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
曾荃鈺的一百本閱讀推薦書單
領導,先從「觀察」這件小事說起-瑩光領導人計劃-靈感鍛鍊
許多人認為領導是發號施令,但真正的領導力更像是溫柔的栽培,核心在於「觀察」。本文探討了領導力中培養敏銳的觀察力,洞悉人心與關係網絡的重要性。好的領導者應懷抱好奇心提問,從「合適」而非「標準答案」出發,透過不斷驗證假設,深入理解人和關係,最終提升領導效能。
2025/10/29
1
不給答案,才是最好的領導?一份來自冠軍教練的領導力使用說明書 -圓桌體育大會
日本職棒冠軍教練吉井理人,憑藉一套顛覆傳統的「不給答案」哲學,帶領球隊奪冠。他的書《最好的教練,不給答案》,徹底顛覆了我們對「領導」的看法。不給答案的「溝通」可行嗎?書中揭示,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善意提醒」,反而可能是扼殺團隊動力的毒藥。
2025/08/12
4
《栗山筆記2》教我們面對迷惘人生的 7 個行動金句
一個體育背景出來的教練,卻能旁徵博引古文群書,且談的不只是棒球場上用人、比賽的戰略思考,更談如何待人處事,談決策時的心境,談脆弱中的堅持。以下是我從書中整理出的「迷惘人生的 7 個行動原則」,結合我在教學、帶運動員、或企業輔導中常遇到的案例,送給正在尋找方向的你。
2025/06/10
10
2
AI世代未來探索,從日本作家池上彰《如何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獲得的3個生涯啟蒙
你是否聽長輩說過:人生要早早確定目標,才不會浪費時間。但事實上,日本作家池上彰在《如何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說得直白:「暫時的決定,也無妨。」你沒有方向,不代表你沒價值,從「想做的事、想滿足的價值」出發探索生涯,而非追求一份職業頭銜跟名片,本文紀錄從書中獲得的 3 個生涯啟發與您分享。
2025/05/30
7
1
夠相信才能說到心坎裡,也才能真的開始表達-黃豪平說到心坎裡的舞台級表達力
黃豪平的「說到心坎裡的舞臺級表達力」音頻課程,內容涵蓋表達技巧、主持心法及提升說服力的五大步驟。課程著重於透過行為+受詞的定位方式,創造說話動機並提升說服力,並強調在表達中掌握節奏感的重要性。課程適合國高中生、社會新鮮人及想提升表達能力的任何人。
2025/04/23
5
為何你的表達總是無效?人人都該掌握的高效思考法!劉奕酉老師的《看得見的高效思考》書籍推薦
在這個資訊爆炸、競爭激烈的時代,讓你的思考可視化,已不僅是選擇,而是必需。《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不僅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還讓讀者學會如何以結構化思維呈現資訊,系統性地連結腦海中的知識碎片。這是一種可遷移的軟技能,在AI時代,將幫助我們建立競爭優勢。
2025/03/08
5
2
汪志謙老師的「洞察力與落地」,演場會等級的新書分享會
「你覺得洞察比較重要,還是落地比較重要?」如果一開始你的洞察錯誤,後面做的一切,可能都是白忙一場。 洞察,是要 #找到你的美 落地,是要 #放大你的美 洞察的主體有三個:消費者、對手跟自己 想想看,世界在改變 消費者會變、對手也在改變,但你自己,有改變嗎?
