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想要五年後存到一百萬。」
我朋友跟我這樣說的時候,眼神是認真的。但我聽了,只想深呼吸三秒。因為她的帳戶是零,完全沒開始。連第一筆 ETF 都還沒買過。
我不是在笑她,真的不是。
我反而是心疼——因為她不是沒想法、不是沒動力,而是被自己的**「腦內阻力」**困住太久了。
第一道腦內阻力:我不夠格
我每次鼓勵她「先從小額開始」,她都這樣回我:
「我現在完全沒錢,等有錢再開始。」
「我怕現在是高點,會不會買了就跌?」
「我又不是你,沒有那麼會理財。」
「我很想開始啦,但要買什麼我還在研究⋯⋯」
後來我發現,她不是在問「該不該投資」,她是在問**「這麼沒把握的我,值得開始嗎?」**
第二道腦內阻力:想太遠,卻沒開始走
我說:「你不是說想五年後存到一百萬嗎?我們來試算一下看看。」
假設年報酬率 9%,你每個月要投入 13,000 元左右,五年後,才能接近 100 萬的目標。
她聽完沉默了一下,說:「那我可能真的辦不到耶⋯⋯」
我說:「沒關係,你就從每月 3000 元開始也行。理財不是競賽,而是長跑。慢一點、但開始了,比不動要強太多。」
第三道腦內阻力:我一直在等「最好」的時機
然後她丟出下一句經典話術:
「現在不是高點嗎?這樣還能買嗎?」
我笑了,直接反問她:
「你現在資產是 0,請問你還要等更低點嗎?你不是在等低點,是在把低點浪費掉。」
這句話她沒馬上回。後來她說了一句讓我很無奈的話:
「你說的我都懂啦⋯⋯但我還是還沒下單。」
結語:你不是沒錢,你只是沒信念
講了一堆,她還是不買。我心裡不是生氣,是一種熟悉的無力。
很多朋友都跟我說過:「我想開始定期定額」、「我想要財務自由」、「我想提早退休」。
可是說完之後,沒買;過了一個月,還是沒買;過了一年,他們還是會說:「我最近想開始學投資⋯⋯」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朋友?或者⋯⋯你其實也是這樣的人?
我想說的是:
你不是沒錢,你只是沒信念。
你不是沒看到機會,而是一直懷疑自己沒資格開始。
你不是怕買錯,而是不相信長期會變對。
你不是害怕市場高點,而是太習慣站在原地。
所以我後來對我朋友說:「我不是在逼你下單,我是想讓你知道:你願意改變,就是第一筆最珍貴的資產。」
她聽完笑了一下:「你講得真好耶~但我還是會慢慢來啦…」
我想補充一件很重要的事:投資從來不只是關於錢,更關乎信念。
如果你總是害怕、遲疑、不敢開始,那就先從了解開始。
📌 多讀幾本經典好書,增加你的財務知識。
📌 多認識幾個不同的工具,理解資產怎麼滾動。
📌 最重要的是,哪怕只有一點點,也要開始行動。
你不需要一開始就很厲害,但你必須給自己一個機會。
所以,我講的一堆,到底有沒有用?
也許她明天還是不會下單。也許半年後她還是沒買。
但我相信,我的這些話,會像種子一樣埋在她腦袋裡。等她哪一天終於想通了,打開券商 App 下第一筆單的時候,她會想起這句話:
「你現在只有 0 元,但你願意改變,這就是第一筆最重要的資產。」
看完這篇文章,你的第一步會是什麼呢? 歡迎留言告訴我,讓我們一起見證,從「想開始」到「真的開始」的奇蹟!
👉歡迎到來找我:金の美好生活 (FB粉絲團) | @kimsgoodlife (IG) | @kimsgoodlife
不想看長文?來 IG 看可愛圖文,或到 Threads 聽我日常碎碎念,
每天輕鬆學一點理財投資,一起讓人生越來越好!💛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