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那趟義烏之行,原本只是想找個地方散心,沒料到會無意間闖入佛堂這座靜謐的小鎮。它不像景點那樣張揚,反倒有種內斂的真實與安然,就像一本舊書,封面樸實,內裡卻藏著故事。那天,我在老宅巷弄中走著,畫本沒停過,因為眼前的畫面,實在讓人不由自主地想記錄下來。

推車小工費力地穿梭在窄巷裡,一旁的小包車與機車錯落而過,黑瓦白牆作為背景,構成一幅活生生的生活畫面。這裡沒有過度裝修與人造古意,而是舊日真實的延續。老宅子多數低矮,門板斑駁,卻不失質地,那靜謐的氛圍讓人幾乎忘了時間的存在。


仰望屋頂,那層層疊疊的瓦簷原來並不只是黑,細看之下,有著褐黃、灰白、深墨等不同色階,是歲月與雨水共同染上的痕跡。它們不刻意美,但卻極具韻味。

走進一處庭院,綠意繁盛,遮住半個天光。

一叢橘紅色的花卻異常搶眼,開得奔放,像是要把這靜謐的庭園點亮。我蹲下身仔細看,卻叫不出花名,只覺得這一抹色彩像一聲笑語,在寂靜中響起,驚豔又溫暖。

主街上,一些老宅子已經轉型成店鋪。紅燈籠高掛,門簷下吊著繽紛布條,張燈結綵,熱鬧非常。

與那些還未翻修的老宅相比,多了一份商業氣息,卻也沒有全然破壞原貌,只是讓這條老街,在靜與動之間取得某種平衡。

那天我畫了好多張,手指沾著鉛筆灰,心卻是明亮的。佛堂不是旅遊地圖上最顯眼的一站,但它留下的印象卻深刻而溫柔。那些老宅,那些生活的痕跡,是義烏最溫暖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