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重山群島,是日本琉球西南方一系列散落的島嶼
與那國島,又是這當中離日本本土最遙遠的島嶼
相較之下,與那國島就在蘇澳以東約110公里,是臺灣地圖上最常見的陌生人
今年這趟旅行算是臺灣離島賓果的延伸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臺灣旁邊的日本鄰居,跟臺灣離島有多不一樣
雖然離臺灣很近,但因為沒有直航的關係
到與那國島最快的方式,是先搭飛機到石垣島,再轉小飛機到與那國
當時只有中華航空營運這段飛行時間不到40分鐘的國際線
時間短到飛機餐都是裝在紙袋裡面,方便空服員發放和回收
雖然比較簡易,但作為早餐還是相當豐盛,而且有吉伊卡哇、又和五銅號聯名,給過!

含肉製品的三明治因為不能過海關,一定要先吃掉。剩下的甜點飲料可以下飛機後慢慢享用
其實最令我驚訝的是這麼短的國際航線(A321-neo)竟然還有小螢幕可以用XD
石垣島機場的國內線、國際線都在同一個航廈,所以動線單純
而且因為國際班機很少,所以我當天前後大概45分鐘就通關了
(過日本海關之前可以先上網從Visit Japan Web填寫入境資料,可以加快過海關的速度)
石垣島飛往與那國島的飛機,雖然是日本航空,但實際是由琉球空勤(RYUKYU AIR COMMUTE)營運,一天往返石垣-與那國島三次
Checkin櫃檯就在入境大廳下樓後不遠處,非常方便
雖然是大約50人坐的小飛機(DHC-8),但竟然還有空服員
約25分鐘的飛航時間,沒有點心,不過會發放一張沖繩群島的地圖
背面寫了一些節日,雖然日文看不太懂,但從陰曆來看,還蠻多和中華文化相近的節日
飛行很快就結束了,汪洋的大海出現了一座白色燈塔聳立著的翠綠小島
終於,到了最期待的那一刻(下機囉!)
夏至剛過的毒辣陽光、還有那個已經習慣的褥熱海風
雖然離開臺灣,但熟悉的氣息,提醒著我家其實就在不遠處

非常迷你的行李轉盤,一半在室內、一半在室外
行李轉盤正中央是一座與那國島的模型
盯著行李們隨著輸送帶環繞轉盤的同時,也順便認識了與那國島的幾個大城鎮
機場位於北海岸(也就是照片照過去的角度)
第一大城祖納,就在機場東邊
而最大港口則是島嶼西側的久部良港,這也是日本最西端
島嶼的南岸還有另一個小城鎮-比川,雖然規模小,但也是人口聚集處
牆上掛著一些島上的風景照,很多取景都來自於2003年的日劇"小孤島大醫生"
這些有點退色的照片也反映著這部劇帶著這座島嶼走了多久
往祖納2.3公里的徒步,算是和這座小島的第一次接觸吧
除了空氣、溫度、熱帶陽光
就連路旁的植被,那些帶著刺的小白花(鬼針草),這邊都有
山上也被茂密蓊鬱的大樹覆蓋著,就連聞起來的味道都是一樣的
就差我必須要靠左走、還有日文招牌、順便再把加油站換成臺灣石油
只要簡單幾個步驟,就可以把眼前的風景變成臺灣了

不曉得這算不算"台灣感性"?
市鎮中心-祖納

最熱鬧的一條街上,有著與那國島寥寥無幾的紅綠燈
大部分的商家、加油站、市政府都集中在一條街上
幾乎沒有看到想像中和式的木造平房,取而代之的都是外表灰暗的水泥建築,有些甚至還有點斑駁
最有趣的是整修中的房屋外頭還蓋著綠網,這完全就是臺灣的工地啊XD
這邊除了餐廳和少數的商家會有很明顯的招牌之外
有一些店鋪外觀就跟民宅很像,唯一不同的是會在店前放個"營業中"的小告示
提醒路人這其實是一家商店,而且營業中
住宅區就像葉脈一樣從這條大路往左右巷子延伸出去
石砌的矮牆框出每一棟民宅的庭院,很多貓在牆上面跳來跳去
大門入口兩旁會站著類似風獅爺的雕像,有些還會掛上這家人的姓氏(這就有點像日本了)

不曉得和金門的風獅爺是不是同一個品種

很好奇為什麼海島都很多貓?
城鎮中心的這條大路沿著山坡緩緩向上
出了城鎮之後是國中、國小,上學放學的時候就會看到小孩子沿著大路走去上課
而且會對路人(就是我)親切地打招呼,實在是太有禮貌了
學校旁邊,則是與那國島測候所

