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職場成了消耗戰,我們該學會用「適應」而非「忍耐」過日子
剛過完5/1勞動節後,
你有沒有這種感覺?當老闆臨時宣布放假,我們的心情就像中獎一樣雀躍;補班日不用補,彷彿整個世界都亮了起來。 這不是我們太容易滿足,而是因為長期的壓力與消耗,讓我們只能在縫隙中尋找小確幸。
但回頭看看,我們到底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
當工作成為「忙盲茫」三部曲
每天忙到喘不過氣,卻感覺自己沒有真正往前一步;
會議連連、任務不斷,表面看似充實,實際上卻愈來愈空虛。 你可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我效率太差?不夠努力?」 但其實問題不在你,而是: 你正在用一種過時的方式,應對一個不斷變化的世界。
不是「我不想進步」,而是「我不知道怎麼跟上」
我們這一代,其實沒有人真的教過我們怎麼面對劇變。
過去的工作思維是「只要夠努力,就會被看見」, 但現在的世界運作,是靠工具、策略、適應力。
AI出現不是在逼你加班、也不是要你變成機器人,
它的真正意義是——幫你把「反覆的苦差事」自動化, 讓你有更多時間去思考、成長、創造。
學會使用新工具,不是為了討好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奪走你的生活節奏。
從「委屈自己」到「重新選擇」:成為溫柔而有力量的企鵝
如果你曾經在職場中默默幫忙、默默承擔,那你可能就是我們前幾篇提到的「企鵝型同事」。 別當傻子,學企鵝:合作不是委屈自己,而是選擇相信對的人
他們不是笨,而是選擇相信;他們不是逆來順受,而是願意給信任一次機會。
但信任,不代表無止境的付出。
合作,不該是壓榨彼此的資源,而是一起尋找更好的做法。
就像適應變化一樣,我們不該再用忍耐來面對職場的問題,
而是學著用「策略」與「選擇」讓自己在風雨中穩穩站住腳。
最好的「休息」是重新定義你對工作的態度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成為追趕風口浪尖的人,
但每個人都需要學會讓自己的步伐不再原地打轉。
也許我們無法立刻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從學會一個新工具、思考一種新方式開始。
不是因為你不夠努力,而是因為—— 你值得用更聰明、更溫柔的方式,走得更遠。
🔔 現在就留言分享:你最近最想學會的工具或技能是什麼?
🔔 追蹤我,讓我們一起練習適應這個不斷變動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