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一位移居倫敦的中國記者 對英國華人飲食歷史的考察紀錄—《唐人街飄香》

【職場讀書人選書】一位移居倫敦的中國記者 對英國華人飲食歷史的考察紀錄—《唐人街飄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所有的飲食記憶,都是尋味鄉愁。對海外華人來說,經營中餐館最初是一種生活方式,現在則加入身分的自我認知。

raw-image


飲食是人們生活的重要元素,但在單純的溫飽之外,帶有國家意義的各種特色菜餚,更顯示了它們所可能帶有的政治與文化意義。尤其是對於飲食相對又更注重的亞洲人來說,這些美味的食物,甚至可能代表著自身的價值與認同,而這或許也是讓那些同樣根源於華人文化圈的飲食,更難以被分類、定義的重要因素。

從飲食發展談在英華人的遷移史與困境

不得不說,《唐人街飄香:廚神、美食筆記與海外中餐簡史》這樣的書名,多少會誤導讀者第一眼對內容的認知,儘管號稱是「海外中餐簡史」,實際上整本書的內容,只集中在英國。藉由世界大戰前後的勞動力轉移、中國內戰與後續混亂時期導致的移民潮,還有後續香港回歸等國際事件導致的華人人口移入,這本書收錄了在華人餐廳/中餐廳,在英國的發展歷史,並且藉由這樣的方式,來呈現更核心的命題 —— 「海外/在英華人的遷移史與困境」。

以「中餐」的主題為表象,《唐人街飄香》更像是一本,從作者本人移居國外的經驗延伸,談討華人在英國歷史中的軌跡,還有他們在過程當中關於自我認同的變化;儘管華人移居英國的歷史與「中餐廳」的發展史幾乎可以說同步,並且飲食在特定狀況下也帶有一定的國族意義,但特別是對於原本期待在其中看到更多歷史研究的讀者而言,卻也讓整本書變得有點曖昧。

重吃的華人 飲食與自我認同間的化學效應

儘管具備記者的經歷,但身為移居英國的中國人,作者楊猛對於祖國依舊存在著認同,許多內容難免帶有「大中國霸權」的氛圍;尤其是行文中「華人」與「中國人」的模糊界線,更經常讓那些可能會讓人熟悉的文化共通性,又帶有一點微妙的隔閡。

對於居住在英國,或者是即將去當地旅遊的讀者,《唐人街飄香》大概還可以是一本中式餐廳指南,並且多少介紹了當地華人群體的演進史;但若是對這些主題並不是那麼感興趣,同時希望在其中看見更多文化史研究的讀者,或許還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本文與華藝電子書合作,文章連結請參考:https://reurl.cc/b3Zd8r

內容總結
唐人街飄香:廚神、美食筆記與海外中餐簡史
3
/5
avatar-img
職場讀書人|選書📖 / 追劇📺 / 聽歌🎧
47會員
408內容數
喜歡看書、追劇、看電影跟聽音樂的社畜,感覺把那些作品記錄下來好像比較不浪費已經花費的時間,也希望能夠幫助讓好作品接觸到更多適合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3/5雪的俘虜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3/5太陽帝國的最後一塊拼圖:隱藏地圖中的日治臺灣真相
20年來的創作是他對於真實世界的觀察,並且企圖藉由電影來與觀眾溝通;相較於給予一段有始有終的故事,他更希望把讓作品跟隨觀者的生命而延續、發酵,直到後者的生命終結才劃下句點。
5/5電影從不停止質問:韓國電影大師李滄東,25年來創作歷程,另收錄導演特別專訪
曾經同屬於大日本帝國的統治範圍,滿洲國與台灣的關係甚至可能比當時的中華民國更加緊密。尤其是當歷史還處於迷茫的階段,小說的虛構特性,或許也能夠幫助我們更接近這個場域,拾取那些與台灣人有關的歷史碎片。
3/5雪的俘虜
經歷二戰、以及國民政府來台後,積極去日本化的政策之下,雖然只過了幾十年,許多地景都已經完全改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倖存的地圖們就成了我們回望過去的珍貴參考資料。
3/5太陽帝國的最後一塊拼圖:隱藏地圖中的日治臺灣真相
20年來的創作是他對於真實世界的觀察,並且企圖藉由電影來與觀眾溝通;相較於給予一段有始有終的故事,他更希望把讓作品跟隨觀者的生命而延續、發酵,直到後者的生命終結才劃下句點。
5/5電影從不停止質問:韓國電影大師李滄東,25年來創作歷程,另收錄導演特別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