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想要算出來最漂亮的策略,但實際上真的能適應的是那種睡得著的策略」這是我收聽啟點文化的節目—[錢世好朋友#15]導讀《致富心態》part3中Yellow老師講的一句話,這句話真的說得很貼切,在投資短短一年的時間裏,我感受到在市場中「人性」和「理性」的拉扯,各種抉擇、判斷都會受到情緒、人性的影響,這就是在市場中面對風險、面對漲跌,認識自己的過程,今天想跟各位想分享的就是我與高股息的愛恨糾葛。
周冠男教授說「高股息ETF是符合人性,但是不符合理性的投資商品」,我初入市場的敲門磚就是人氣紅不讓的00878,截至目前為止仍是ETF受益人數排行榜還是第一名,受益人數高達170萬,是眾多股民愛好的高股息ETF,即便是近來吹起高股息降息風,再加上近期市值型、主動型的優異表現,這檔ETF仍穩居第一,由此可見台灣人對於股息的追求。
說來矛盾,在我去了解過高股息ETF和市值型ETF後,其實我內心是比較偏好市值型ETF,不然我也不會選擇006208做為定期定額的標的,但是我投入股市一陣子後,當我回過神來時卻發現我已經幾乎滿倉高股息ETF了,引用闕又上老師的一句順口溜「錢多、膽小、怕狗咬」,主旨在說明投資人害怕風險,我錢不多,但是膽小、怕狗咬,總想著入袋為安,股息進帳的時候真的很有賺錢的感覺,原來這個就是用錢去賺錢,利滾利的概念,我終於成功投資賺錢了,我好棒棒?
然而高股息ETF是屬於我的答案嗎?股息進帳落袋為安就能達到我的目標嗎?不,其實我沒有感受到心安,因為我離我的目標(買房、退休金)還很遠,收到股息要再投入才能擁有複利效果,那我何必領股息,不如不配息讓錢繼續在裡面工作效益更高。
「年化報酬率才是答案!」,配息的錢不會憑空出現,因為配息時股價會下跌,它就是把本來屬於你的錢拿出來配給你,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說拿股息就是左手交右手的概念,這個錢不管是在市場中或是配出來給你都是一樣的,所以最終我們還是要看總報酬來思考這個標的好不好,如果配息配得漂亮,最終總報酬輸給大盤,豈不是花錢買心安,不如無腦買大盤指數就好。
因此我買的00878在領過第一次配息並完成填息後,就全數轉換成006208,就此跟高股息ETF說掰掰了,我的高股息ETF之路中間還有另一個小插曲,就是00713,當初肖想要用季配組個月月配出來,然而我對00713懷抱著不切實際的想法,明明是高息低波,卻妄想他的股價也可以有好表現,既想賺股息也想賺價差,我對他的期待和角色定位都錯誤,當然就抱不住了,雖然以賣出股價加配息是持平的,但是以機會成本的角度思考輸給大盤就是虧損了。

學習資產配置大推闕老師這本書
通篇下來看起來像是對高股息ETF的批判,實則不然,必須要說每個投資商品都有適配它屬性的投資人,對於目前需要全力衝刺累積資產的我來說,總報酬才是關鍵,剩下的就應該提高儲蓄力把資本累積起來,至於要讓自己睡得著的策略,就是投資人面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問題,用教科書等級的答案,這個部份可以用「股債配置」來得到解答,然而股債配置的比例、近期匯率的影響、美國債台高築的問題等等,又是一輪新的理性與人性的拉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