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關係,說了很多話還是沒被懂;
有些陪伴,從沒說出口,卻一直都在。

🐱這本改編自詩人西西作品的繪本,
有萌萌可愛的貓,
但不是主打貓很可愛(但也可愛啦),
而是透過貓讓我們想想,
當彼此的語言不通,還能怎麼靠近?
第一眼看到這本書,
一定會被那隻貓的臉吸住。
牠沒有賣萌,也沒故意親近,
卻安靜看著你,
像在等你說點什麼,
又像早就知道你要說什麼。
女孩站在牠額頭上,
畫面後方,是層層交疊的唐樓與電線,
一如我們熟悉卻經常感到有點擁擠的日常。
🐱劉佩佩的畫風帶有一種真實的溫度。
唐樓、電車、招牌、街市,並不特別華麗,
卻熟悉得讓人立刻想起香港,
每個轉角、每處光影,
都像城市裡我們曾經站過的位置。
貓的身形漸漸變大,
從生活中小小的身影,
變成城市裡巨大而沉默的存在。
像是一種情緒,
也像是一種靈魂重量。
這裡沒有強烈的情節推進,
反而像是在感受一次呼吸一次靠近的過程。

🐱這一頁,
「你的語言,我無法解讀,何況沒有譯本。」
這句話太多人懂,養過貓的人懂,
愛過一個不擅長表達的人也懂。
牠喵了一聲,我們試著猜:
「是想吃餅乾嗎?想喝水?
還是想吃罐罐?」
但你也知道,那不一定有答案。
重點不是猜得準,
而是你願不願意停下來,陪牠一會兒。
我們無法完全理解,
但還是停下手邊的事、
走向牠、問一句:「你怎麼了?」
這本書寫下的,就是這樣的靠近。
即使我們不懂,
也還是願意停下手邊的事,
走過去,輕輕問一句:「你還好嗎?」

🐱在某一頁,
貓蹲在門裡裡,女孩看著牠。
我們常說是怕對方摔下去、走丟、受傷,
才不讓牠出去。
但其實,我們真正害怕的,
是牠一走出門,就不回來了。
這頁圖像寫出的,不只是牠的困境,
也照見了我們內心對於「關係失控」的恐懼。

🐱這本書的背景是香港
這座城市就像一首語言失效的詩。
唐樓層層壓上來,街道彎曲不明,
霓虹在灰濛濛的空氣裡閃爍。
這些地方並不只是場景,而像是人心的投影。
擁擠的空間、重複的牆、封閉的窗,
像極了那些我們說不清的日子。
畫中的香港,不只是城市,
是一種情緒地貌。

🐱詩與畫在這本繪本裡彼此照見。
詩沒有說完的,圖畫接著說。
畫沒有表現的,詩意補上去。
貓穿行於城市之間,
像神話中的巨獸,
也像我們日常中安靜的情緒。
這不僅僅是一本「改編」詩的作品,
而是一次真正的再創作,
詩提供了觸發,圖像展開了對話。
讀者從中感受到的,
不只是作者說的,
而是自己曾經走過的情緒地形。
這本書適合給誰?
給那個不太會說話的你、
給曾經努力表達卻總被誤會的你、
給還在學著靠近別人,
也學著保護自己的你。
🐱書裡沒有高低起伏的劇情,
也沒有驚喜結局。
牠只是喵了一聲,我們只是停下來。
但就在這樣的瞬間,我們突然明白:
陪伴,有時不需要說明,
願意留下就已經是靠近。
理解,也許不是聽懂,
而是那句「我還在這裡。」
🐱這本書有點安靜,
它會靜靜陪著你,
走進那些你卡住、說不清的時刻。
你會想起那隻總在你情緒低潮時喵一聲的貓,
也會想起那些你努力靠近、卻總是錯過的人。
🐱這本書裡沒有教表達方法,
但它讓你看見,
原來在說不出口的時候,
它懂那種想陪在身邊,
卻不知道怎麼開口的心情。
有時候,我們說「我沒事」,
不是因為真的沒事。
是因為不知道從哪裡說起。
這本書不會幫你解釋,
但會陪你說不出口的那些心事。
放在手邊,讓它替你說一遍又一遍。
《愛說話的貓》
作者|西西
繪者|劉佩佩
出版|希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