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拋開人生的預設劇本,走出自創之路 《The Pathless Path》
付費限定

拋開人生的預設劇本,走出自創之路 《The Pathless Path》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raw-image

嗨👋🏻 我是 Andy CY

在 2019 年一項美國的調查中發現,當被問到「你自己如何定義成功?」時,97% 的受訪者同意「一個人如果追隨自己的興趣和天賦,竭盡全力去做自己最關心的事情」,那就是成功。

但當同樣的受訪者在被問到「你認為別人如何定義成功?」時,只有 8% 給出相同的答案,另外 92% 的受訪者則同意別人會根據「是否富有、是否有一份引人注目的職業、是否有名氣」來定義一個人成不成功。

我們在人生道路的選擇上,是在追隨社會主流的「Dafault Path 預設劇本」還是聽從自己的內心活出「Pathless Path 自創之路」,就是今天這篇文章想要分享的主題。

為什麼重要?

現在的社會很強調標準化的人生選擇,只要你好好唸書、找份好工作、擁有不錯的收入就會獲得快樂,但往往最終的結果是,你擁有了社會預設應該讓你快樂的條件,卻發現自己並沒有真正喜歡、享受這樣的生活,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自創之路」

在這期的內容將涵蓋:

  • 人生的預設劇本
  • 如果我們不去定義「足夠」,我們就會一直想要更多
  • 從眾也是一種損失規避心態
  • Pathless Path 是走出自己的道路
  • 如果你去做這件事情,但永遠不能跟其他人說,你還會去做嗎?
  • 我的三個月「自創之路」體驗
  • 「自創之路」是水到渠成,而不是犧牲放棄
  • 結語:重點是好好生活,而不是要領先他人

人生的預設劇本

《The Pathless Path》的作者 Paul Millerd 擁有一個令人稱羨的菁英履歷,頂著 MIT Sloan MBA 的光環,在全世界最頂尖的管理顧問公司-麥肯錫工作,在他人生的上半場,他沿著社會所期待的「預設劇本」一路搜集獎盃,但是在經歷身體大病、親人離世的意外衝擊,他才突然發現,儘管他已經達成了所有過去他給自己設定的成功目標,在工作上,他可以跟全世界最頂尖、聰明的商業領袖共同探討經營策略;在生活上,他擁有豐厚的收入,可以在大城市紐約過上舒適的生活,但是他的內心卻覺得越來越空虛,這樣的生活並沒有讓他更快樂。

他走上了人生的「預設劇本」,紙面上的生活看起來完美無缺,但他內心卻沒有得到社會向他承諾的快樂,沒辦法真正去享受它。

曾有研究指出,在全世界各種不同的的文化、社會背景下,人的心中通常都有所謂的「預設劇本」,這個路徑是我們從小到大耳濡目染,認定人生就應該這樣走、做這些決定,但是有趣的是,這條「預設劇本」通常只會規劃我們年輕時的選擇,包含求學、選擇工作、建立家庭等,大概就只會到我們 35 歲而已,對於剩餘的人生該怎麼走,「預設劇本」並沒有告訴我們答案,導致有些人一路跟隨「預設劇本」的規劃,走到了中年之後,突然間地圖消失了,他們頓時喪失了生活的方向感,不知道該如何去思考以及感受。


如果我們不去定義「足夠」,我們就會一直想要更多

If we don’t define “enough,” we default to more, which makes it impossible to understand when to say no.

我很喜歡作者在書中分享的這段話。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73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自我成長策略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變革成長指南
8會員
8內容數
在變革世界中,探索個人與社會的成長之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變革成長指南 的其他內容
這篇文章探討許多人容易陷入過度規劃而無法付諸行動的困境,提出從「輸入」而非「結果」衡量進度,並設定有成就感里程碑等策略,鼓勵讀者跳脫舒適圈,立即採取行動,而非停留在計畫階段。文章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生活實例與名言佳句,強調行動的重要性,並呼籲讀者將想法付諸實踐。
這篇文章探討為何過度投入工作會讓人脆弱,並提出「人生組合 Portfolio」的概念,以建立個人韌性。文章涵蓋全心投入工作的危險性、脆弱、強固與反脆弱狀態、人生組合的概念與價值、將自己視為公司經營、第二曲線創新、探索人生組合支柱等面向,並提供三步驟行動計劃協助讀者建立自身的人生組合。
這篇文章探討許多人容易陷入過度規劃而無法付諸行動的困境,提出從「輸入」而非「結果」衡量進度,並設定有成就感里程碑等策略,鼓勵讀者跳脫舒適圈,立即採取行動,而非停留在計畫階段。文章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結合生活實例與名言佳句,強調行動的重要性,並呼籲讀者將想法付諸實踐。
這篇文章探討為何過度投入工作會讓人脆弱,並提出「人生組合 Portfolio」的概念,以建立個人韌性。文章涵蓋全心投入工作的危險性、脆弱、強固與反脆弱狀態、人生組合的概念與價值、將自己視為公司經營、第二曲線創新、探索人生組合支柱等面向,並提供三步驟行動計劃協助讀者建立自身的人生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