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選擇 Club Med 普吉島?——我們這趟旅程的出發點
說來有點突然,其實這次的出國旅行,一開始並不是刻意規劃的——是因為老婆的公司剛好有提供一筆「國外旅遊補助」。
對我們這種平時工作滿檔、只有特定假期能出國的家庭來說,這樣的機會實在難得。 剛好我也正在讀一本很有啟發的書,叫做《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書中提到「記憶股息」的概念:與其把錢存到老,倒不如趁年輕、有體力的時候,將資源投入值得記憶的體驗裡。這段話給了我一個很強烈的提醒:旅遊的回憶是無價的,而每個階段的旅行,都有它無法重來的意義。 ---
從釜山自由行的疲憊經驗,轉向全包式度假村
我們上一次的家族旅行是到韓國釜山自由行。說真的,那趟旅程除了悶熱的天氣、複雜的地鐵系統、不算友善的親子景點之外,最累的是:我們幾乎把全部的時間拿來轉車、搬行李、安排行程。尤其當時孩子年紀還小,那種體力與耐性上的雙重壓力,讓我在旅程中始終無法真正「放鬆」。 也因此,當這次再討論要去哪裡時,我主動提了 Club Med 普吉島。最初會認識這個度假村,是因為看到啾啾鞋的介紹影片。影片中提到:「我們過去總愛把旅行塞滿景點,卻忘了放鬆本身也是一種目的。」這句話深深打中我。

Club Med 的全包式模式,住宿、餐食、活動一價全含,不用思考交通、不用操心行程,對我們這種「只想好好休息」的家庭來說,聽起來太理想了。 ---
出發前的疑慮:資訊不透明與不安感的拉扯
當然,這趟旅程並不是一開始就信心滿滿。畢竟泰國對我們來說,是一個相對陌生的國家。
台灣多數人習慣去日本或韓國自由行,網路上的遊記也多、資訊透明,行程安排起來相對放心。但泰國、尤其是普吉島,則是我們第一次接觸,加上近年一些新聞事件(像是柬埔寨的詐騙、護照被扣押等),都讓我們在出發前心裡有些忐忑。
此外,Club Med 的台灣訂購系統雖然由珂境旅行社代辦,但除了北部有門市,大多數過程都得靠網站表單與電子郵件來溝通。雖然客服回覆算有耐心,但在還沒踏進度假村之前,我們始終無法完全確認。
這趟行程,真的是如想像中那般「Chill」嗎?還是只是另一個網紅包裝出來的夢幻假象? ---
關於交通:從南部出發到普吉島的長路跋涉
若你和我們一樣居住在中南部,這趟前往 Club Med 普吉島的旅程,其實從搭飛機前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目前從台灣直飛普吉島的班機大多僅限桃園機場,而我們這次搭乘的是虎航下午 1 點半的航班,飛行時間大約 4 小時至 4 小時半。雖然聽起來不長,但對於住在南部的我們來說,整體準備與轉乘時間相當可觀。 我們一早六點就起床,開始整理行李、確認票券,緊接著搭台鐵、高鐵北上至桃園,再轉搭機場接駁前往桃機,整體舟車勞頓已超過半日。 抵達普吉島時,當地時間是下午 4 點半,但因為泰國比台灣慢一小時,實際上已是台灣時間的 5 點半。如果你的手機沒有自動更新時區,記得手動調整,否則後續活動容易出錯。 初次踏入普吉島,我們最擔心的其實是「接機」是否會順利。畢竟人生地不熟,加上與旅行社的溝通幾乎都透過 Email 或表單,難免會懷疑:「萬一接應人員沒出現怎麼辦?」
所幸當我們一出關口,就清楚地看見舉著 Club Med 牌子的工作人員,笑容親切地等候著。他們會逐一確認旅客身份,接著安排乘坐一台九人座的專車前往度假村。 需要提醒的是,從機場到 Club Med 路程約 45~50 公里,但實際車程幾乎都超過 90 分鐘。若遇上下班尖峰,沿途還可能塞車,加上長途飛行與等待,最後這段車程頗具耐力考驗。
尤其若你是帶著孩子同行,更建議事先準備好點心、音樂或暈車藥來安撫他們的情緒,避免在旅程的最後關卡被打敗。

不過沿途望向窗外,普吉島的街景也逐漸拉開異國風情的序幕——那是一種「真的離開了日常」的踏實感,疲憊之中,也開始期待接下來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