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密室狂亂時代的殺人 絕海孤島與七個詭計
作者: 鴨崎暖爐
出版社:尖端
購買連結:博客來
內容簡介:
大富原蒼大依是日本名列前茅的富豪,也是重度的推理小說迷。
高中生葛白香澄受到她的邀請,參加在孤島舉辦的「密室詭計遊戲」,
跟全都是怪人的參加者一同被捲入真正的密室殺人事件。
碰巧在場的,還有開啟密室黃金時代的事件被告,以及前法官。
他們能夠解開接連出現的不可能犯罪之謎,從孤島上生還嗎?
※截自博客來
前言
相信各位看到標題也知道了,那我就直接說了。
我原本是想要寫:「史上最雷推理小說」。但我在寫之前突然猶豫了,因為我不大確定究竟這本書有沒有讓我感覺比「除非自首否則無法推論的偽證」以及「突然冒出來的共犯」還要不能接受。
想了想後,還是改成現在的標題。
這真的是我今年看過最雷的小說了。
很久沒有遇到看完後想把整本書撕爛的衝動了XD
好的,若是都寫到這樣還有喜歡這本書的粉絲繼續看下去,那我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密室黃金時代
先來吐槽……不對來談談這個。
簡單來說就是日本那邊突然掀起了一股密室殺人的風氣,開始了大密室時代。
是不是看不懂我在寫什麼?不用擔心,我也不知道作者在寫什麼。
雖然我知道這次續集,只是上一集我沒有看,但我還是很想問流行這種東西真的沒問題嗎?
乍看之下就是一個「別人的孩子死不完」的世界觀設定。可能有些人會覺得很有趣,但我只覺得是欠吐槽。
就不能流行些正常的東西嗎?
雖然說不是沒有作者自己有趣的想法,但整體來說我個人覺得還是弊大於利。
雖然每個人對於推理小說都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但我個人覺得重要的只有兩點:一是節奏;二則是氛圍。
因為身處在密室黃金時代,所以裏頭的角色聽見密室裡面有死人,是完全不會感到驚訝的。
只是死了個人而已,需要驚訝嗎?
當然我不是想要吐槽這點,而是這個氛圍下所延伸出來的問題。
從字裡行間都可以看出這群人非常看輕生命,相比起死人更在乎密室。
借問這群人都如此看輕生命了,被困在孤島上身邊有名殺人兇手,會緊張嗎?
懂我想表達的意思嗎?我個人並不反感這個設定,雖然是有槽點,但如果作者真能走出自己的天地,那誰也不會說甚麼。
但問題是這個設定並不適合用在孤島,因為會少了「抓到兇手」的急迫性。
作者塑造的氛圍,讓無論死了多少人都不會有絲毫緊張感。
但這並非我覺得這本書雷的原因。
困在孤島的那群人
接下來說說角色。上面有提到他們是一群看輕生命的人。
但我想要談的並非這點。若他們真的活在這種隨處都可能死人的時代,與其成天提心吊膽害怕自己被殺,還不如好好享受這場死亡遊戲。
我這邊想聊的,是角色的定位。
說實話這本小說有不少值得吐槽的地方。
像是遇到死人,在場一定會有能鑑定死因跟死亡時間的醫生。本作自然也不例外,只是這位醫生是整本書中唯一的正常人,是見到屍體會有反應、會不想跟殺人犯待在一起的普通人。
所以這樣的普通人,即使是醫生,顯然也不是甚麼見慣屍體的人。
那麼派個人在一旁協助,也是挺合理的事情。
只是我不曉得明明旁邊有前警察跟前法官,為什麼卻安排宗教家自告奮勇呢?
看到這裡我非常想吐槽。借問究竟要見過多少屍體,才有自信可以去確認醫生推斷的死亡時間正不正確?
然而看到後來,會發現這一段反而是嘈點不那麼嚴重的地方。
咦?竟然有更嚴重的嗎?
還真的有。
見到屍體不尖叫是作品中正常的行為,有人死在面前第一個想的是「這人怎麼被殺的」也是基本操作。但是我想吐嘈的是:這部作品的每個人都像是個工具人。
說的每一句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感覺不到角色有任何自己的想法。就是個好像方便推動劇情的機器罷了。
有不少東西完全沒有打算解釋的意思,不只如此,很多人的行為邏輯也是各種無法理解。
像是有一段是說男主身上拿了證物,但是他突然被人襲擊,證物就不消失了,被兇手搶走了。
那一段可以說是最讓我傻眼的地方。不是男主很廢連個證物都保管不好,但各位知道就是因為兇手搶走證物的這個行為,讓偵探得以推理出答案嗎?
