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双子

含有「楊双子」共 5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本書結合穿越、百合元素,以細膩的文字描寫少女間的情感,並融入臺灣文化與語言。劇情日常卻引人入勝,如同倒吃甘蔗般耐人尋味。
Thumbnail
《臺灣漫遊錄》以1938年日本作家青山千鶴子遊歷臺灣為背景,探討殖民與被殖民的關係。小說以美食串起旅程,卻也藉由細膩情感及權力結構的刻劃,引人反思殖民者與被殖民者間的互動,以及有權者如何看待弱勢。推薦序更點明此書為反思殖民的告白信與反省文,提醒讀者需察覺書中權力結構的運作。
Thumbnail
4/5臺灣漫遊錄
時光-avatar-img
5 天前
這篇真不好寫呢。我這樣說是因為讀著文覺得裡面有很強的推演邏輯 (咦,我是在講推理懸疑故事嗎?),或說以我目前糨糊腦袋無法如此條理分明的寫。不過我沒讀過此書,也許讀過後會好一點。我烤箱沒讀完,沒打算讀這個。今天去誠品有發現比較吸引我的新書。順帶,烤箱在誠品榜上從上次看到的第十跑到第七囉~~(我這是在聊天嗎?慢慢走開 .....)
Claydee-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時光 謝謝大朋友,不過很可能是我寫成這樣的——分享給朋友,她說:「哇,畫的重點都跟我差別大到懷疑我們讀的是同一本書嗎XDD」——所以有興趣的話還是推薦翻翻書,哈哈。這本小說多是對話,不是滿版篇幅,對眼力的負擔稍小。我好一陣子沒逛書店了都還在消化之前的書單。聊天很棒呀!最近真的很多人烤箱,住國外的朋友也在用電子書烤箱^^
臺灣漫遊錄 – 自愛、情愛,大時代 By 楊双子 春山出版 讀完時我就覺得這本書書評不好寫 如果光看前2/3(甚至更多) 基本上不太能很完全或說直接的抓到“點” 特別是兩位主角的個性,青山千鶴子(大千鶴)與王千鶴(小千鶴) 一個太爆衝,一個太隱忍 (就都不太是討喜的性格)
Thumbnail
Claydee-avatar-img
4 天前
您寫得好好啊!謝謝分享!我也覺得前面有種動漫小說感,然後我就是那個粗線條無法理解小千鶴的彆扭的讀者XDD 正好也重讀完知否(再度握手),居然可以這樣連結,真是很奇妙:)
pin chu CHEN-avatar-img
發文者
2 天前
Claydee 謝謝 😊 真的~前面整個青春動漫的粉紅色感 ㄎ 小千的心思你別猜這樣。 是知否同好(必須握緊一點)我超超喜歡知否的小說的~~從作者在網路上連載時就開始追(也是我人生中唯一一次追連載,以前都會堅持要作者寫完才看,免得斷頭 )這真是我人生難得重讀好幾次的套書,我好喜歡小說中明蘭的通透,跟許多她內心苦中作樂的”自我吐嘲“。
「溫柔的話語有如盛夏裡溪谷吹來的涼風,從我胸口穿透。」
Thumbnail
5/5臺灣漫遊錄
Claydee-avatar-img
4 天前
好喜歡您的心得,比較少讀百合,原來這就是那種「奇妙」語氣和敘事的由來嗎!?
依肆/一四-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Claydee 哈哈哈哈有可能!感覺作者有在刻意模仿日翻中時的翻譯腔,加上又用第一人稱揣摩角色性格,雖然足供討論的議題無疑是歷史文學的深度,但風格更接近百合向的類型小說,所以變成了這樣子很特別的筆觸~
大約花費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斷斷續續的把書看完了 認真說起來這是一本相當流暢又好看的小說,至於花費那麼久的時間的原因在於我總是忍不住停下來遐想著那樣的時空背景與兩位千鶴之間的情感,成熟的文筆所醞釀出來的感情總讓我無論在閱讀時還是在停歇時都一直在我的腦海裡翻滾
5/5臺灣漫遊錄
圍繞在四位女房客與一位女房東的日常故事,從四面八方遠道而來聚攏至台中,也是楊双子的成長之地,作者運用土生土長的熟悉地利,描繪出既真實又貼切情境的生活日常。 料理是許多作家會拿來使用的常見題材,從日本文學小說到微電影,《舞技家的料理人》、《想做菜的女人和想吃的女人》、《自言自語的圍裙》等等
Thumbnail
這是一本遊記?又不太像。 這是一本食記?也不太像但是看了會餓倒是。 但這本書看完心裡感觸很深,推薦閱讀喔!
Thumbnail
楊双子在《四維街一號》中,以房東與四位房客住在一棟日式建築的日常生活,巧妙地勾勒出多元族群的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生活的面貌。在《臺灣漫遊錄》中則是一位日本作家與一位台灣翻譯,以台灣的各地美食為媒介,記述兩位女性的相處而成的回憶錄。兩本書以輕鬆的筆調書寫日常,以台灣歷史為底,但讀起來不會生硬,
Thumbnail
昨晚讀完《臺灣漫遊錄》,書中描寫日治時期,作家青山千鶴子受總督府邀請來臺,與本島通譯王千鶴同行,透過美食與旅行建立微妙情感。
Thumbnail
5/5臺灣漫遊錄
好像不錯看,感謝推薦。
閱讀這本與品嚐美食的過程令我快樂,但同時又能在其中看見過去殖民地歷史,當中臺灣人一直存在卻又必須壓抑的自我認同,是在看起來愉悅的劇情中,不可忽視也糾結複雜的情感。
Thumbnail
Claydee-avatar-img
4 天前
推「臺灣人的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