2024/12/09
23
如何帶孩子了解「失去」?從理解優勢觀點,從容優雅的「變老」開始
在現代家庭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孩子與祖父母共同生活,可能會對祖父母的健康變化感到擔憂與困惑,培養優勢觀點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能力,優勢觀點並非忽視問題,而是從中看見機會,學習在困境中發現積極的一面,讓孩子理解人變老是自然的,不僅可以更尊重長輩,也同欣賞珍惜跟長輩互動的時光。
2024/03/30
6
從繪本故事開始,成為小小理財達人,3年級以前就建立兒童的金錢觀
金錢教育其實是生命的教育,而且要從小開始,您可以從現在開始跟孩子們一起思考,我的金錢使用是否公平合理?是否誠實?是否願意拿錢幫助別人?是否讓自己的內心感到滿足?只有開始跟孩子討論他們金錢的價值,才有可能讓孩子一步一步成為自己財富的好管家。
2024/02/14
6
如何重新看待工作?跨開眼界,全情投入,細品江振誠的《工作美學》
江振誠《工作美學》,其實正是一種重新定義工作的新主張,追求快樂跟儀式感,手藝跟人文管理的平衡,追求初心跟在完美時勇敢放手,這展顯出的是個人的工作哲學,只要找到自己合適的賽道,在一方小天地中依然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
2024/02/12
8
查看更多
領導,先從「觀察」這件小事說起-瑩光領導人計劃-靈感鍛鍊
許多人認為領導是發號施令,但真正的領導力更像是溫柔的栽培,核心在於「觀察」。本文探討了領導力中培養敏銳的觀察力,洞悉人心與關係網絡的重要性。好的領導者應懷抱好奇心提問,從「合適」而非「標準答案」出發,透過不斷驗證假設,深入理解人和關係,最終提升領導效能。
2025/10/29
1
不給答案,才是最好的領導?一份來自冠軍教練的領導力使用說明書 -圓桌體育大會
日本職棒冠軍教練吉井理人,憑藉一套顛覆傳統的「不給答案」哲學,帶領球隊奪冠。他的書《最好的教練,不給答案》,徹底顛覆了我們對「領導」的看法。不給答案的「溝通」可行嗎?書中揭示,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善意提醒」,反而可能是扼殺團隊動力的毒藥。
2025/08/12
4
《栗山筆記2》教我們面對迷惘人生的 7 個行動金句
一個體育背景出來的教練,卻能旁徵博引古文群書,且談的不只是棒球場上用人、比賽的戰略思考,更談如何待人處事,談決策時的心境,談脆弱中的堅持。以下是我從書中整理出的「迷惘人生的 7 個行動原則」,結合我在教學、帶運動員、或企業輔導中常遇到的案例,送給正在尋找方向的你。
2025/06/10
10
2
AI世代未來探索,從日本作家池上彰《如何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獲得的3個生涯啟蒙
你是否聽長輩說過:人生要早早確定目標,才不會浪費時間。但事實上,日本作家池上彰在《如何找到你真正想做的事》說得直白:「暫時的決定,也無妨。」你沒有方向,不代表你沒價值,從「想做的事、想滿足的價值」出發探索生涯,而非追求一份職業頭銜跟名片,本文紀錄從書中獲得的 3 個生涯啟發與您分享。
2025/05/30
7
1
夠相信才能說到心坎裡,也才能真的開始表達-黃豪平說到心坎裡的舞台級表達力
黃豪平的「說到心坎裡的舞臺級表達力」音頻課程,內容涵蓋表達技巧、主持心法及提升說服力的五大步驟。課程著重於透過行為+受詞的定位方式,創造說話動機並提升說服力,並強調在表達中掌握節奏感的重要性。課程適合國高中生、社會新鮮人及想提升表達能力的任何人。
2025/04/23
5
為何你的表達總是無效?人人都該掌握的高效思考法!劉奕酉老師的《看得見的高效思考》書籍推薦
在這個資訊爆炸、競爭激烈的時代,讓你的思考可視化,已不僅是選擇,而是必需。《看得見的高效思考》不僅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還讓讀者學會如何以結構化思維呈現資訊,系統性地連結腦海中的知識碎片。這是一種可遷移的軟技能,在AI時代,將幫助我們建立競爭優勢。
2025/03/08
5
2
汪志謙老師的「洞察力與落地」,演場會等級的新書分享會
「你覺得洞察比較重要,還是落地比較重要?」如果一開始你的洞察錯誤,後面做的一切,可能都是白忙一場。 洞察,是要 #找到你的美 落地,是要 #放大你的美 洞察的主體有三個:消費者、對手跟自己 想想看,世界在改變 消費者會變、對手也在改變,但你自己,有改變嗎?
