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慮與新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新生與憂慮


2024年,或許是我職涯以來最挫折的一年。

raw-image


在高司單位,我歷經了各種挫折與質疑,彷彿自己成了活體實驗品,被不斷地推翻、重組、調整改造。很多時候,我都覺得自己像個空轉的齒輪,日復一日地運作,卻總是無法推動什麼真正有價值的變化。


壓力大到無法入眠,到了假日,甚至會害怕手機訊息的跳出,因為那很可能意味著,又有一份報告需要「緊急調整」,或者某個案子突然出了狀況,需要臨時開會處理。


面對那些自己從未接觸過的專案業務,明明已經盡力去理解,卻還是一次又一次地碰壁。

明明只是一、兩張的報告內容,卻能在主管手上來回修改無數次,每一次以為終於過關,結果又被要求「再調整一下」。


我開始懷疑,這是不是我的極限?

是不是我的能力就只能到這裡?是不是不管我怎麼努力,都無法突破那道天花板?


更讓人窒息的是,被接受質詢的壓力,各種不合理的突發狀況,讓我深刻體會到「身心俱疲」這四個字的真正含義。


然而,就在我快要喘不過氣時,回到家,看到家人,世界終於安靜了下來。

raw-image


見到老婆、孩子的那一刻,原本壓在肩上的所有重量,似乎稍微減輕了一些。


我的孩子還在幼稚園,他們的世界裡沒有職場鬥爭,沒有績效考核,沒有無止盡的責任壓力。他們笑得那麼開心,那種開懷大笑,不是為了迎合誰,也不是為了什麼成果或成就,而是單純地,因為快樂而笑。

raw-image


看著他們,我突然想到,是不是每個人,都曾經擁有過這種純粹的快樂

raw-image


曾幾何時,我也曾經是個小孩,也曾經天真地笑著,也曾經無憂無慮地期待長大。

但現在的我,卻已經是個每天被壓力拖著走的成年人。


甚至開始擔心,有一天,他們也會變成現在的我嗎?

raw-image


二、三十年後,當他們站在人生的交叉點時,是否也會被現實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是否也會像我一樣,在某個夜晚因為工作上的壓力而輾轉難眠?


這或許就是成長的代價。


股癌說過,當你走到某個階段,就必須背負這個階段的壓力,無人能倖免。學生時代的快樂終究只是回憶,當你長大,當你選擇踏上某條路,就註定要背負相應的責任與壓力。


但至少,現在的我還能記住這一刻,記住孩子們開懷大笑的樣子。這是他們給我的能量,也是支持我前進的動力。


更重要的是,我要守護他們。


如果未來的某一天,他們也不得不承受成長的重量,那麼我希望,至少他們的肩膀能夠更強壯一點,至少他們能夠擁有選擇的權利,至少他們不會像我現在這樣,對著手機訊息發呆,擔心下一個壓垮自己的問題是什麼。


