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朋友都印象深刻,我深刻的是下面的小企鵝群,他印象深刻的是大北極熊。
我覺得它才是我心中的主燈,可愛的蛇形狀。比主燈還受歡迎,好多小朋友爭先要跟它合照。義大利網友說在我拍給他看的燈籠裡,他最喜歡的是這個!
義大利網友還喜歡河裡的海鮮燈籠。我覺得串燒燈籠也蠻特別的。
我從新聞上看到時就覺得好像風色幻想裡的拉米亞,以前我小時候玩這個遊戲最常收服的怪,金髮人面蛇身。我朋友則是想到仙劍奇俠傳的趙靈兒。
長相有點像反叛的魯路修裡的柯內莉亞,尤其是那紫色的頭髮。
不過真的看主燈秀時,覺得身材和面孔都有點變形,沒有很好看。
好像是去年開始,主燈秀就結合真人舞者表演。但我覺得沒有很理想,散會時聽到其他人說的跟我想感受一樣。他們都說舞者的表演也很精彩,這樣反而不知道目光要看舞者還是後面的主燈,互搶主題的感覺。
我覺得舞者表演還是歸單純的舞者表演就好,不要在主燈秀時跳,例如舞者跳完以後,主燈才開始有動作之類的。舞者表演像是前戲。這樣大家才知道焦點要放在哪裡。
況且舞者跳舞和主燈並沒有互動,反而像是兩個表演同時舉行一樣。
水湳經貿園區的道路規劃很差,沒有機慢車道也沒有汽機車的路邊停車格。附近還沒開發就明顯感受到停車位不足。
水湳中央公園四周沒有路邊停車格和平面停車場,這麼巨大的公園,但每次去都不知道要停哪裡。
如果不想要停很遠,就得被迫停在未開發的土地圍籬和行人道之間的草地裡。這種不知道算不算違規的地方。鄰近的平面停車場都爆滿。
去年我逛燈會是停在一個規劃得很莫名奇妙的地下停車場裡,似乎是那次活動才免費停車,因為有閘門不像長期免費開放的地方,從出口出來沒有行人道,只能踩在凹凸不平的水泥、草坪、泥土混雜難走的路。
這次也沒看到機車停車指引標示。
我這次下午4點前就到會場了!就已經那麼難停車了!何況是晚上。每次在這裡辦活動,交通問題都讓我感覺很差。
我建議大家可以像我一樣大概下午4點就開始逛,一路看到晚上6點第一場主燈秀,人潮才不會太擁擠,比較有逛的品質,舒緩晚上的人潮。
近年來的台中燈會,不知不覺走向專業精緻的路線,居乎所有的燈都是充滿美感,但意義性沒以前大。
燈會不一定每一盞燈都是最美的,可以是有意義的、有利益的和追求美感的一起呈現。只要比例控制得當,仍然會讓人覺得值得一覽。
好久以前臺中燈會在臺中公園舉辦,公園腹地不大,人擠人無法好好欣賞燈籠。
那時候的燈籠質感沒有現在這麼有水準,但我回想起來卻很懷念。
我覺得可以繼續延續這些特色,如
雖然不怎麼完美,但能展現學生、社會組創意的燈籠,不是強迫學生做,可以用比賽徵件的方式,在地方性的燈會展出。
這是臺中燈會的燈籠幾乎都是專業級的創作,不專業的個人及學生作品沒有一展長才的機會。
學生做的有些形狀沒那麼美,有些主要是用彩繪表達。
讓藝術創作和設計師有展現美術才華,獲得接案機會。
可以放在醒目的主題燈和主題燈之間,讓大家沿著這些小燈籠逛到下個主題。
才不會覺得某一區燈籠特別醜之類的。
展現地方產業。臺中有捷安特自行車、矽品等大型工廠。臺中農會、工會、公益團體。
也能結合企業廣告、展售、徵才、理念宣導等等,有利益交換他們才有動力參展。
這次臺中燈會我好像只看到舒跑,而且跟去年一模一樣,沒有創新。
有學生作品和企業贊助能增加燈會多元性又能減少活動開支。
這次在台中燈會看到禁止蛇行的燈籠非常有創意,甚至連義大利網友看了都覺得很有趣。
我覺得政府經常舉辦政令宣導相關的活動,例如社區健行活動攤位、園遊會闖關活動、國稅局繪畫比賽。可是卻沒想到在燈會上宣傳。
可以結合猜燈謎,或是徵件辦比賽燈籠創作做各種宣導。
例如:
環保局垃圾分類燈籠、猜什麼垃圾丟哪裡,現場設有資源回收攤位換贈品。
國稅局除了辦繪畫比賽也能辦燈籠比賽,稅務問答做成燈謎遊戲,設有捐發票換贈品的攤位。
反毒、戒菸、健康檢查宣導,也都能這樣設燈謎、攤位闖關和宣導燈籠展示。
會場有一整排的攤販,這些攤販都是做外帶的食物,賣的好貴,但沒有規劃用餐區。
在這裡買食物不外乎就是逛燈會肚子餓了,懶的離開會場出去覓食,直接看這裡有賣些什麼就地解決,而不是過來買回家吃。
那麼更能藉由像這樣的攤位要求使用非免洗餐具,畢竟大家不是要買回家,而是在會場吃,吃完可以在會場丟專屬的餐具回收,清洗重複使用。
可引進餐具提供的業者提供固定規格的餐具給攤位使用,規劃專屬回收區由餐具業者清洗併分發給每個攤位循環使用。
確保大家不會把餐具帶走,要附餐具費,回收時取回餐具費。不想付餐具費的人就自備餐具過來逛。
規劃內用桌椅讓大家能坐著用餐。
就類似百貨公司的美食街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