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辦完展覽以後,雖然我覺得受訪者像天使,會在一個特別的時間點帶給我有意義的訊息,不如說是在我在某個階段感到迷失時,會自動導航地去捕捉讓自己穩定下來的浮木,而這些浮木就會變成一顆星星,找到自己的位置後就能發光,也成了我在報導中的亮點。
這次的受訪者擅長畫畫,他常常用畫畫的思維看待表演,而我也是先學會畫畫才會寫作。因此我覺得自己的文章結構藏很多畫畫的習性,例如我私心很在意文章的「結尾妖精」,會故意讓尾段讀起來像替整個採訪描繪一張畫。不過我想誰不是呢?每個人在學會說話之前,都是用塗鴉開始表達的。
這篇專訪我特別想回歸「童心」,用受訪者小時候的故事串主線,並在最後用受訪者最喜歡的《小王子》作結尾。採訪上線看到編輯下的標題「無所事事的人生,是為了認真做好每件事的自由」時,我覺得這也是我做接案採訪記者的初衷,有別於主流的選擇,看起來無所事事但也無所不試,是因為我有足夠的想像力,認真活出我自己喜歡的樣子。
圖/《星空下的黑潮島嶼》
《星空下的黑潮島嶼》觀後感
以前對白色恐怖題材的戲劇都會有點抗拒,畢竟對我來說看劇主要是娛樂和放鬆,但另一方面不能否認透過戲劇形式去紀錄歷史、喚起關注的重要性。看完試片後,我發現它十分跳脫我過去對這類主題戲劇的刻板印象,竟能兼顧娛樂觀眾和記錄歷史的兩項特質,讓我對劇組感到敬佩不已!
比起說《星空下的黑潮島嶼》是時代劇,它實為一部建立在那樣時代背景下的醫療劇,因為它帶給我的共鳴倒不是緬懷歷史的部分,而是在物資和觀念缺乏時代下的人們,為了達成自己想做的事能夠付出多少努力,並激發自己的無限潛能,甚至願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處在那段時代悲劇的人,想聽一首歌得用有限的材料做一台收音機才聽得到,比起現代,只要打開電腦就能一鍵完成好多事情。這份理所當然,容易讓人輕忽擁有的珍貴,也讓我去反省自己到底有沒有在擁有的資源下,將他們發揮到極限?
科技讓人類變笨真的不是恐嚇,而是真實發生的事情。曾經一雙手能做到那麼多事,把許多不可能化為可能,現在全部都簡化成一顆按鈕。有人說現在的科技是魔法,但對我來說,過去人們能為渴望的生活打拼的雙手,才是真的魔法。

報導文摘
仔細剖析黃河為何渴望無所事事,或許是想彌補 15 歲就開始拍戲,而不能任性安排自由時間的缺憾,「我從國三後就再也沒有寒暑假,下課也不能跟同學出去,時間到了就是要去拍戲。小時候就是一直要很努力,會覺得很累,但現在就會發現努力不一定要長那樣。現在我會很認真地工作,也會很認真地玩,很認真地休息,很認真地照顧自己。」如今黃河所想像的「無所事事」並不是想玩或不想工作,而是能更隨性地安排所有想做的事,並擁有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的自由。
閱讀專訪
即時更新 𝓕𝓸𝓵𝓵𝓸𝔀 𝓕𝓪𝓲𝓷 𝓙𝓲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