成長無可避免,但我希望,他們的未來,能有更多光亮,而不是只有壓力。


avatar-img
30會員
107內容數
閱讀是件令人上癮的嗜好,享受閱讀樂趣,記錄下自己的心得想法以及詞句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R浪逃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一天,人們回想起被巨人支配的恐懼。」 為什麼要突然講這句話呢? 因為今天觀看完鋼鐵人對戰勇士的比賽, 我回想起了上一季鋼鐵人2勝17負的愁雲慘霧。 整個人 PTSD 上身。
「謊言的代價是什麼?並不是它會成為真實,真正的危險是如果我們聽了太多的謊言,就再也無法分辨真實得樣貌,到時我們能怎麼辦,只能放棄追尋真相的希望,而滿足於編造的故事。」
這群人是被病毒殺死,還是被黨的政策給害死,誰也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所珍視、敬仰的親人們,永遠離他們兒去了。
針對上海防疫封城事件,我尤其推薦大家可以在Youtube 搜尋《四月之聲》這部6分鐘的短片,這部影片的英文名稱「Voice from Shanghai Lockdown」(來自上海封城的聲音)是它是網友Kevin,集結了上海封城時各種實況的聲音
各國均因為Omicron的出現,而在防疫政策上實施調整,如線上看診、輕症者家中自主隔離,都是改變的地方,但,這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政府,它不為所動,那就是中共。 這就是可歌可泣的「上海保衛戰」的故事。
#術後10日 簡單地回顧術後10日後的狀況,這期間也大約在第8天時,回診過一次,大至簡單清理下鼻子、詢問下狀況,囑咐有空適當清潔鼻子,並且預約下次回診,我想大概下次回診就是整個療程最後一次。
「那一天,人們回想起被巨人支配的恐懼。」 為什麼要突然講這句話呢? 因為今天觀看完鋼鐵人對戰勇士的比賽, 我回想起了上一季鋼鐵人2勝17負的愁雲慘霧。 整個人 PTSD 上身。
「謊言的代價是什麼?並不是它會成為真實,真正的危險是如果我們聽了太多的謊言,就再也無法分辨真實得樣貌,到時我們能怎麼辦,只能放棄追尋真相的希望,而滿足於編造的故事。」
這群人是被病毒殺死,還是被黨的政策給害死,誰也不知道。唯一知道的是,有這麼一群人,他們所珍視、敬仰的親人們,永遠離他們兒去了。
針對上海防疫封城事件,我尤其推薦大家可以在Youtube 搜尋《四月之聲》這部6分鐘的短片,這部影片的英文名稱「Voice from Shanghai Lockdown」(來自上海封城的聲音)是它是網友Kevin,集結了上海封城時各種實況的聲音
各國均因為Omicron的出現,而在防疫政策上實施調整,如線上看診、輕症者家中自主隔離,都是改變的地方,但,這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政府,它不為所動,那就是中共。 這就是可歌可泣的「上海保衛戰」的故事。
#術後10日 簡單地回顧術後10日後的狀況,這期間也大約在第8天時,回診過一次,大至簡單清理下鼻子、詢問下狀況,囑咐有空適當清潔鼻子,並且預約下次回診,我想大概下次回診就是整個療程最後一次。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幫別人職涯諮詢,我自己的職涯至少要先搞好,我是這麼深信的。   因此我從去年年底打定主意今年秋天要轉職,然而,這幾個月下來挫折重重。   轉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qwq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待業焦慮。   雖然自己明明還有正職,但在前幾個月沒有辦法馬上媒合上自己想
Thumbnail
對生活際遇的思考和困難,作為社會新鮮人在尚未穩定下來時的雜記。
Thumbnail
提離職後的第一個月,心靈的放鬆與對未來的焦慮參半;第二個月,充滿期待、每天都多采多姿地持續往前;第三個月,我卻陷入了一種「散散的」失落狀態。 其實有點掙扎要不要分享這樣的不適狀態?會不會讓讀者更恐懼辭職? 而且,我目前還在嘗試,沒有完全走出這樣的心靈低潮。 但又想想,我確實很厭倦社
Thumbnail
新進公司的挫折與成長心路歷程,紀錄了工作初期的蛻變過程,勇敢面對挑戰並成長茁壯。
方格子休耕的這半年,我認真地上班、生活,同時開始觀察、適應職場的各種甘苦。 一個月前,我和S說:「如果生命有低潮,那這半年或許是我近年來生命的低潮吧。」 過程中曾有的迷惘、徬徨、無助、不安,以及有時仍舊對強調比較、競爭的「社會縮影」感到排斥的複雜心情,後期時常將我捲進情緒黑洞裡。 「我不開心。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Thumbnail
停更這兩年人生面臨了諸多變化,從至親生病到我歷經轉職與兩度搬家,感情生活也在不同階段遇到新的挑戰,若以連續劇來比喻,這些事件的戲劇性都足以剪輯成一集的斷點與下集的預告。這段時間累積很多東西想傾訴或分享,卻全堵在腦海中成為自己雜亂無章未經梳理的破碎記憶,不知不覺部落格宛如產業外移後死寂的空城。
從失敗中快速振作,從不如意中發現美好。 我是不是該高興,每每來到一個新的職場,從來都沒有令人有甜美的蜜月期,一開始都是遇到最大難題,最大考驗,像是入門考試一樣,得先過關才能談以後。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現在我反而期待當下不如意時,是不是有什麼人生大轉機就要來臨? 是不是這樣想,就會更加倍努力一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幫別人職涯諮詢,我自己的職涯至少要先搞好,我是這麼深信的。   因此我從去年年底打定主意今年秋天要轉職,然而,這幾個月下來挫折重重。   轉職果然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qwq   我也很深刻的體會到,何謂待業焦慮。   雖然自己明明還有正職,但在前幾個月沒有辦法馬上媒合上自己想
Thumbnail
對生活際遇的思考和困難,作為社會新鮮人在尚未穩定下來時的雜記。
Thumbnail
提離職後的第一個月,心靈的放鬆與對未來的焦慮參半;第二個月,充滿期待、每天都多采多姿地持續往前;第三個月,我卻陷入了一種「散散的」失落狀態。 其實有點掙扎要不要分享這樣的不適狀態?會不會讓讀者更恐懼辭職? 而且,我目前還在嘗試,沒有完全走出這樣的心靈低潮。 但又想想,我確實很厭倦社
Thumbnail
新進公司的挫折與成長心路歷程,紀錄了工作初期的蛻變過程,勇敢面對挑戰並成長茁壯。
方格子休耕的這半年,我認真地上班、生活,同時開始觀察、適應職場的各種甘苦。 一個月前,我和S說:「如果生命有低潮,那這半年或許是我近年來生命的低潮吧。」 過程中曾有的迷惘、徬徨、無助、不安,以及有時仍舊對強調比較、競爭的「社會縮影」感到排斥的複雜心情,後期時常將我捲進情緒黑洞裡。 「我不開心。
Thumbnail
2020.11.2 整整混沌了兩個月,從開始工作至今,從未給過自己長假-- 花了好長的時間適應,而原來最難的是心不知該如何面對這個沒有未來計畫、不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的"休息"。 種種不安全感、對未來的焦慮感,直接顯化成又臭又長的離職過程,
Thumbnail
停更這兩年人生面臨了諸多變化,從至親生病到我歷經轉職與兩度搬家,感情生活也在不同階段遇到新的挑戰,若以連續劇來比喻,這些事件的戲劇性都足以剪輯成一集的斷點與下集的預告。這段時間累積很多東西想傾訴或分享,卻全堵在腦海中成為自己雜亂無章未經梳理的破碎記憶,不知不覺部落格宛如產業外移後死寂的空城。
從失敗中快速振作,從不如意中發現美好。 我是不是該高興,每每來到一個新的職場,從來都沒有令人有甜美的蜜月期,一開始都是遇到最大難題,最大考驗,像是入門考試一樣,得先過關才能談以後。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現在我反而期待當下不如意時,是不是有什麼人生大轉機就要來臨? 是不是這樣想,就會更加倍努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