2024/12/09
23
如何帶孩子了解「失去」?從理解優勢觀點,從容優雅的「變老」開始
在現代家庭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孩子與祖父母共同生活,可能會對祖父母的健康變化感到擔憂與困惑,培養優勢觀點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能力,優勢觀點並非忽視問題,而是從中看見機會,學習在困境中發現積極的一面,讓孩子理解人變老是自然的,不僅可以更尊重長輩,也同欣賞珍惜跟長輩互動的時光。
2024/03/30
6
從繪本故事開始,成為小小理財達人,3年級以前就建立兒童的金錢觀
金錢教育其實是生命的教育,而且要從小開始,您可以從現在開始跟孩子們一起思考,我的金錢使用是否公平合理?是否誠實?是否願意拿錢幫助別人?是否讓自己的內心感到滿足?只有開始跟孩子討論他們金錢的價值,才有可能讓孩子一步一步成為自己財富的好管家。
2024/02/14
6
如何重新看待工作?跨開眼界,全情投入,細品江振誠的《工作美學》
江振誠《工作美學》,其實正是一種重新定義工作的新主張,追求快樂跟儀式感,手藝跟人文管理的平衡,追求初心跟在完美時勇敢放手,這展顯出的是個人的工作哲學,只要找到自己合適的賽道,在一方小天地中依然可以過上幸福的生活。
2024/02/12
8
查看更多
Top 5
1
「自信」到極致,卻不「自負」,史蒂芬·柯瑞如何改變籃球生態同時贏得尊敬?圓桌體育大會
2
運動場上的「謙卑」是一種客套嗎?當謙卑被誤解成軟弱,林書豪如何堅定立場,贏得尊敬?圓桌體育大會
3
人才發展的兩手策略:從救火隊長到人才系統架構師的 4 個核心提問 (中區50嵐集團、新加坡KOI集團)
4
用密涅瓦大學80個思考習慣,擴展自己的邊界,世界越變,你越強 (讀書心得)
5
大谷翔平也未能制霸的黑土!98%球員淚灑甲子園,選手如何學習「消化挫折」化作前進的力量!
1
「自信」到極致,卻不「自負」,史蒂芬·柯瑞如何改變籃球生態同時贏得尊敬?圓桌體育大會
2
運動場上的「謙卑」是一種客套嗎?當謙卑被誤解成軟弱,林書豪如何堅定立場,贏得尊敬?圓桌體育大會
3
人才發展的兩手策略:從救火隊長到人才系統架構師的 4 個核心提問 (中區50嵐集團、新加坡KOI集團)
4
用密涅瓦大學80個思考習慣,擴展自己的邊界,世界越變,你越強 (讀書心得)
5
大谷翔平也未能制霸的黑土!98%球員淚灑甲子園,選手如何學習「消化挫折」化作前進的力量!
曾荃鈺的教育生活觀察筆記
為何謙遜、踩煞車、正向吵架,是組織領導人重新思考的重要條件?6個突破組織慣性的方法,你擁有幾個?瑩光領導人計劃
該如何突破「思維僵化」。瑩光領導人培訓從《逆思維》閱讀中透過6個提問,培養在複雜世界中保持彈性與好奇的能力。文章拆解領導人應如何從「踩煞車」、「視信念為假設」、「擁抱正向衝突」、「探問而非說服」、「建立容許探索性失敗的文化」到「設計系統化機制」,讓組織轉變為「敢問、敢試、敢改變」的學習系統。
2025/10/29
5
管理者如何帶人?談談學習型組織與領導者調適對話
共 1421 字
2025/10/29
4
閱讀21世紀的學習領導-什麼使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
共 1597 字
2025/10/29
3
1
領導,先從「觀察」這件小事說起-瑩光領導人計劃-靈感鍛鍊
許多人認為領導是發號施令,但真正的領導力更像是溫柔的栽培,核心在於「觀察」。本文探討了領導力中培養敏銳的觀察力,洞悉人心與關係網絡的重要性。好的領導者應懷抱好奇心提問,從「合適」而非「標準答案」出發,透過不斷驗證假設,深入理解人和關係,最終提升領導效能。
2025/10/29
1
劉潤 2025 年度演講:大遷徙
共 867 字
2025/10/28
5
為何想贏怕輸會說反話貶低自己?聽聽奧運柔道銀牌楊勇緯,如何透過「傾聽」內在聲音「表達」真實狀態!
