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表現出色,但降噪僅中規中矩
Beyerdynamic Aventho 300 主打「高階無線降噪耳機」定位,帶來 50 小時續航、aptX Lossless/aptX Adaptive/Bluetooth LE Audio 與多點連線等完整規格;同時支援 3.5 mm 類比線與 USB-C 有線數位輸出,並提供 Dolby Atmos 與頭部追蹤空間音訊。整體聲底延續德國品牌一貫的乾淨、清晰與樂器分離度,低頻有量感但不掩蓋人聲。
可惜主動降噪與通透表現僅屬可用等級,長時間佩戴的舒適度也見仁見智。若你把「音質第一」視為優先,Aventho 300 很有吸引力;若日常更在意「寧靜」與「隔絕感」,同價位還有更穩妥的選項。

外觀做工:金屬鉸鏈、可折疊結構,耐用感扎實
Aventho 300 捨棄 2018 年 Aventho Wireless 的復古語彙,改走更現代的工業設計。金屬材質的耳機叉、滑軌與折疊機構在轉動時幾乎沒有縫隙與異音,機身塑膠件紋理細緻,整體耐用感優異。頭帶與耳罩採兩段式仿皮革包覆,頭帶上緣預留中央縫隙,理論上可減壓,但實際體驗因頭型而異;若你顱頂較敏感或耳廓偏大,長聽數小時後可能會感到頂部或耳緣受壓。右耳罩整合所有 I/O 與操作:電源鍵、ANC 鍵、USB-C、3.5 mm,以及外側的電容觸控面板;同時內建近距離感測器,摘下會自動暫停。按鍵回饋偏軟,盲操作時需要一點時間熟悉。
佩戴與配件:攜帶完整但收納需適應
隨盒提供半硬殼收納盒、抽繩布袋、3.5 mm 音訊線、USB-C 傳輸/充電線與 USB-A 轉接頭。折疊後體積不大,通勤與出差都算好攜。收納盒的卡位比較緊,需要練習一下擺放角度;長時間配戴的舒適度則與個人頭型、耳朵大小與眼鏡框型有關 —— 若你偏好厚耳墊、深耳室的包覆感,可能會覺得 Aventho 300 的耳罩空間略淺。
連線與相容性:編碼齊全、兩台裝置同時待命
- 藍牙版本:Bluetooth 5.4。
- 編碼支援:AAC、aptX Lossless、aptX Adaptive、LE Audio。
- 多點連線:可同時維持與兩台裝置連線,手機/筆電切換更順手。
- 有線模式:3.5 mm 類比、USB-C 數位。注意 USB-C 有線播放需要開機。
- 空間音訊:支援 Dolby Atmos 與 Dolby Head Tracking。
在這個價位帶,Aventho 300 的無線與有線「雙修」非常少見,對在意 Hi-Res 串流、遊戲與線上會議的人來說很加分。
續航與充電:標示 50 小時,快充 10 分鐘聽 5 小時
官方續航數據為 ANC 開啟約 50 小時;快充 10 分鐘可播放約 5 小時,完全充滿約 2 小時。就出差、跨城移動與辦公日常而言,幾乎只要每週補電一至兩次即可,電量焦慮感低。
App 體驗:操作直觀,但自訂空間有限
Beyerdynamic App(iOS/Android)把多數設定放在單一頁面,層級淺、好上手:
- EQ:五段等化器,提供若干預設,也支援自訂曲線。
- ANC/通透:獨立頁面可快速切換與調整。
- 穿戴偵測:可啟閉、設定自動關機時間。
- 語音提示:可啟閉。
遺憾點:觸控手勢目前不可自訂,只能依照預設的「雙擊暫停/播放、上下滑音量、左右滑換曲」;若你常用單擊暫停的直覺操作,前期會有適應期。
主動降噪與通透:降低環境噪聲可以,但競品更安靜
Aventho 300 具備 ANC 與通透模式,內建 6 顆數位 MEMS 麥克風負責收音與演算法運算。實際表現為:
- ANC:能明顯壓低低頻隆隆聲(如空調、機艙與車流),咖啡店的人聲仍可辨識,鍵盤聲、磨豆機等高頻雜訊會部分滲入。以 400 美元帶的標準來看屬「可用但不突出」。
- 通透:預設強度偏高,環境高頻會被強化而顯得刺耳;把強度下修一格後較自然,可清楚聽到廣播、對話與鍵盤聲。
