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籤|《臺灣漫遊錄》

電子書籤|《臺灣漫遊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0.

必須老實說,儘管在它甫上市時便聽過,然我確實是因為《臺灣漫遊錄》得了2024年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s)翻譯文學大獎後,才真正決定購入這本書。翻開扉頁時,看見後頁左下角小小的春山編者註記,才隱約想起本書因其虛構濃度而引起過的一些話題。

算是看得很晚了。但幸好沒有錯過。

raw-image


1.

翻開之前,我對這本書的想像是:日本中產階級、思想開化的年輕女性,和台灣士紳大族的親切少女,兩名女性清甜而輕盈的鐵道美食之旅。在相處的過程中,對彼此的生活產生更加豐富而誠懇的了解,進而結為台日美誼──也許是這樣子輕快的故事吧,是一個睡前看了會心情很好的故事吧,我想。

倒是對了一半。

對漫遊錄最滿意的地方之一,是每個篇章都以食物命名,卻不臼於描述菜餚的色香味、備料調理之過程,而更延伸地展現了菜品出現在餐桌之前、以及下了餐桌之後,兩人的生活常態。

例如〈麻薏湯〉一章,把這道台中名產端上桌的同時,透過王千鶴的口,刺破了兩人狀似一拍即合,此前卻未能共桌吃飯的現況:

「無論青山小姐的觀點如何,本島人做為您的通譯,我確實被寄予從事秘書性工作的期待。在這個立場上,本島通譯是內地作家的從屬人員,並不適合同桌吃飯。」

對照該章前段,兩人在喫茶店碰上王千鶴遠房親戚的遭遇,又反襯青山那護雛般的保護姿態。幽微的言與不言,凝視與被凝視,鋒利的敵視和溫柔的籠養。後來的衝突與訣別,原來於此便有蹤跡。

另外,王千鶴迷霧般的身世,充滿含蓄的火花併射,迷人得要死。


2.

文字比想像中還要輕薄。除了在認真講史講料理的時候,感覺一段很少超過四行,五行就算多了。幾乎是一個動作、一縷思緒就換行。碰到句號就轉彎的感覺。

很日輕。或者是在仿日本大眾作家的書寫風格嗎?畢竟是「青山千鶴子」寫的嘛。

老實說我本來一直覺得這種第一人稱小說有點微妙,精確點說,以事後記敘為切入角度的第一人稱──因為太多細節了。假如真的扮演了那個角色,在寫下那些事情的時候,根本不可能記住那麼多細節。我連前天晚餐吃什麼都得努力思考才能想起幾分。

但在漫遊錄的揭示下,青山便條紙似的隨想隨寫的工作模式,倒讓細節變得情有可原。

而不過加蜿蜒的思索路徑,和糾結但自己也無法說清的狀態,明明白白地舖成語句,也進一步展現了青山的性格:直腸子的言行之下,是對王千鶴和美食一望既知的溫柔偏愛,以及連自己都未能察覺的殖民者自傲。

所以王千鶴說,我們不可能當朋友的。

我也覺得。

──但那句話的意思不也是,其實我很想跟你當朋友嗎。


3.

我真的要被百合氣死。

心臟好痛。

大概可以數出五百個喜歡的地方吧。甜到發瘋。

其實覺得自己好像一直在被套路。每次描摹王千鶴時,青山總是用一些很明顯的詞彙形容:嗔怪、甜美、酒窩、潔白、筆挺、優雅、纖細、體貼、輕快、低聲說話、無微不至、滴水不漏、曖曖發光。

「令我如墜山林雲霧。」
「頭頂熱到彷彿要冒煙了。」
「溫柔的話語有如盛夏裡溪谷吹來的涼風,從我胸口穿透。」

不要再說什麼要當朋友了青山千鶴子,妳就是喜歡她!超級喜歡!!暈都暈死了!!


所以後來王千鶴苦笑訣別的那段話才那麼痛。

「這個世間,再也沒有像青山小姐這樣珍惜我的人了吧。[…]可是我為此感到恐懼,因為青山小姐想要疼惜的人,是一名需要您保護的、乖巧的本島通譯,那並不是真正的王千鶴,並不是我本人喔!」

連割裂的時候都這麼溫柔。狠話說盡的底色是想念。不再共餐的每一頓飯,在飯桌上都會不停想起彼此吧,這兩個人。

就像很多很多年後的王千鶴,想起青山時也忍不住又罵一句傻瓜,卻又轉口說罵的是自己:「在那個當下,我感覺要是願意盲目地跟這個人結婚,或許會得到幸福吧。」

……所以更不能夠在一起。所以決定用一生遠遠地愛妳。

……

……煩死了。


4.

