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吉攝影於湖口
親愛的朋友們,安好。無論您今晚身在何方,我們應該都會仰望著同一輪明月,此刻,我想對您說——中秋節快樂。我特別做了一首歌,要獻給我親愛的朋友們,也創作了此篇文章,與大家一起過節。
******************************************
今天,【麻吉的心靈花園】我想和大家聊聊一個主題——「月光照亮的地方,皆是故鄉」這個話題。
月亮升起的地方,不一定是我們出生的土地,但它總能喚醒我們心中最柔軟的記憶。有人說,月光是時間的信使,它不語,卻懂得每一份思念的重量。在這個團圓的節日裡,我們不只是回家,更是在尋找那份心靈的歸屬。
在馬來西亞的麻六甲,我曾與一群特殊生的母親座談。那些孩子,如同長了翅膀卻尚未學會飛翔的天使。他們不與我對視,卻願意將手中的餅乾遞來。他們的沉默不是拒絕,而是另一種深刻的信任。那一刻,我想起林清玄說過:「真正的慈悲,是在對方不說話時,仍能聽見他的心聲。」月光照在他們的臉上,也照在我心裡,那裡忽然變得熟悉而溫暖——原來,理解與接納,就是故鄉的模樣。
在日本神戶,一位音樂老師的琴聲如月光般柔和。她每日黃昏在公園彈奏,為誰而奏,無人知曉。直到那位失語的男孩,在月光灑落的琴鍵旁,輕聲說出:「可以教我彈嗎?」那是他人生第一次主動開口。老師說:「是月亮和音樂,一起照亮了他的心。」我想起泰戈爾的詩句:「月光落在我心上,如同一封未寄出的信,終於被讀懂。」在那一刻,語言不再是溝通的唯一,心靈的共鳴才是最深的鄉愁。
而在烏克蘭前線,一位士兵在月光下寫信給妻子:「今晚的月亮很圓,像你笑的樣子。我知道你也在看它,那我們就是一起的。」這封信讓戰地不再只是恐懼的所在,而是愛的延伸。海明威曾說:「人生如旅,月光是唯一不變的陪伴者。」在硝煙與孤寂之中,月光成了他們的橋梁,讓遠方的愛人不再遙遠,讓戰地也有了家的味道。
月光不問國界,不論語言,它只問你是否願意仰望。它照亮的不只是土地,更是人心。正如蘇軾在《水調歌頭》中所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光讓我們在千里之外,仍能共感、共鳴、共暖。
月光,是天地間最溫柔的光。它不炙熱、不喧嘩,卻能穿越萬里,照亮人心最幽微的角落。在每一個孤單的夜裡,它如母親的手,輕輕撫慰;如詩人的筆,悄悄書寫;如旅人的夢,靜靜延伸。月光所照之處,無論是異鄉、戰地、或心靈的荒原,皆可成為故鄉。
月光照亮的地方,皆是故鄉。因為故鄉,不只是出生的地方,而是心安之處,是愛與理解交織的所在。願我們在每一個月光灑落的夜晚,都能找到那份熟悉的溫暖,無論身在何方,心不流浪。
@ 麻吉完稿於風城
*************************************************************
◆謝謝您的閱讀與來訪,歡迎您賜教:
============================
❤️愛心: 謝謝您的喜歡,也謝謝您的支持讚賞。
💬留言: 謝謝您的互動,我知道您已來過。
+ 關注 : 謝謝您的關注,那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贊助: 謝謝您的支持,這是最真誠的鼓舞。
------------------------------------------------
更歡迎追蹤【❤️一畝夢田❤️|【麻吉的同話屋】| 🌸 慢活。我的玩美餘生 🌸|◆花開幾回都不同◆】I❤️【解憂夢想郵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