗,還結合了巧妙的參觀路徑,讓遊人有更大的驚喜。作者分享了參觀這法國歌德式建築全盛期傑作的體驗。文中介紹了該教堂的特色彩繪玻璃和歷史背景。也介紹了附近的聖母院、塞納河、拉丁區和其他景點,可以作為巴黎半天行程的參考。
Thumbnail
來過歐洲旅遊的人,每到一個城鎮,即使規模不大,幾乎都會看到教堂的身影,巴洛克式、哥德式、拜占庭式、羅馬式等不同風格,各有其獨到之處。而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聖家堂(Sagrada Familia),繁複而精妙的外觀,教堂本身融合了大自然的的縮影,而且修建資金只靠門票及捐款,設計者高第的大半人生,奉獻給⋯⋯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特地造訪一趟位在巴黎 20 區的拉雪茲神父公墓(Cimetière du Père-Lachaise),這座由拿破崙所設立的第一座公共墓園,占地43萬平方米,是巴黎市區內最大的墓園。
Thumbnail
探究巴黎歷史由來,不同版本的地名由來以及巴黎市區的特色。文章將由古代史到當代文化進行探究。
Thumbnail
埃武拉古城位於葡萄牙,以其古老的教堂和豐富的歷史而聞名。其中,人骨教堂更是吸引眾人的焦點,蘊含宗教寓意和對死亡的省思。還有葡萄牙唯一的羅馬神殿,和葡萄牙最大的中世紀教堂。來埃武拉可以體會中世紀氛圍。
Thumbnail
宗教建築不僅是人類信仰的物質象徵,更是歷史、文化和藝術的重要載體。這些建築體現不同宗教的核心價值和精神追求,反映了宗教的獨特信仰系統、歷史與文化意義、以及宗教實踐的重要性。瞭解這些建築對於理解宗教多樣性、深入地方文化和宗教實踐至關重要。
Thumbnail
古老又商業化繁榮的城市,壯觀的主教堂...。
Thumbnail
  2019年4月15日,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迄今已滿四年,法國總統馬克宏更在上上週(2023.4.14)至聖母院視察修復進度,期望明年(2024)巴黎奧運會前能完成修復。聖母院建於1163年到1250年間,距今已走過八個世紀,幾乎是所有法國人、及旅法觀光客的共同記憶。法國也為此事件翻拍了戲
06/02/2017 傳說   聖墓教堂中,香火鼎盛。 雖然來到耶路撒冷這個聖地,但用我仍用我們習慣的話語來描述。   許多人知道耶路撒冷是三個宗教的聖地,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我不是教徒,不能用宗教的方式來說明。 但用政治,歷史來解說又太嚴肅了些。 因此我總用比較綜藝化的方
Thumbnail
巴黎的聖禮拜教堂 Sainte-Chapelle 不僅美麗,還結合了巧妙的參觀路徑,讓遊人有更大的驚喜。作者分享了參觀這法國歌德式建築全盛期傑作的體驗。文中介紹了該教堂的特色彩繪玻璃和歷史背景。也介紹了附近的聖母院、塞納河、拉丁區和其他景點,可以作為巴黎半天行程的參考。
Thumbnail
來過歐洲旅遊的人,每到一個城鎮,即使規模不大,幾乎都會看到教堂的身影,巴洛克式、哥德式、拜占庭式、羅馬式等不同風格,各有其獨到之處。而西班牙巴塞隆納的聖家堂(Sagrada Familia),繁複而精妙的外觀,教堂本身融合了大自然的的縮影,而且修建資金只靠門票及捐款,設計者高第的大半人生,奉獻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