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首部高鐵災難動作片《96分鐘》
劇情簡介
曾經擔任防爆小組拆彈專家的宋康任(林柏宏飾)因為3年前的一場拆彈意外而離開原本的警察工作,3年後在參加追思會的回程高鐵上,因為前上司李傑(李李仁飾)收到的簡訊,再度將3年前意外的潘朵拉的盒子給打開,宋康任的妻子黃欣(宋芸樺飾)、宋媽媽、當年遇難者的家屬都在列車上,究竟主角們會怎麼解除列車上的危機呢?

宋康任(林柏宏飾)與黃欣(宋芸樺飾)於高鐵上處理炸彈危機
推薦看點
1.臺灣第一部列車題材、引進好萊塢特效技術製作的電影
說到列車題材的電影,許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2016年上映的韓國電影《屍速列車》,近幾年臺灣有愈來愈多不同類型的作品,但卻還沒有以列車為題材的電影。《96分鐘》從籌備到拍攝經歷了9年,特別的是在特效上引進好萊塢的Previs 技術,精緻且逼真的視覺特效讓臺灣觀眾看見國片製作的新高度,是相當值得進電影院用大銀幕觀賞的作品。

《96分鐘》是臺灣第一部列車題材、引進好萊塢特效技術製作的電影
2.林柏宏挑戰高難度動作戲 角色經歷創傷演技再突破
電影正式預告中有出現林柏宏於列車內與蔡凡熙打鬥的動作戲片段,一鏡到底的拍攝考驗的不只是演員的演技更是挑戰製作團隊拍攝的能力,流暢地變換鏡位並捕捉演員俐落的身手需要的是演員和拍攝團隊反覆的演練才能夠做到。
此外,相較於近幾年應該是最多人看過的國片《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中的毛毛,林柏宏這次飾演的角色有更多的情感層次變化,從3年前到3年後選擇的轉折,以及在面對內心的掙扎到與家人間的情感都是前所未見的精彩演出,也是很值得留意的看點之一。

林柏宏挑戰高難度動作戲,角色經歷創傷演技再突破
3.私利和多數人利益的選擇 永遠的兩難引人深思
或許有的人有聽過著名的哲學故事——電車問題,假設自己是一位電車駕駛員正以高速行駛,面對前方有軌道分岔,一邊是五個正在施工的工人,另一邊則只有一人,此時應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才是對的?
《96分鐘》中宋康任和其他角色所面臨的也是類似的難題,少數與多數的二選一怎麼選才是好的?如果攸關自身性命是否能跳脫私利做出選擇?這不僅是對角色內心的叩問,也是給觀眾思考的問題。

宋康任面臨的是私利和多數人利益的選擇,永遠的兩難引人深思
以下內容稍微爆雷,建議沒看過的朋友可以先存,看完電影再閱讀~
觀後心得
如果手上握有一個可以決定生命的天秤,一邊是包含自己的少數,一邊則是許多平凡的百姓,你會怎麼做出選擇?《96分鐘》以高鐵列車被放置炸彈的情境為題材,由宋康任代替我們做出真實版電車問題的抉擇。或許我們的選擇不一定和阿任一樣,生死交關的每個決定都不容易,但善良可以幫助我們做出對的選擇。
電影的開場描述了3年前雙炸彈案的意外,當時的宋康任對自己的拆彈能力很有自信,原以為順利地解決眼前的問題,沒想到隔沒多久距離不遠處傳來的爆炸聲不只奪走了許多人的性命,也在宋康任的心裡留下了一道傷疤,而這個傷痕直到3年後才迎來治癒的契機。
3年後的追思會結束後,李傑收到了炸彈恐嚇簡訊,宋康任當年的夢魘再度襲來,看似惡夢重演實則是讓宋康任走出心理陰影的機會。然而相較3年前臨危不亂的自信滿滿,這一次的宋康任謹慎許多,先是想要通報,後來才發現是無處可逃必須面對的棘手問題。兇手的威脅彷彿不定時炸彈般出現,而面對敵暗我明的情況下宋康任只能被迫接招。
3年前李傑的話語言猶在耳,宋康任是家人需要的存在,當時的選擇除了可能被兇手擺一道的不確定性之外,多少有一些自私,然而這樣的自私並不讓人討厭甚至還能夠同理。人非聖賢,在生死關頭上要能夠無私而冷靜的做決定未免太過強人所難。時空流轉,3年後的列車上依舊是兩難的二選一,為了解開自己心中的結,也為了完成當年沒能拯救所有人的遺憾,宋康任出了手上最好的牌,堅定自己的選擇是與自己和解。

「如果他不去的話,他就會一輩子被困在這件事情裡。」
家人雖然捨不得但最後選擇支持,有時候愛不是緊抓著不放,而是選擇當他最佳的後盾,也因為有著家人的力量,阿任才能從事件中真正的解脫,不再被自責與懊悔所折磨,獲得心靈真正的自由。
另一方面值得探討的是當年遇難家屬的心理狀態,不論是兇手或是其他人,內心可能感到自責,再加上對警方的處理感到不滿混合成一股無以名狀的恨意,因為需要找到可以宣洩情緒的出口而選擇報仇。

「你知道最愛的人…離開是什麼感覺嗎?」
沒有親身體驗過應該難以想像那樣的痛苦,但大概就是心裡被挖了一個永遠填不滿的洞那般難受,因此完全放下可能需要一輩子,然而復仇或許可以逞一時之快,卻無法改變已經發生的事情。
近年來開始有愈來愈多關於「修復式正義」的討論,希望能促進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對話及社會撕裂的修復。對於大多數非當事人的我們而言,要求別人去做固然容易,但是對於受害者的家屬來說是一段難以開啟的療傷之路。受害者家屬的心理需要被同理,加害者的成因需要被了解,我們能夠做的有限,但只要能多一點關心都是在為社會和諧付出努力。
自私是人的天性,但善良和理性可以改變決定。宋康任的強大不只是因為能夠處理眼前的危機,更是因為勇於面對過去的自己並在3年後做出對的選擇。我們很幸運不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做殘酷的二選一,但其實日常生活中也有許多的決定,而這些選擇累積下來也是對某種價值觀的展現,願我們都能理性判斷做出好的選擇,讓善良的種子於人與人之間萌芽,在社會散發屬於人性的芬芳。
我是影劇一隅,可以稱呼我凱倫,熱愛看影劇,喜歡分享好作品~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可以給點擊👏給我一點鼓勵!
也歡迎追蹤space_for_drama看更多心得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