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28.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28.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言太陽病中風脾虛榮衰之治。

①:桂枝湯傷脾[1]或下法傷脾。兩者使得營衛之失衡又再次改變,此時衛氣反足夠而營氣不足,故去桂枝。

②:表邪未解,邪未陷[2],邪氣隨太陽經至於頭項。

③:南火運外散,衛強抗表。

④:但脾虛不升充心,故榮衰不汗。此非太陽傷寒,以下文“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可知也。

⑤:脾虛生太陰逆南故滿痛,微痛而已不為劇痛,因非實物堵塞如結胸而單為氣機所致也[3]。

⑥:脾虛不升故小便不利。

引1:《傷寒66條》:“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發汗後傷中而腹脹滿。

註2:表邪未解,故衛強不損,下之故傷榮。為傷寒21條之對照。

註3:桂枝證下之則成結胸心下硬滿,今非,知未邪陷而為脾虛上逆。

另:脾得運而上充心,榮可散則外邪可除,此案衛強榮弱,不需加桂枝另增衛氣也。

另:太陽病下後產生了桂枝湯變方的治療,因下後仍在桂枝湯證範疇下可以造成兩種結果(未演變成陷胸或痞證),一者衛氣外宣受阻(此時氣內充營氣外散),用桂枝去芍藥湯;二者營氣外散受阻(此時內氣需而反外宣衛氣),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薑(三兩,切) 白朮 茯苓(各三兩) 大棗(十二枚,擘)

白朮:苦,溫。消化道(消食不飢疸)、肌肉(死肌痙止汗除熱)、關節(風寒濕痺)。燥壯於中,燥壯於表,濕去而熱可除。

茯苓:甘,平。胸脅(逆氣)、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心(憂恚驚邪悸)、神(安魂養神)、肺(咳逆)、口舌(乾)、消化(不飢)、小便(利尿)。健脾以上充心,並利水而下逆氣。

方:運脾上充營,散血外發肌肉。

意:中風脾虛榮衰,衛強榮衰,此時運脾使營氣上充心,得發汗則邪除。

avatar-img
明燈堂中醫保命集
0會員
37內容數
專注中醫研究,提升中醫普及,擊破醫學泡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明燈堂中醫保命集 的其他內容
33.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言太陽陽明合病嘔之治。 ①:亦有生西陽明逆南而至嘔者[1]。恐因南太陽較盛故。 引1:《傷寒189條》:“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此為陽明邪重於中土,但論西陽明逆南弱而不得火復,是成
32.①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②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言太陽陽明合病下利之治。 ①:或因太陽病發汗過多而兼陽明,或因肺損而生陽明[1]。 ②:太陽病,北太陽走表、南火運走表,氣皆走表走北之故,陽明邪必隨之走北走表,故下利[2]。 註1:臟損可生其氣。是以肝損生厥陰氣,心損生少陰氣,脾損生太陰氣
31.①太陽病,②項背強幾幾,③無汗④惡風,葛根湯主之。 言太陽病寒凝項背失潤之治。 ①:此南北太陽皆侵,無分於中風傷寒也[1]。 ②:南太陽損心而不散血滋肌,加北太陽邪隨經出表於項背,肌凝而不得潤。 ③:寒束於皮毛而無汗[2]。 ④:南心損而榮弱衛損,發熱毛孔開而不得衛氣保護,故惡風。
33.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言太陽陽明合病嘔之治。 ①:亦有生西陽明逆南而至嘔者[1]。恐因南太陽較盛故。 引1:《傷寒189條》:“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此為陽明邪重於中土,但論西陽明逆南弱而不得火復,是成
32.①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②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言太陽陽明合病下利之治。 ①:或因太陽病發汗過多而兼陽明,或因肺損而生陽明[1]。 ②:太陽病,北太陽走表、南火運走表,氣皆走表走北之故,陽明邪必隨之走北走表,故下利[2]。 註1:臟損可生其氣。是以肝損生厥陰氣,心損生少陰氣,脾損生太陰氣
31.①太陽病,②項背強幾幾,③無汗④惡風,葛根湯主之。 言太陽病寒凝項背失潤之治。 ①:此南北太陽皆侵,無分於中風傷寒也[1]。 ②:南太陽損心而不散血滋肌,加北太陽邪隨經出表於項背,肌凝而不得潤。 ③:寒束於皮毛而無汗[2]。 ④:南心損而榮弱衛損,發熱毛孔開而不得衛氣保護,故惡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