人生哪有永遠的贏家?重要的是你是否有勇氣去傾聽內心、誠實表達、學會和挫敗共處,將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都轉化為自己的成長與智慧,這才是真正的強者之路。這不只是一套「贏球的心法」,而是一套「反脆弱」的內在系統,讓選手能在失敗、挫折、羞恥與痛苦中,學會自我對話、自我療癒,並提煉成未來成功的原材料。
2025/10/17
2
人才發展的兩手策略:從救火隊長到人才系統架構師的 4 個核心提問 (中區50嵐集團、新加坡KOI集團)
許多領導者陷入自以為高效,「事必躬親」實則扼殺了人才培養與組織發展的機會。本文從「超級店員陷阱」、「職涯單一化」、「SOP 失靈」、「擺脫救火循環」四個角度,提出具體的質疑與轉型策略,鼓勵管理者從「控制」轉向「連結」,從「給答案」轉向「提問」,最終實現「賦能領導」,打造真正可持續發展的人才梯隊。
2025/10/14
7
洞察Z世代管理:如何打造讓年輕人「值得全力以赴」的工作?中區50嵐集團新加坡KOI管理培訓分享
作者受新加坡KOI國際總部邀請,分享「跨世代差異溝通與管理」課程經驗,深入探討Z世代員工在工作上真正追求的價值。文章從歸屬感、能力感、自主性三個核心面向,解析如何創造一個讓Z世代夥伴能全心投入、看見自身成長且認同工作意義的職場環境,並強調學習的內化與應用,才是評估課程成功的關鍵。
2025/10/14
1
會管人就是會領導嗎?新加坡 KOI 課程反思紀錄(中區50嵐集團培訓)
35位學員,統計出來每個月可節省78小時以上的工時 (推估結合信效度計算後) 並有93%學員認為這堂課非常值得再投入資源延續 省下來的資源與延伸培訓的效應ROI推估數字 告訴我們:只要你願意開始,願意追蹤學習的移轉,就一定會有機會看見組織的改變。
2025/10/14
2
運動場上的「謙卑」是一種客套嗎?當謙卑被誤解成軟弱,林書豪如何堅定立場,贏得尊敬?圓桌體育大會
當掌聲漸歇,球衣褪色,一位運動員的生涯終將結束。那些獎盃和數據會被記住,但真正能傳承下去,影響更多人的,又是什麼?「林來瘋」過後,當鎂光燈不再,謙卑是療傷的良藥,還是阻礙你重返榮耀的絆腳石?在球場上頻繁遭受惡意犯規,當裁判哨聲選擇性失憶,你的謙卑是否等同於「好欺負」?如何區分「謙卑」與「缺乏自信」?
2025/10/13
1
查看更多
為何謙遜、踩煞車、正向吵架,是組織領導人重新思考的重要條件?6個突破組織慣性的方法,你擁有幾個?瑩光領導人計劃
該如何突破「思維僵化」。瑩光領導人培訓從《逆思維》閱讀中透過6個提問,培養在複雜世界中保持彈性與好奇的能力。文章拆解領導人應如何從「踩煞車」、「視信念為假設」、「擁抱正向衝突」、「探問而非說服」、「建立容許探索性失敗的文化」到「設計系統化機制」,讓組織轉變為「敢問、敢試、敢改變」的學習系統。
2025/10/29
5
管理者如何帶人?談談學習型組織與領導者調適對話
共 1421 字
2025/10/29
4
閱讀21世紀的學習領導-什麼使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
共 1597 字
2025/10/29
3
1
領導,先從「觀察」這件小事說起-瑩光領導人計劃-靈感鍛鍊
許多人認為領導是發號施令,但真正的領導力更像是溫柔的栽培,核心在於「觀察」。本文探討了領導力中培養敏銳的觀察力,洞悉人心與關係網絡的重要性。好的領導者應懷抱好奇心提問,從「合適」而非「標準答案」出發,透過不斷驗證假設,深入理解人和關係,最終提升領導效能。
2025/10/29
1
劉潤 2025 年度演講:大遷徙
共 867 字
2025/10/28
5
為何想贏怕輸會說反話貶低自己?聽聽奧運柔道銀牌楊勇緯,如何透過「傾聽」內在聲音「表達」真實狀態!