與那國測候所,竟然有3層樓高的辦公大樓

剖風儀,可以觀測各個高度的風

測站,旁邊是員工宿舍
它雖然是日本轄下的氣象站,但因為位置在臺灣東北部海域,時常是颱風襲臺的前哨站
它的觀測數據往往可以做為宜蘭、花蓮地區接下來幾個小時天氣變化的參考
感謝它,在戍守日本邊疆的同時,意外的成為了臺灣的前線
祖納北邊有個非常漂亮的海灘-ナンタ浜
因為在祖納港的防波堤掩護下,大多數的日子都風平浪靜
這也成為了當地人炎炎夏日消暑的地方
雖然在港口旁邊,海洋卻還是湛藍、沙灘也是白淨
與那國島還有另一個活動-跟與那國馬玩水

相較於其他品種,與那國馬身形比較矮小,自然乘客的體重限制也比較嚴格。我幾乎是壓線過關的...
牧場就在祖納鎮旁的小山坡上,馬伕會引導你上馬之後
在牽著馬往海邊走過來
要下海之前,會先讓馬在海邊吃草補充體力
之後再慢慢地走進海裡面
真正開始玩水之前,會先用毛刷幫忙理一下馬背上的鬃毛,算是培養一下感情
緊接著就會被要求抓著馬尾巴,之後的一切就看馬和馬伕安排了...
經過了一整天在艷陽下的曝曬,能在清涼的海水中"被悠游"
真的是夏天一大樂事XD
在馬兒上岸休息之後,又在海水中泡了一陣子
這才發現泡在海水還能自然地漂浮在水上
比起在游泳池漂浮得隨時要注意不要沉到水裡讓人安心多了
騎行與那國馬的行程是這趟旅程中唯一預訂的行程(建議要先預訂)
島上有很多牧場都有類似行程,不想下水的也有田野騎行、叢林探險之類的活動
馬伕(牧場管理人)也很好客,雖然他不會中文、我日文也無法溝通
但我們還是很順暢地用google翻譯聊了一整路
整趟旅行遇到了一些當地人,第一個話題都是"啊~臺灣,我之前去過xx(臺灣的某個地名)"
這也是我第一次介紹自己是"打狗人"(私は高雄出身です)
然後他們還會反問我去過日本的哪裡
我:東京、北海道、東北...(還沒講完)
當地人:好了好了,你去的地方還比我多呢!(日文)
(對話平息片刻,換個話題繼續)
當地人:那,你為什麼這次會來與那國島?
我:因為這個島離臺灣很近,我想來看看。
當地人:說不定你還可以從這邊看見臺灣喔!
從海邊回望祖納鎮,會看到城鎮右方有個突兀的峭壁-天田鼻

天田鼻,位在照片偏右的扁平岩石,登山步道走在岩石的下方,感覺像在明隧道(X)裡走路
它的登山入口可由圖書館一旁的山路抵達
實際健行的路線不長,大概10-15分鐘就可以到瞭望台
相傳這是以前部落酋長指揮族人的地方,祖納鎮在這裡的確一覽無遺

話再說回來,方形的水泥建築加上白色油漆
這看起來真的很像臺灣某一個濱海的小鎮啊!
第二大鎮,也是最接近臺灣的地方-久部良港

久部良港,市區就集中在港邊的這一條路。照片中的與那國Hotel,已經在疫情時歇業。現在與那國的住宿都是靠著其它民宿撐著。
摩托車從祖納沿著環島公路往西騎
不到半個小時就能抵達島嶼的西邊,這裡是與那國島第二大鎮、第一大港:久部良港
港邊是一棟三層樓高的大樓,算是島嶼上數一數二氣派的建築物
這邊就很像漁港了,空氣中瀰漫著魚貨交易後散不去的魚腥味(讓我想起旗津)
港務大樓底下有一家漁會開業的餐廳
聽說每週固定時間會有從日本本土來的大船,補給各種物資
屆時這邊島民聚集,有如熱絡的市場一般
不過今天門可羅雀,有種人去樓空的寂靜
往山坡上走又會置身於民房的巷弄,但其實有許多店家身處其中
而且不乏有些google 5星的餐廳
不過要留意島上這類的餐廳通常前幾天要先訂位,否則就是候補
這天吃的晚餐是一對老夫婦開的餐廳-小料理にちばらてぃ

