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為當沖跟波段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一個快、一個慢。但實際操作過後,你會發現——核心概念其實一樣。今天就用我盤中一筆當沖,來聊聊這件事。
操作紀錄
10:30,我看到凱美(2375)出量跌破 80.2,這是一個關鍵價位。於是我先試單空兩張在 79.9。10:50,股價反彈,但明顯壓力在 80.2 之下,遲遲站不上去,我再加空四張:兩張在 79.9,兩張在 80.1。
接著,瞬間爆量,股價直接下殺到 78.6,我果斷先回補三張。剩下三張,觀察到前低沒有繼續跌破,就在 79.2 全數回補。
這一筆交易的重點,不在於賺了多少,而在於我如何判斷「價位 → 確認 → 執行」的過程。

附上實戰單,當沖為操作波段之餘的遊戲,新手不建議操作
波段思維的影子
你可能會問,這不是當沖嗎?和波段有什麼關係? 其實,格局不同,邏輯一樣:
當沖的「80.2 壓力」= 波段的「區間上緣」 當沖的「爆量跌破」= 波段的「趨勢反轉訊號」 當沖的「嚴格停利停損」= 波段的「守紀律,不凹單」
唯一不同的,只是時間格局。當沖看的是分鐘線,波段看的是日線、週線。
紀律的重要性
但我要強調的是——就算你懂得再多技術分析,如果沒有紀律,一切都枉然。
今天我能在 78.6 先補、79.2 出清,不是因為我預知行情,而是因為我「照紀律走」。
假如我凹單、死抱,可能會錯過漂亮的出場點,甚至讓獲利變成虧損。
當沖是一種磨練,波段是一種沉澱。不同週期,但都在提醒我們:
看懂價位,才有方向。 嚴守紀律,才有長久。
慢慢理財,也是慢慢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