若你把「最強降噪」列為首要需求,Bose QuietComfort Ultra Headphones 與 Sony WH-1000XM6 仍是更穩健的選擇;Aventho 300 的強項不在「靜」,而在「聲」。
聲音表現:暖潤低頻、清楚人聲、優秀分離度
Aventho 300 採用品牌自家的 Stellar.45 動圈單體,標示頻率響應 5 Hz~22 kHz。整體調音屬暖潤耐聽路線:
- 低頻:量感充足、下潛扎實,節奏線條清楚,不會漫漶到人聲;電子、嘻哈與電影配樂都能提供厚實的基底。
- 中頻:人聲位置穩、齒音控制不錯,木吉他與弦樂的質地自然。
- 高頻:延伸不尖銳,細節量恰到好處,長聽不疲勞。
- 音場與定位:寬度非誇張型,但左右分離與層次堆疊很乾淨,合成器、和聲與環境殘響彼此不打架。
如果你常聽人聲、民謠、器樂或是編曲層次豐富的電子樂,Aventho 300 會把細節堆疊與動態起伏完整交代,屬於把「音樂的生命力」擺在前面的一款。
通話與會議收音:清楚可用,非主打
六麥克風加持下,人聲收錄清楚,視訊會議沒障礙;但在強風或嘈雜環境,背景聲仍會收進來一些。若你的工作高度仰賴「在吵雜環境中長時間開會」,專攻通話的耳麥會更合適。
與競品怎麼選?
- Bose QuietComfort Ultra Headphones:同價位最穩的 ANC「黑屏級寧靜」,配戴舒適度普遍更高;純音質與動態不一定勝過 Aventho 300,但整體出行體驗更放鬆。
- Sony WH-1000XM6:降噪、通透、App 自訂、觸控靈敏度與生態整合都非常全面,是「功能全能王」。聲底較為討喜耐聽,細節感不若 Aventho 300 冷靜克制。
- Apple AirPods Max/AirPods Pro 2:若你在 Apple 生態,連線體驗最順、空間音訊易用;但預算、重量與配戴偏好需自行取捨。
一句話:你追求「更安靜與更聰明」選 Bose/Sony;你追求「更純粹、更有層次的聲音」選 Beyerdynamic。
適合誰?
- 重視音質、講究層次與樂器分離的音樂迷。
- 需要 無線/有線自由切換、偶爾玩遊戲或剪片的人。
- 常在 中等噪音環境(辦公室、咖啡館)工作,不強求極致隔絕。
- 不介意花時間找到合適的佩戴角度與耳墊位置。
不太適合:極度在意機艙級「真空感」的通勤族、對頭頂壓力與耳室空間非常敏感的佩戴者。

Beyerdynamic Aventho 300
US$349.99 US$399.99
看美網最新價格
結論
Aventho 300 是一款把「聲音」擺在舞台中央的無線降噪耳機:暖而不糊、清而不尖,低頻厚度與人聲清晰度取得漂亮平衡,配上 aptX Lossless/LE Audio、多點連線、雙模有線,功能完整又彈性。短板在於 ANC 與通透僅達合格水準、長時間佩戴的舒適度較挑人,觸控不可自訂也限制了可玩性。
推薦給把音質放在首位、其次才是降噪的人;若你最在意的是「世界瞬間安靜下來」的感覺,Bose QuietComfort Ultra 或 Sony WH-1000XM6 會更省心。將預算押在聲音本質的你,Aventho 300 值得一試。
延伸閱讀
Sony WF-1000XM5 降噪藍芽耳機限時 65 折!到手價NT$7181
開學季音樂升級!Marshall 藍牙喇叭、降噪耳機最低 77 折、現省 NT$2140
鐵三角 ATH-R50x 耳機推薦:混音、遊戲與音樂三用高 CP 值選擇
參考資料
Mark Knapp. “Beyerdynamic Aventho 300 Review: Excellent Sound, OK Noise Cancellation.” PCMag. May 06, 2025.
Parker Hall. “Review: Beyerdynamic Aventho 300 Headphones.” WIRED. Feb 14, 2025.
圖片來自官方網站,版權屬於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