來日本一定要吃生魚片啊!
原本還擔心要怎麼溝通,沒想到這家店竟然是用紙本點餐(顧客自己手寫!)
這大概是我最期待的方式了,於是我很沒有壓力的緩慢寫了幾個歪歪斜斜的字交給老闆
老爺爺很有元氣的回了"はい"(好的),完成了一次有效的溝通
生魚片蠻新鮮、又招待了小菜(沙拉),意猶未盡又加點了燒烤和果汁,為這一餐畫下句點
結完帳之後老爺爺隨口問了一句:感覺如何?()
但我不小心給人聽成:你從哪裡來?
於是我很有信心地回答: 啊 臺灣來的
老爺爺停頓了幾秒,用中文說了一聲:謝謝!
餐廳的氣氛有了微妙的化學變化
整個餐廳的顧客都放下碗筷看著我走出門口,然後揮手跟我說再見
很神奇,剛進店門的時候還在擔心要怎麼溝通
離開餐廳的時候卻像是和所有認識的人說再見一樣,突然被大家的熱情接住了

也是蠻"台灣感性"的雜貨店,很像小時候在鄉下會看到的店舖

發現他們也有拼板舟的習慣,從未完成的圖像來看,和蘭嶼的板舟有點相似
日本最西端的西崎燈塔,就在久部良港往南的小山坡上
停車場到燈塔還有一段約5分鐘的上坡路
爬上去之後眼前是一片汪洋大海,也許是太期待看到臺灣了
面前這個一望無際的景觀,反而有點失望
不過遠方幾叢積雨雲,也許是臺灣中央山脈的產物吧?

現場看總覺得有臺灣地形輪廓的錯覺,但應該是錯覺啦XD

日本極西點
不過這裡是日本極西點,無論有沒有看到臺灣,這裡終究是一定要來打卡的位置
對於一旁的日本人,他們來到了旅程中離家最遠的地方
但對我來說,這卻是旅程中離家最近的地方
很有趣的心境,花錢離家,卻又一直往家的方向看

久部良港還有一個極西點,就是日本最西的郵局。這邊寄往臺灣的明信片,會先往東送到石垣,然後再往西送到臺灣。路徑也是大費周折
日本的最後一抹日出-東崎燈塔
欣賞完日本的最後一道日落,象徵一日之計的日出當然也不能錯過
不過天還未亮要驅車前往島嶼杳無人煙的東海岸需要強大的意志力
除了早起之外,沒有路燈、一路上又有一堆草蚊子
隨著摩托車疾行,有如下雨一般打在臉上,只能說嘴巴千萬不能張開...
而這一段環島公路會經過與那國島規劃的公墓區
按理來說是不會怎麼樣啦,但就有點毛毛的,連發覺走錯路都不敢停車看地圖
總算烏漆嗎黑的夜空在東方被晨光鑽出了一個縫隙
東崎燈塔閃爍的燈光,指引了晨行人們到了正確的地方

日本的最後一道日出。
象徵著一天的開始、生活準備步向常軌的"日出",卻和"日本最後一道"這種"延遲"的描述放在一起,還頗有衝擊性。
不過天亮之後就完全可以理解這邊生活步調的緩慢
尤其是這些躲在涼亭下的與那國馬,更是最好的註解

羨慕牠們只要擔心不要曬到太陽的日子。
即是沒有要來看日出,東崎燈塔這邊的海景、還有青綠色的大草原
也是值得環島的時候停下來走走看看的


心目中最接近與那國藍的秘境:六疊海灘
從祖納往東崎燈塔的路上,有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小徑
但穿過雜草叢生的小徑之後,卻是個視野寬闊的峭壁
下方是一片窄小的雪白沙灘,以及天藍色的海水

不過要走下峭壁則需要十八般武藝
雖然有一條小徑往下,但因為坡度相當陡,而且岩石非常尖銳
一般的海灘鞋可能沒有辦法負荷,要像我這個怪人穿登山鞋,走起來才比較舒適
不過安全無虞的狀況下,極度推薦下來看一下這片小沙灘
漸層的海水、湛藍的天空、沙灘,真的很有熱帶島嶼的夢幻感

六疊沙灘,意思是六張塌塌米大小的沙灘,確實不大,卻令人印象深刻。
太平洋的鬼斧神工-與那國南部海岸
相較於與那國島的西側、北側海濱平緩的入海
島嶼的東海岸和南側海岸線沿岸幾乎是峭壁,太平洋在這邊變得沒那麼親近
但隨著菲律賓海及歐亞兩板塊的擠壓、太平洋海水的沖刷塑造
留下了一堆奇形怪狀的岩石,是與那國島觀光的瑰寶
其中陸地上看得到,而且最有名的是立神岩