人生哪有永遠的贏家?重要的是你是否有勇氣去傾聽內心、誠實表達、學會和挫敗共處,將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都轉化為自己的成長與智慧,這才是真正的強者之路。這不只是一套「贏球的心法」,而是一套「反脆弱」的內在系統,讓選手能在失敗、挫折、羞恥與痛苦中,學會自我對話、自我療癒,並提煉成未來成功的原材料。
2025/10/17
2
人才發展的兩手策略:從救火隊長到人才系統架構師的 4 個核心提問 (中區50嵐集團、新加坡KOI集團)
許多領導者陷入自以為高效,「事必躬親」實則扼殺了人才培養與組織發展的機會。本文從「超級店員陷阱」、「職涯單一化」、「SOP 失靈」、「擺脫救火循環」四個角度,提出具體的質疑與轉型策略,鼓勵管理者從「控制」轉向「連結」,從「給答案」轉向「提問」,最終實現「賦能領導」,打造真正可持續發展的人才梯隊。
2025/10/14
7
洞察Z世代管理:如何打造讓年輕人「值得全力以赴」的工作?中區50嵐集團新加坡KOI管理培訓分享
作者受新加坡KOI國際總部邀請,分享「跨世代差異溝通與管理」課程經驗,深入探討Z世代員工在工作上真正追求的價值。文章從歸屬感、能力感、自主性三個核心面向,解析如何創造一個讓Z世代夥伴能全心投入、看見自身成長且認同工作意義的職場環境,並強調學習的內化與應用,才是評估課程成功的關鍵。
2025/10/14
1
會管人就是會領導嗎?新加坡 KOI 課程反思紀錄(中區50嵐集團培訓)
35位學員,統計出來每個月可節省78小時以上的工時 (推估結合信效度計算後) 並有93%學員認為這堂課非常值得再投入資源延續 省下來的資源與延伸培訓的效應ROI推估數字 告訴我們:只要你願意開始,願意追蹤學習的移轉,就一定會有機會看見組織的改變。
2025/10/14
2
運動場上的「謙卑」是一種客套嗎?當謙卑被誤解成軟弱,林書豪如何堅定立場,贏得尊敬?圓桌體育大會
當掌聲漸歇,球衣褪色,一位運動員的生涯終將結束。那些獎盃和數據會被記住,但真正能傳承下去,影響更多人的,又是什麼?「林來瘋」過後,當鎂光燈不再,謙卑是療傷的良藥,還是阻礙你重返榮耀的絆腳石?在球場上頻繁遭受惡意犯規,當裁判哨聲選擇性失憶,你的謙卑是否等同於「好欺負」?如何區分「謙卑」與「缺乏自信」?
2025/10/13
1
查看更多
廣播節目|幸福家庭協奏曲-古典音樂台
如何帶孩子了解「失去」?從理解優勢觀點,從容優雅的「變老」開始
在現代家庭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孩子與祖父母共同生活,可能會對祖父母的健康變化感到擔憂與困惑,培養優勢觀點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能力,優勢觀點並非忽視問題,而是從中看見機會,學習在困境中發現積極的一面,讓孩子理解人變老是自然的,不僅可以更尊重長輩,也同欣賞珍惜跟長輩互動的時光。
2024/03/30
6
從繪本故事開始,成為小小理財達人,3年級以前就建立兒童的金錢觀
金錢教育其實是生命的教育,而且要從小開始,您可以從現在開始跟孩子們一起思考,我的金錢使用是否公平合理?是否誠實?是否願意拿錢幫助別人?是否讓自己的內心感到滿足?只有開始跟孩子討論他們金錢的價值,才有可能讓孩子一步一步成為自己財富的好管家。
2024/02/14
6
在職涯迷惘時,導航回自己人生的天賦航道|蓋洛普優勢教練會談心得 (陳敏莉教練)
「你覺得,是什麼啟動了你的興趣與能力? 幫助你在工作上完美發揮呢?」 巧合的是,最近這兩年的演講都會分享自己幾年前做的蓋洛普天賦優勢測驗,我只是覺得自己走在天賦發揮的路上很開心,並沒有深究背後的許多原理,恰巧疫情下與心學堂執行長陳敏莉教練有機會一對一聊聊蓋洛普,才知道自己之前真的小看了這個報告...