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感情之間,還夾著一個帝國和一群人民。

如果沒有了解橫亙在青山與王千鶴之間的這層關係,就很難意識到,青山的筆充滿外地文學論的視野,把王千鶴寫成了一抹淒美的風景。

外地文學論者的筆下,台灣是一片坐擁南方異國情調的叢林,人是山也是海,是可以互動的NPC,也是足供文字盡情採擷的豐潤資源──我曾經批判這樣的視野,直到真的讀了西川滿的作品。

……讀完當下,我為感到那篇文字很美的自己感到羞恥。

原來我至今都抱著外地人的視角,看待自己的家鄉嗎?我深深意識到這件事。台灣美的地方,我是不是一次也沒真正切身地用心底的眼睛去看過。

看到有人說,青山其實非常自以為是。自以為地在愛這片土地,愛眼前的人,愛這份生活。說穿了,卻只是迷戀著表面的美麗,而不願意分擔在這裡一起活著時會經受的苦痛,否則怎麼會對王千鶴說跟我回九州吧──這樣怎麼會是愛呢。

我好同意。太同意了。

原來我總是戴著這樣疏離的鏡片,稱作在愛著腳下的故土。

──讀臺灣文學、看臺劇、翻臺漫,開始到處尋找的這一兩年,除了真的漸漸喜歡上之外,也有不曾明說的懺悔。

這是想要在這裡好好生活,所要付出的努力。要一起擔待的責任,養護的地方。


一如乘坐火車南北玩透的青山,在即將離島的倒數時刻,終於跨越了整個臺中市區,從西北的川端町,途經二十町,橫越了大正橋通,去往東南的曙町,離開繁盛的市街,才真正進入本島人生活的頂橋子頭那樣。

僅僅半個鐘頭的路程,卻在一年間從來不曾動念前往,直到王千鶴離開她了,才第一次想起身去尋找。

「川端町到頂橋子頭,腳程半個鐘頭,直線二十町。」
「遙遠得卻像是宇宙的彼端,月球的背面。」
「這就是我與小千的距離。」


──這同樣是我與臺灣的距離。

而我也想要誠心而盡力地去喜歡這裡。活在這裡。

內容總結
臺灣漫遊錄
5
/5
avatar-img
依肆的光影收藏匣
4.9K會員
98內容數
觀賞動畫、漫畫的心得隨筆。只是想推廣愛作,一起沉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依肆的光影收藏匣 的其他內容
這是去年發布2024年度回顧文時,邀請大家填寫回饋表單的回應總整理 aka 我來還債了哈哈哈哈!
前情提要:在寫更新的中途跑去整理房間翻到大學留下的東西決定丟上來備份兼和大家分享(彷彿輕小說標題一樣的長度) 都是課堂上的隨筆小測,限時約莫三十到五十分鐘不等。為了保持時間的質感,有些生澀的地方就不改了,還請見諒。 上一篇這邊走:點此。 我想把街上的風偷回家,晾在屋子裡,和咖啡的香氣
偶爾老師給我們讀一些文章,或去街上走走,然後用約莫三十到五十分左右的時間,當場寫一篇隨筆。 一點點的緊迫,加上一點點的教室窗外吹來的風,讓當時的文字聞起來都有不一樣的氣息。
個週末我在中央公園,和朋友站在巨大的光廊之中,仰頭看懸吊的燈串,看一顆顆菱形的透明燈飾折射著玻璃紙似的顏色。粉的明黃的嫩藍色的全在一個面上,交集出刺眼的白色。但再刺眼都想仰著脖子繼續看。
八月初時,我在手機遊戲《Livly Island》飼養的第一隻電子寵物,冰淇淋雪球迎來了牠的一歲生日。也就是說,我已經玩這遊戲一年,或者至少讓它在我的手機裡待了一年整。 你可能覺得這有什麼?不過,這已是我持續遊玩的最高紀錄──我的手遊從來玩不超過三個月。
開始決定規律地發表文章,是從去年的十二月開始,陸陸續續也差不多半年了,正好來到一個適合回顧的時機。 以下就簡單的列幾點,在每一項會分別列舉三條做小結當作跟大家、也跟自己聊聊天。如果你對我這段時間寫的內容、介紹的作品、更新的方式等等有其他想法,也歡迎隨時留言和我分享。
這是去年發布2024年度回顧文時,邀請大家填寫回饋表單的回應總整理 aka 我來還債了哈哈哈哈!
前情提要:在寫更新的中途跑去整理房間翻到大學留下的東西決定丟上來備份兼和大家分享(彷彿輕小說標題一樣的長度) 都是課堂上的隨筆小測,限時約莫三十到五十分鐘不等。為了保持時間的質感,有些生澀的地方就不改了,還請見諒。 上一篇這邊走:點此。 我想把街上的風偷回家,晾在屋子裡,和咖啡的香氣
偶爾老師給我們讀一些文章,或去街上走走,然後用約莫三十到五十分左右的時間,當場寫一篇隨筆。 一點點的緊迫,加上一點點的教室窗外吹來的風,讓當時的文字聞起來都有不一樣的氣息。
個週末我在中央公園,和朋友站在巨大的光廊之中,仰頭看懸吊的燈串,看一顆顆菱形的透明燈飾折射著玻璃紙似的顏色。粉的明黃的嫩藍色的全在一個面上,交集出刺眼的白色。但再刺眼都想仰著脖子繼續看。
八月初時,我在手機遊戲《Livly Island》飼養的第一隻電子寵物,冰淇淋雪球迎來了牠的一歲生日。也就是說,我已經玩這遊戲一年,或者至少讓它在我的手機裡待了一年整。 你可能覺得這有什麼?不過,這已是我持續遊玩的最高紀錄──我的手遊從來玩不超過三個月。
開始決定規律地發表文章,是從去年的十二月開始,陸陸續續也差不多半年了,正好來到一個適合回顧的時機。 以下就簡單的列幾點,在每一項會分別列舉三條做小結當作跟大家、也跟自己聊聊天。如果你對我這段時間寫的內容、介紹的作品、更新的方式等等有其他想法,也歡迎隨時留言和我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