當然我不會說若兇手不這麼做他們一輩子都推理不出結果,但我還是第一次看到滅證這個行為能作為催化劑──所以到底滅證的目的是要幹嘛?想自首請直接雙手抱頭走出來好嗎?
當然以本作世界觀來說其實沒有問題,因為無法破解密室等同無罪。但這不只是單純的槽點XD
雖然這部角色的名字大多是諧音,說好記是挺好記的,但我覺得他們每個人都不像活人、沒有靈魂。
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一群死腦筋的人玩LARP的感覺。每個人都拿著專屬於他的劇本,在做甚麼、做了什麼,全部都按照劇本,若問了劇本上沒有的部分他們會直接愣在原地給你們看。
所以角色的記憶點是真的很低。
不過這並非我覺得這本書雷的主因。
關於密室
接下來說說推理的部分。本作直接書名就告訴各位會有七個詭計。
從「密室黃金時代」這個設定,以及各種完全沒有打算解釋的邏輯,我記明白主軸應該是放在推理,也就是「密室」上。
但看著看著就會覺得,我的要求好像有點太高了。
果然應該抱持著「只要有一個密室設計沒有嘈點就可以給及格」的標準來吧,要求一半好像真的有點太多了。
我個人對於推理小說並不怎麼熱衷,但就連愚笨如我都看得出密室的設計上只有「新意」,整個可行性甚至合理性都嚴重不足。
如果模仿這部作品的密室,大概還沒重現完第二個密室就會被發現了。
只能說別人造密室都是為了不要被發現,在「密室黃金時代」更像是一場表演、一場遊戲。
可以說作者只顧及要打造「密室」、想要拆開這個由他親自鎖上的箱子,卻忽略了其他所有邏輯。
就是這點產生了不少嘈點與不合理之處。
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上面提到的那個兇手不惜襲擊人也要把證物帶走的部分。這點我有提到過了,因為兇手滅證反而成為了線索。
滅證這誰都會做,但兇手選擇的時機點很奇怪。奇怪到我都認為他是大發慈悲在給提示。
這邊有個問題就在於,看得出來作者對於推理小說肯定是很有愛,想來是閱讀了不少同類型的小說,絕對不是「寫了很多但只有推理小說投稿有中」才成為推理小說家的人。
可以看出有很多經典的設計。像是先鎖定一個假兇手,但實際上這只是煙霧彈……諸如此類的,就是走稍微套路化的反轉。
但問題就在於作者從頭到尾只想要寫密室的關係,所以導致他寫出來的小說缺乏了對於「氛圍」的掌控。
像是如果要創造出煙霧彈,那至少要有「這個人最可疑」或者「所有證據明顯不利於他」之類的感覺,但本書中是不是只有他最可疑?有趣的是我反而覺得第一人稱視角的男主在那個當下其實也該被懷疑才對,但他們這群人就信了,一點說服力也沒有。
更不用提他們輕視生命的世界觀,發現屍體完全沒有任何感覺耶。借問這能產生甚麼樣的氛圍?在《Among Us》中發現屍體搞不好反應還更大一些耶。
也是啦,如果他們珍惜生命的話,入住房子第一件事情就會先在牆上還是哪裡開一個洞,讓屋子沒辦法成為密室──讚揚法律吧,他們殺人只會在密室殺人(世界觀設定延伸出的價值觀)。
房間把門拆了都還比鎖上門還安全耶。
節奏的問題就不說了。一本書塞七個詭計,能不快嗎?
很多時候我是覺得角色是早已經知道兇手的犯案手法,只是在等作者暗號才把答案說出來,他們尋找線索的過程基本上就是奔著解答去的。
應該說是角色的「自信」讓我有這種感覺。
另外有一段我覺得很奇怪。就是上面提到男主告知自己不在場證明的時候。能證明他的角色回了句:「有嗎?」,是被他強硬的態度才改口表示真有這麼回事。老實說看到這裡我已經快受不了了,因為這樣的不在場證明竟然被接受了?