2022/05/07
13
家庭是什麼?從兒童繪本中閱讀家庭樣貌
家庭是小孩成長與接受教養的核心,是他們認識自我、他人與世界的起點,也是小孩第一個閱讀環境。小孩在具有閱讀能力父母的協助下發展自己的閱讀能力,而閱讀正可以讓小孩超越有限的現實經驗,從不同角度看各類型家庭,欣賞不同的家庭風貌和意涵,同時更瞭解家庭對自己的意義。
2022/04/30
8
如何帶孩子了解「失去」?從理解優勢觀點,從容優雅的「變老」開始
在現代家庭結構的變化,越來越多孩子與祖父母共同生活,可能會對祖父母的健康變化感到擔憂與困惑,培養優勢觀點就成為了一項重要的能力,優勢觀點並非忽視問題,而是從中看見機會,學習在困境中發現積極的一面,讓孩子理解人變老是自然的,不僅可以更尊重長輩,也同欣賞珍惜跟長輩互動的時光。
2024/03/30
6
從繪本故事開始,成為小小理財達人,3年級以前就建立兒童的金錢觀
金錢教育其實是生命的教育,而且要從小開始,您可以從現在開始跟孩子們一起思考,我的金錢使用是否公平合理?是否誠實?是否願意拿錢幫助別人?是否讓自己的內心感到滿足?只有開始跟孩子討論他們金錢的價值,才有可能讓孩子一步一步成為自己財富的好管家。
2024/02/14
6
在職涯迷惘時,導航回自己人生的天賦航道|蓋洛普優勢教練會談心得 (陳敏莉教練)
「你覺得,是什麼啟動了你的興趣與能力? 幫助你在工作上完美發揮呢?」 巧合的是,最近這兩年的演講都會分享自己幾年前做的蓋洛普天賦優勢測驗,我只是覺得自己走在天賦發揮的路上很開心,並沒有深究背後的許多原理,恰巧疫情下與心學堂執行長陳敏莉教練有機會一對一聊聊蓋洛普,才知道自己之前真的小看了這個報告...
2022/05/07
13
家庭是什麼?從兒童繪本中閱讀家庭樣貌
家庭是小孩成長與接受教養的核心,是他們認識自我、他人與世界的起點,也是小孩第一個閱讀環境。小孩在具有閱讀能力父母的協助下發展自己的閱讀能力,而閱讀正可以讓小孩超越有限的現實經驗,從不同角度看各類型家庭,欣賞不同的家庭風貌和意涵,同時更瞭解家庭對自己的意義。
2022/04/30
8
圓桌體育大會
《怪物新人》姜建銘在日職被「改姿勢」:當「改變」來自權威時,該照單全收還是能雙向溝通?圓桌體育大會
本文深入探討旅日棒球選手姜建銘的經歷,解析當權威指令與個人直覺發生衝突時,如何有效溝通以達成共識。探討SOP迷思、權威善意的盲點、身體感覺與科學數據的權衡,並提供實踐性策略,協助運動員、職場工作者及學生在面對「被改變」時,能為自己發聲,實現個人價值與組織目標的雙贏。
2025/10/28
2
為何想贏怕輸會說反話貶低自己?聽聽奧運柔道銀牌楊勇緯,如何透過「傾聽」內在聲音「表達」真實狀態!
