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

含有「完美主義」共 370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一、對工作的欲求:完美主義的陷阱 好,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老師想要跟大家討論的是——對於工作的態度。 為什麼工作沒有辦法變成一件享受的事? 乍聽之下這個問題好像很傻——工作怎麼可能變成一件享受的事呢?工作就是工作。可能有很多人會這樣回覆我,但工作真的不能變成一件享受的事嗎?這邊我就來分析幾種心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不是太敏感,而是被「羞愧感彈珠球」打中了。 那顆球藏著舊有的痛與未被理解的自己。 當你學會看見它、接住它,你就能從無止盡的內耗中,重新拿回情緒的主導權。 一篇溫柔又深刻的心理文章,帶你理解羞愧、內耗與自我和解的真相。
Thumbnail
很多人卡在完美與焦慮之間:想更準備、想更聰明、想更對。 但越想越動不了。別再追「最好的答案」,先做、再學、再微調。 行動不是冒險,而是讓思考回到現實的唯一途徑。
Thumbnail
明明沒人責怪你,但你卻整夜睡不著,腦海裡重播主管的表情、朋友的一句話? 那不是你太敏感,而是「內耗」在作祟。 心理學上有三種常見的內耗來源——創傷型、環境型、角色型。 它們不只是焦慮的原因,更是我們「如何被愛、被期待」的方式。 停止內耗,不是要你變得堅強,而是學會溫柔地面對害怕的自己。
Thumbnail
內耗不只是情緒管理問題,而是「未竟事宜」——那些曾經受過的傷、被忽略的感受、未完成的心理任務。本文解析三種內耗來源:創傷型(害怕被拋棄)、環境型(害怕落後)、角色型(害怕不被需要),並透過故事與心理學觀點,帶你理解:停止內耗,不在於更堅強,而在於更懂得溫柔地擁抱自己。
Thumbnail
透過重新詮釋經典神話「夸父逐日」,本文探討了完美主義的意義,強調「選對戰場」的重要性,並引申出「慢一點,沒關係」的人生哲學。文章從個人職場經驗出發,對比了過度追求技術細節與真正理解客戶需求的差異,並讚揚了日本的「匠人精神」,最終點出在追求理想的過程中,理解自身步調、享受過程的重要性,並分享自身經驗。
Thumbnail
高績效領導者常被「不能失敗」綁架,卻忘了真正的成長源於試錯。重構思維、建立安全網、拆解行動,讓你從「我不行」走向「我能行」——領導力的本質,是在不完美中前行。
Thumbnail
彼得潘-avatar-img
2025/10/09
舊時“以身作則”是主管或領導者的標配。 現今也許職場競爭 也或者“性價比”讓稱不稱職成了“保衛戰” 因此“完美人設”就比任何職場表現重要 不僅服飾要正裝打扮 氣場更要凌人 高高在上更是統一形象 這些對工作一點助益也沒有 正襟危座是莊重敬業 不是體面公關。 我還是學徒時對滿身髒污的師傅很崇敬 對頤指氣使的主管很不屑 道理就在願意屈身示範帶頭的才是領導的樣子。 美利堅的軍隊領導不是“你去做”而是“跟我來”!
梅根的斜槓人生-avatar-img
發文者
2025/10/10
彼得潘 謝謝分享!現在很多媒體會貼「專業標籤」,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設和評判標準,我個人覺得有自我要求是好的,但過度追求而失去了自我,做起事來走樣了,就不是件好事。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src
Oren-avatar-img
2025/09/23
謝謝LäzzŸ的分享😊~~ 或許成為夠好的自己就好~
LäzzŸ-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9/23
Oren 謝謝Oren❤️ 成為夠好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我也正在練習,一起慢慢成為更自在的自己吧~!😊
拖延症和身份認同有什麼關係?
Thumbnail
宇牛-avatar-img
2025/09/20
拖延⋯很多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