它是一座約30公尺高的海蝕柱
傳說從前從前曾經有人為了取鳥蛋爬到了立神岩頂端,結果下不來
他只好祈求神明協助,隔天一覺醒來之後竟然發現自己已經被帶回海岸邊
這跟石頭於是成為了當地尊敬的對象

另外一個地標是軍艦岩。位在島嶼的東南部。
旁邊還有一個觀景台可以眺望海岸線。
不過這看起來比較像潛水艇耶,看起來每個國家的軍艦岩都長得不太一樣
其實與那國島最壯觀的地形景觀陸地不可見
而是在立神岩外海的海底石階地形,據說非常壯觀,又稱為"海底皇宮"
重要性可以被寫在潛水愛好者的Bucket-list上
不敢潛水的人也可以選擇搭玻璃船一探究竟
只是預訂行程必須要很良好的日文能力,這次就先放棄了QQ
小孤島大醫生的居住地-比川

當然不是真的診所,這只是日劇取景的地方

不過吸引我的是上樓之後,可以拍到南邊的小港口
位在比川聚落東邊海岸一層樓高的小房子
已經是只要google搜尋"與那國島"就一定會看到的景點
它就位在比川海灘的旁邊,也許是因為天氣太熱了,所以整個海灘沒有其他人
而比川雖然也算是與那國島的一個聚落
但相較於祖納、久部良港有個很明顯的機關建築、商店集中的地方
比川似乎都是民房,要找餐廳,就像是騎機車在低矮房舍構築起來的方陣中尋寶
甚至抵達餐廳,必須要半信半疑地開了門之後,才會感受到餐廳內用餐的熱絡氣氛

這外觀看起來真的很不像餐廳。btw,餐廳門是左邊那一個。

八重山蕎麥麵
旁邊有辣椒可以加。不加辣的話整體還蠻清淡的。
這碗麵的本體其實是那幾塊滷過的豬肉,應該有用醬油調味,真的很有臺灣味XD
這個城鎮還有其他賣蕎麥麵的餐廳,有些是放蝦子、有些甚至有涼麵版本
大家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挑選
不過島上的餐廳規模多不大、而且可能定時公休,大家要控制好時間
像我吃的這家餐廳就是屬於客滿的狀態,還有人坐在院子的涼亭下用餐
順著環島公路從比川往西出發,會先經過水產養殖場
據說是養蝦場,算是來島上第一個看到養殖相關的設施
緊接著就是一連半小時沒什麼人煙的濱海公路
其實在六月的太陽下騎車,雖然一旁的海景很漂亮,但難免還是有點暈
也要提醒白天環島的人離開城鎮一定要購買足夠的水
(像我就是早上出發時直接買兩大罐水丟進後座下)
不過在接近久部良港的公路,雖然沒有人
但是一群數十隻放牧的與那國馬們就在路邊緩慢地進食
看到他們在烈日下午餐,真的很想走過去問他們:不熱嗎(?
旅程結束前的再回首
環島的最後一段又將回到日本極西點
自助旅行的好處就是同一個地方可以日落去、中午去,反覆享受不同時間的美景
從環島公路爬上日本極西點的上坡,往回看,則是另一個"小孤島大醫生"的取景
醫生騎著腳踏車順著坡勢往下滑,前方背景則是蔚藍的太平洋

突然想到也有人建議租腳踏車環與那國島。但就是要忍受這些上上下下的山坡
第二次抵達日本極西點,是夏日炎炎的午後時光

日本極西點-陽光普照版本
眼前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工人在一旁的燈塔施工
一對日本情侶手牽手也走上了展望台
突然間工人大聲的喊了一句:啊!臺灣!
小情侶不約而同地發出了:欸!!!!!!!!
(原來日本綜藝節目不是騙人的,是真實聲音)
我也跟著跑上展望台看了許久
果真,在雲影底下還有一個很朦朧的黑影

雲底下的朦朧黑影,就是臺灣。可能也不是海岸線的輪廓,應該是某個海拔高度以上的地形。
工人還滔滔不絕的用手從右邊指到左邊: 伊蘭! 花戀! 胎董!
我很想出手制止他(太多了吧,怎麼可能),但後來看到大家都陶醉在看到臺灣的氣氛中
算了,就享受現在的激動吧!
這真的是一趟很特別的旅行
花了錢離開家,卻又不停地往家的地方看
最後因為看到了故鄉,而覺得旅程有個圓滿的收尾
(怎麼感覺有點浪費錢XDDDD)
我想我應該會再來一次這個島嶼
下一次來,希望不要再有這麼多臺灣的"鄉"思
希望日文再好一點、然後敢出海潛水
用更欣賞這座島的角度、接觸這座島的人,再來好好逛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