人生哪有永遠的贏家?重要的是你是否有勇氣去傾聽內心、誠實表達、學會和挫敗共處,將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都轉化為自己的成長與智慧,這才是真正的強者之路。這不只是一套「贏球的心法」,而是一套「反脆弱」的內在系統,讓選手能在失敗、挫折、羞恥與痛苦中,學會自我對話、自我療癒,並提煉成未來成功的原材料。
2025/10/17
2
「自信」到極致,卻不「自負」,史蒂芬·柯瑞如何改變籃球生態同時贏得尊敬?圓桌體育大會
真正的自信,不是來自於外界的肯定,而是源於內心對自己「已付出努力」的篤定。對面強力的競爭,Curry他沒有試圖讓自己變得更高更壯去「彌補」劣勢,而是開開發出了史無前例的快速出手能力與超遠射程,徹底顛覆了「離籃框越近越好」的傳統籃球思維,改變了籃球的遊戲規則。
2025/10/13
1
中華隊心靈捕手林家正如何善用「觀察」引導投手投出最大值?我們又該如何培養自己的「觀察解讀」的能力?圓桌體育大會
當我們只把注意力放在「人」,就容易只看見他的行為表現;但當我們把注意力轉向「人際關係」,就會開始觀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信任氛圍與隱藏規則。林家正之所以被稱為「心靈捕手」,正是因為他觀察的對象,不僅是投手那顆投過來的球,更是那條連結兩人之間的、無形的信任之線。
2025/10/13
1
運動場上的「謙卑」是一種客套嗎?當謙卑被誤解成軟弱,林書豪如何堅定立場,贏得尊敬?圓桌體育大會
當掌聲漸歇,球衣褪色,一位運動員的生涯終將結束。那些獎盃和數據會被記住,但真正能傳承下去,影響更多人的,又是什麼?「林來瘋」過後,當鎂光燈不再,謙卑是療傷的良藥,還是阻礙你重返榮耀的絆腳石?在球場上頻繁遭受惡意犯規,當裁判哨聲選擇性失憶,你的謙卑是否等同於「好欺負」?如何區分「謙卑」與「缺乏自信」?
2025/10/13
1
大谷翔平也未能制霸的黑土!98%球員淚灑甲子園,選手如何學習「消化挫折」化作前進的力量!
運動的世界裡,失敗是常態,勝利反而是偶然。甲子園,這個日本高校野球的最高殿堂,每年有近四千所學校參賽,最終只有一隊能笑著離開。換句話說,超過98%的球隊,他們的夏天,是用淚水劃下句點。然而,為何失敗令人難堪、內疚、罪惡,甚至羞恥?這是因為我們誤將「我做的事」和「我這個人」混為一談......
2025/09/13
2
澳網最年輕冠軍Sinner站上巔峰的背後力量!家庭教育的「體貼」如何成為孩子最強的隱形教練?圓桌體育大會
家庭的「體貼」看似「無為」,實則是最高明的「有為」。它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心理安全網」,讓孩子敢於冒險、敢於犯錯。因為他們內心深處知道,家庭的愛是沒有條件的。這份篤定,轉化為競技場上的「韌性」——在逆境中,他們想的不是「輸了怎麼辦」,而是「我還能做什麼來贏回比賽」。
2025/08/16
3
2
不給答案,才是最好的領導?一份來自冠軍教練的領導力使用說明書 -圓桌體育大會
日本職棒冠軍教練吉井理人,憑藉一套顛覆傳統的「不給答案」哲學,帶領球隊奪冠。他的書《最好的教練,不給答案》,徹底顛覆了我們對「領導」的看法。不給答案的「溝通」可行嗎?書中揭示,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善意提醒」,反而可能是扼殺團隊動力的毒藥。
2025/08/12
4
《栗山筆記2》教我們面對迷惘人生的 7 個行動金句
一個體育背景出來的教練,卻能旁徵博引古文群書,且談的不只是棒球場上用人、比賽的戰略思考,更談如何待人處事,談決策時的心境,談脆弱中的堅持。以下是我從書中整理出的「迷惘人生的 7 個行動原則」,結合我在教學、帶運動員、或企業輔導中常遇到的案例,送給正在尋找方向的你。
2025/06/10
10
2
《怪物新人》姜建銘在日職被「改姿勢」:當「改變」來自權威時,該照單全收還是能雙向溝通?圓桌體育大會
本文深入探討旅日棒球選手姜建銘的經歷,解析當權威指令與個人直覺發生衝突時,如何有效溝通以達成共識。探討SOP迷思、權威善意的盲點、身體感覺與科學數據的權衡,並提供實踐性策略,協助運動員、職場工作者及學生在面對「被改變」時,能為自己發聲,實現個人價值與組織目標的雙贏。
2025/10/28
2
為何想贏怕輸會說反話貶低自己?聽聽奧運柔道銀牌楊勇緯,如何透過「傾聽」內在聲音「表達」真實狀態!