不是,這時候咱們別搞笑行嗎?
最大的問題就是這是推理小說,理應是要讀者一起動腦的作品。但讀者動腦了會發現看得很痛苦。
為什麼呢?因為很多解法很反常理,而且書中也沒有針對這點提出任何解釋。
這份矛盾導致了這部作品的雷。
氛圍的塑造不行,加上節奏不行。看到最後只會感到忍無可忍。
我很肯定作者真的只想到自己。所有的密室都是因為自己想建而建、解開密室也是因為自己想要解開所以才解開。
說服讀者?我提的就是正解,就接受吧,標準答案就是這個。
感覺自己被教育了呢XD
結尾
簡單來說,這本書就是一場如同鬧劇般的遊戲。
當然我還是要強調:「密室黃金時代」並非是一個很糟糕的設定,相反的可以讓作品的粉絲可以拿去作為辯論的籌碼。
認真說有很多與我們價值觀衝突的地方,都能用這個世界觀去自圓其說。
所以我讀完後覺得這與有沒有看過作者上一部作品無關。
但問題就在於過於強調「密室」,而忽略了「故事性」。讓所有提到的人事物都像是為了某個目的所提出來的工具,用完就丟的那種。
那我個人是注重於故事性的人,所以我看到後來很生氣。
而我試著說服自己作者只想玩密室,但看到那幾乎都不合理的詭計,我不爽了。
我只能說將計畫書攤開來,只要腦子還正常的人都會否決──可行性就是這麼低。
稍微去網路上晃了一圈。對於密室的手法有褒有貶。有人覺得精彩但有人覺得在鬼扯。
那我個人是覺得:有創意稱得上,但精彩絕對沾不上邊。
因為其實有很多東西都藏在作者沒有「提及」的部分。不管是作者刻意忽略,像是能讓很多人不會枉死的聲音問題;或者是他沒有詳細描述的部分——這邊點名書中四大密室之一的斬首密室——像是血液飛濺的情況若能詳細描寫,或許可以減少一些爭議。
所以既然他沒有寫出來,談何精彩可言?靠腦補嗎?
更不用提最後的敘述性詭計。在本身就會漏掉某些基本東西沒寫的前提下,玩這個我只會認為是失誤而不是作者刻意為之。作者玩的方式是用「默認」讀者知道狀況的方式去描寫。
就像一個人去吃牛排,當你還在看菜單的時候店員已經上菜,因為今天只剩下鐵板麵了──店員默認客人知道今天只剩鐵板麵,所以覺得只要來的客人就是來吃鐵板麵的。
就我印象比較深的那幾個隱瞞都是以「默認讀者知道情況」為前提去寫的,但對我來說,尤其是第一人稱還玩這招,只會讓我想生氣──不是不能這樣寫,但簡單來說我覺得作者的實力沒辦法發揮,硬寫出來的結果就是讓我忍不住搖頭。
這本小說就是個作者想要玩密室所寫出來的東西。
認真說如果單純將大綱拆出來,整體的框架是沒有問題的,甚至比很多小說都還要好很多;但問題就在於作者寫爛了,那就沒救了。
當然也能委婉的說作者能力不夠,沒辦法完美呈現他心目中完美的小說。
所以想要看好的小說,還是算了;想要看密室的話,我是建議先去求九個聖杯再來。
——抱歉,還是忍不住XD
很多人力推的密室,其實說白點就是有很多基本的東西沒有考慮,以至於看上去很厲害而已。
好啦,改了很多個版本,就這樣吧。
推薦Tag
密室(不推薦):
很久沒有看過這麼讓人生氣的作品。我唯一能想到的tag也只有這個。
只能說作者的想法有點過於「天馬行空」,與小說核心設定的「密室的無解證明,和不在場證明具有同等價值」產生了衝突。
與其說是用密室來掩蓋自己的罪刑,更多的反而是在炫技──總感覺就算我今天在眾目睽睽之下殺人,但我只要能把人扔進一個誰也破解不了的密室當中,那我同樣可以視同無罪。這部給我的感覺就是如此光明正大,讓我不禁在想究竟布置成密室的初衷是為了什麼。
所以我決定還是不給推薦。想看請三思。
※以上純屬個人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