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漫館「創新漫畫市集:對話框」系列活動本週的主題是「戀慕」,週六主辦單位梓書房共安排了兩場講座,第一場邀請兩位租書店二代來分享漫畫的經營與推廣,同時也分享他們推薦和「戀慕」關聯的作品,講者分別是心傳租書社的蔡蔡與茉莉書坊的履安。
說到租書店,應該是現年二十幾歲以上讀者的共同回憶了,過去在巷弄中,只要到了放學、下班時間,喜歡漫畫的人都可能不自覺地走向租書店,無論是週刊、單行本、輕小說,只要花少少的錢就能跟上同好間最新的話題。然而隨著網路的普及、圖書館藏書量的增加、電子書的崛起……,反而觀察到租書店一間一間的結束營業,現存的店家越來越少,有些也開始採複合式經營繼續營業著。這場講座帶領讀者重回過去租書店輝煌時期的美好時光,也引領讀者感受在現代他們做了哪些努力讓書店的初衷繼續延續:
▞▞▞▞▞ 講座開始 ▚▚▚▚▚ 蔡蔡家從一開始就經營心傳租書社,學生時期每到放學時間,回家都會有一群朋友跟著可以蹭免費漫畫;那時算是租書店的黃金時期,生意非常興隆,因此她小時候都可以穿著麗嬰房的衣服到學校。然而時間進入到2010年網路開始普及,盜版漫畫取得容易,使得租書店的生意開始受到衝擊…… 在蔡蔡小時候的記憶裡幫家裡顧店是日常,對於100元以內找錢能夠相當快計算出金額這點讓她相當自豪,租書店內的工作不外乎就是拆書、黏書(她們家很節省,不是包書套,而是用膠帶貼實書封)、釘書(補強書頁,避免被翻爛)、蓋章(押上店章)。過去店內使用dos系統,每位顧客的會員編號都能牢牢記住,有時私下聊客人八卦都會以編號代稱。小時候家人會允許她在店內溜滑板車,並指使她利用小孩的優勢「提醒」客人記得先付錢再看書。 心傳租書社的一家人喜歡的作品類型都大不相同,蔡蔡的母親本身不愛看漫畫熱愛言情小說,父親喜愛武俠小說,偏好漫畫的蔡蔡還會在客人上門後親自推銷自己喜歡的作品,是店內的活招牌。 租書店開始沒落之後,蔡蔡也開始思考生意轉型的問題,而讓她真正開始動念的契機,就是2023年朋友舉辦第一屆「南漫節」的活動:那次受邀擺攤後,全家人一起集思廣益決定要帶哪些漫畫出攤,同時也攜帶了一些照片和影片作為書店宣傳,並定價一本書出租只要10元,而她們第一天的營業額總共有60元。擺攤那幾天她深刻體會到客人對「租書店」與「漫畫」的情感連結,同時也在現場認識了幾位台漫作者,讓她理解道原來台灣漫畫有不少創作者在認真地耕耘,促使她之後開始投入台漫的研究,也對於租書店經營有了能重新再出發的動力。 不過當然想要轉型,最艱辛的部分就是和父母起了爭執這件事了,經過不斷地柔性勸說後好不容易才讓父母同意,將原本只有「租書&還書」功能的書店,改造成可以「舉辦活動聚會」的場域,幫店內創造更多「交流性」機會,同時新增了「推薦書牆」陳列自己想推給讀者的台漫。這樣的改動活絡了店內的顧客群,同時也帶動了附近的經濟。蔡蔡分享到,某次店內在下午有舉辦講座活動,結果在午間時刻隔壁麵店老闆相當震驚怎麼突然多了好多客人來吃麵?原來那些都是為了參加講座的客人所帶來的商機。 心傳租書社除了辦理講座活動外,也不時邀請文史工作者分享在地文化的保存,希望能將在地的記憶透過書店廣為流傳下去。另一方面她也嘗試讓漫畫閱讀習慣向下扎根,親自設計了國小教案,帶領孩童熟悉校園附近的生態保育,並教導他們如何採訪的技巧,並在期末指引他們將採訪資料繪製成漫畫發表。 履安分享自己記憶中的茉莉書坊,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各式「大型遊戲機台」,過去店內很像社區里民辦公室,各行各業的人只要有閒都會跑來玩遊戲機,有趣的是那時店內最主要的收入來源都不是漫畫而是遊戲機。同時店內還有一個可口可樂專屬的冰箱,裡面的飲料都是免費提供給客人取用,為得就是讓客人玩更久投入更多錢,這也是為什麼履安小時候有著喝不完的飲料的記憶由來。和蔡蔡有著類似的經驗,家人會讓剛開始利用學步車走路的他,在店內四處「漫步」,為得是不要讓客人長時間停在店內看書…… 茉莉書坊於1998年熄燈,但履安非常喜歡這個店名因此將它埋藏心中。從事社群行銷的他在通勤時習慣收聽podcast ,發覺科普類型的節目非常多,但總覺得很多頻道都感受不出對於漫畫的「喜愛」,只是單方面的資訊傳遞,因而開始動念錄製自己的節目,後來也真的找了弟弟Gary一同投入創作。但是由於兩人本身都不是漫畫產業的從業人員,覺得單靠閱讀習慣相近的兩人來介紹作品可能不太公允,所以決定了節目的走向會邀請各行各業的來賓一起來聊漫畫,希望以讀者的身份來介紹漫畫,開啟漫畫與聽眾生活的連結,希望有機會使得漫畫成為大家生活中的「必需品」。 茉莉書坊podcast 節目每集談論漫畫的比例大約佔30%,其餘多是聊那些漫畫對生活所帶來的影響,近期也希望透過節目替台漫增加能見度。而前面提到節目邀請的來賓身份相當多元,目前已有漫畫家、週邊商品業者、玩具收藏家、各行各業的漫畫愛好者上過節目。履安表示,要讓「漫畫」和「生活」產生連結,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發行「週邊商品」,讓讀者能夠將自己喜歡的角色、作品留在身邊,對於收藏和推廣都相當有幫助,他也期盼未來能有和漫畫家開發週邊產品的機會。 履安認為社群的經營不能只是當作「佈告欄」來使用,和粉絲的互動相當重要,所以他和弟弟不時會分享一些參加線下活動、展覽、講座的照片;幾次與聽眾見面的場次,發現到收聽的聽眾中有不少人本身就是創作者,同時也有不少聽眾分享自己聽完節目後實際支持購買了介紹的漫畫,這些交流讓他獲得不少激勵。 從小履安家都就非常鼓勵他們閱讀漫畫,長大後他也訂閱了Netflix 的會員讓家人一起觀賞動畫作品,動畫及漫畫完全充斥在他的生活之中。他也分享到某次父親來到他錄製podcast 的工作室,竟然只看一眼就叫出擺放一旁「波奇塔」的名字,令他非常驚喜,漫畫已完完全全融入他們一家人之中。 講座的最後蔡蔡和履安也分享了以這次講座主題「戀慕」他們個別推薦的作品:蔡蔡推薦古谷實《機車人生》、阿飄Ghost.O《春花驟開》,這兩部分別是「十七歲」和「七十歲」主角上駕訓班,追尋自由與愛的故事。履安則是推薦松本大洋《SUNNY》、陳沛珛《愛過的廢物》,這兩部以「物品」連結了某段「感情」與「記憶」的作品。 蔡蔡最後也向讀者們喊話:現代的租書店是記憶的資料庫,推薦大家有空可以走進租書店逛逛!
▞▞▞▞▞ 座談結束 ▚▚▚▚▚ ●「創新漫畫市集:對話框」系列活動官方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