人生哪有永遠的贏家?重要的是你是否有勇氣去傾聽內心、誠實表達、學會和挫敗共處,將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都轉化為自己的成長與智慧,這才是真正的強者之路。這不只是一套「贏球的心法」,而是一套「反脆弱」的內在系統,讓選手能在失敗、挫折、羞恥與痛苦中,學會自我對話、自我療癒,並提煉成未來成功的原材料。
2025/10/17
2
「自信」到極致,卻不「自負」,史蒂芬·柯瑞如何改變籃球生態同時贏得尊敬?圓桌體育大會
真正的自信,不是來自於外界的肯定,而是源於內心對自己「已付出努力」的篤定。對面強力的競爭,Curry他沒有試圖讓自己變得更高更壯去「彌補」劣勢,而是開開發出了史無前例的快速出手能力與超遠射程,徹底顛覆了「離籃框越近越好」的傳統籃球思維,改變了籃球的遊戲規則。
2025/10/13
1
中華隊心靈捕手林家正如何善用「觀察」引導投手投出最大值?我們又該如何培養自己的「觀察解讀」的能力?圓桌體育大會
當我們只把注意力放在「人」,就容易只看見他的行為表現;但當我們把注意力轉向「人際關係」,就會開始觀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信任氛圍與隱藏規則。林家正之所以被稱為「心靈捕手」,正是因為他觀察的對象,不僅是投手那顆投過來的球,更是那條連結兩人之間的、無形的信任之線。
2025/10/13
1
運動場上的「謙卑」是一種客套嗎?當謙卑被誤解成軟弱,林書豪如何堅定立場,贏得尊敬?圓桌體育大會
當掌聲漸歇,球衣褪色,一位運動員的生涯終將結束。那些獎盃和數據會被記住,但真正能傳承下去,影響更多人的,又是什麼?「林來瘋」過後,當鎂光燈不再,謙卑是療傷的良藥,還是阻礙你重返榮耀的絆腳石?在球場上頻繁遭受惡意犯規,當裁判哨聲選擇性失憶,你的謙卑是否等同於「好欺負」?如何區分「謙卑」與「缺乏自信」?
2025/10/13
1
大谷翔平也未能制霸的黑土!98%球員淚灑甲子園,選手如何學習「消化挫折」化作前進的力量!
運動的世界裡,失敗是常態,勝利反而是偶然。甲子園,這個日本高校野球的最高殿堂,每年有近四千所學校參賽,最終只有一隊能笑著離開。換句話說,超過98%的球隊,他們的夏天,是用淚水劃下句點。然而,為何失敗令人難堪、內疚、罪惡,甚至羞恥?這是因為我們誤將「我做的事」和「我這個人」混為一談......
2025/09/13
2
澳網最年輕冠軍Sinner站上巔峰的背後力量!家庭教育的「體貼」如何成為孩子最強的隱形教練?圓桌體育大會
家庭的「體貼」看似「無為」,實則是最高明的「有為」。它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心理安全網」,讓孩子敢於冒險、敢於犯錯。因為他們內心深處知道,家庭的愛是沒有條件的。這份篤定,轉化為競技場上的「韌性」——在逆境中,他們想的不是「輸了怎麼辦」,而是「我還能做什麼來贏回比賽」。
2025/08/16
3
2
不給答案,才是最好的領導?一份來自冠軍教練的領導力使用說明書 -圓桌體育大會
日本職棒冠軍教練吉井理人,憑藉一套顛覆傳統的「不給答案」哲學,帶領球隊奪冠。他的書《最好的教練,不給答案》,徹底顛覆了我們對「領導」的看法。不給答案的「溝通」可行嗎?書中揭示,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善意提醒」,反而可能是扼殺團隊動力的毒藥。
2025/08/12
4
《栗山筆記2》教我們面對迷惘人生的 7 個行動金句
一個體育背景出來的教練,卻能旁徵博引古文群書,且談的不只是棒球場上用人、比賽的戰略思考,更談如何待人處事,談決策時的心境,談脆弱中的堅持。以下是我從書中整理出的「迷惘人生的 7 個行動原則」,結合我在教學、帶運動員、或企業輔導中常遇到的案例,送給正在尋找方向的你。
2025/06/10
10
2
加入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