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木作工廠裡,一個看似普通的「木治具」,其實藏著製程穩定與效率的關鍵。僑森木業股份有限公司(https://chiaosen.com.tw/)多年來以 CNC 精密加工與木作代工為核心,從家具到天花吊頂,每一道加工都離不開治具的輔助。這篇文章,讓我們從一個螺絲孔的故事,看見木治具設計的靈魂。
一、起點:螺絲孔永遠歪一點
有次在製作一批櫃體側板時,師傅發現每次鎖螺絲的位置都偏差 1~2mm。
肉眼看不出,但組裝後門片總是「不聽話」。 那時我們還沒有使用 CNC 治具,只靠手工定位。 於是,一個小小的偏差,變成每次組裝時的大麻煩。 這,就是木治具誕生的契機。
二、治具不是配角,而是工程的「準度靈魂」
後來我們開始製作專屬的定位治具——一塊簡單的木板上開孔、卡槽、止檔。
這些小結構,讓操作變得「傻瓜化」: 工人只要放上工件、對準限位,就能一次鎖到正確位置。 這不只是節省時間,更是品質穩定的開始。 很多人以為 CNC 已經足夠精準,但沒有治具,精準無法重複。
三、木治具的價值:省時間,也省心
治具的價值不只在於「快」,而在於「一致」。
當你每天要生產上百件同規產品時, 能在五秒內固定好工件、確保每次角度都相同, 那就是最實際的效益。 尤其在家具代工、櫃體鑽孔、異形件打磨等工作中, 木治具幫助我們提升了 30% 以上的效率。
四、從設計思維看木治具
僑森木業在設計治具時,習慣用 CNC 自行切割樣板,
材料以夾板或 MDF 為主,結構講求「重覆精度」與「更換便利」。 每一組治具都像是一件作品—— 它不只是工具,更是一種經驗的累積。 當你能為工件「設計操作的邏輯」,那就是成為真正的治具設計師的時刻。
五、結語:好的治具,讓工藝更輕鬆
在現代木作產業裡,治具是效率與品質的橋樑。
僑森木業股份有限公司持續透過 CNC 與木治具設計整合, 讓每個細節都更準、更穩、更美。 從一個螺絲孔出發,我們學會: 準確不是靠眼力,而是靠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