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工
含有「代工」共 69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彼得潘的沙龍
2025/04/12
隨筆2
有則報導說是美國在收取了台積電後,也計畫將蘋果手機本土製造。 我一直以為美利堅的人工成本很高, 手機售價必然高昂(之所以在海外尋求便宜的代工),但川普拉攏了馬斯克正是要利用智能機器來生產手機。 報導有個大哉問:智能機器製造手機,誰來製造智能機器?我想起先有蛋還是先有雞的悖論。 早上仍舊用快煮壺
#
蘋果手機
#
手機
#
咖啡
15
13
李建崑
2 天前
4
大哉問,很有意思。如果可能,我寧願採行最原始最傳統最不省工的方式處理食衣住行,這樣,比較有‘’自然人“的感覺。🤔
4
彼得潘
發文者
2 天前
2
李建崑 其實想過得平凡的人原本就不平凡 反璞歸真平淡真實呢!
2
楚焱堯的沙龍
2025/04/09
我們可以做全世界的商品,卻說不出一個世界認得的品牌
這次美國川普的對等關稅,讓台股連跌數天,無形中撕開了台灣經濟繁榮的假象 台灣擁有全球頂尖的代工與製造實力,卻缺乏能走向國際的本土品牌。本文探討為何我們能做出世界級的商品,卻說不出世界認得的品牌,指出問題關鍵在產業策略、品牌意識與政策結構失衡,呼籲企業與政府應聯手翻轉「代工島」命運,邁向品牌出口新時代
#
品牌
#
Lulu
#
代工
2
留言
付費限定
分析師的市場觀點
2025/04/09
外資大摩MS看服裝和鞋類代工廠(OEM)的處境可能不如市場擔憂的那麼糟糕
最新供應鏈回饋 儘管情況仍不穩定,但服飾和鞋類 OEM 的狀況可能不像市場擔心的那麼糟,這取決於客戶在終端市場的價值主張及其供應鏈實務,以及 OEM 本身的競爭優勢(客戶組合、利潤率和產能組合)。 部分品牌/零售商或可自行吸收關稅:根據我們在大中華區假期後的查訪,儘管鑒於動態變化仍無確切
#
投資
#
台股
#
外資報告
喜歡
留言
格外農品 GoodWill Foods的沙龍
2025/04/08
《格外農品格來聊》EP73 做食品一定要有工廠登記嗎?從免登記到各類工廠的完整解析(下集)
精華重點: 1.特殊類型食品工廠分類 庇護工廠:提供身障者就業機會,產品可標示「庇護工場製作」 學校實習工廠:供教學用途,部分可販售支應教學費用 矯正署工廠:監獄食品生產,內部供應可免登記 國防部食品工廠:生產軍糧,標準高於一般食品 農業部初級加工場:限農產品初步加工,如乾燥、粉碎等
#
工廠
#
食品
#
登記
喜歡
留言
醫療耗材內幕誌
2025/04/06
🧂 食品級二氧化矽是什麼?從抗結劑到保健品的無聲功臣
食品級二氧化矽(E551)是現代食品與製藥產業中不可或缺的抗結劑和流動性輔助劑。本文探討其用途、安全性、市場潛力及銷售模式,並分析臺灣及東南亞市場商機,強調穩定供應、合規認證及解決方案型銷售的重要性。
#
食品添加物
#
代工
#
工廠
1
留言
付費限定
股息 Cover 每一天:參與全息人生
2025/04/05
AMD 收購 ZT 導致掉單隱憂!英業達(2356)仍看好 2025 年營運嗎?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
含 AI 應用內容
#
產業報告
#
投資理財
#
ETF
喜歡
留言
二輪解密人|洞察自行車產業,連結投資視野
2025/04/03
【風暴來襲1】川普32%懲罰性關稅,將如何撼動台灣自行車王國?
美國總統川普高調宣示貿易報復回歸,這一次,他的關稅鐵拳毫不留情地落在台灣頭上。 以「對等關稅」為名,川普擬對台灣產品課徵高達32%的進口關稅——僅略低於對中國的34%。他聲稱這是對台灣高關稅政策的「對折回敬」,雖然此說法與實際關稅結構有所出入,但一旦政策落地,台灣對美輸出將首當其衝。
含 AI 應用內容
#
方格人氣王
#
自行車
#
出口
4
8
Carry Kuo
6 天前
2
自行車業從疫情期間的高峰,到解封後一路往下滑,好不容易庫存銷到一定程度,又遇到了關稅大棒QQ 曾在自行車業十幾年的我,有點慶幸還好去年離開了XDD
2
二輪解密人
發文者
5 天前
2
Carry Kuo 這份工作確實能不斷學習到新事物並保有自我成長的時間自由,同學在科技業當總務起薪高也年年調薪7%,也提醒我在職位上所扛的責任似乎跟薪水不成正比,也讓我起了想看看外面世界,是否有更好機會的念頭(近期太多同事離開啦~)。
2
付費限定
怪獸科技公司✖️沙龍
2025/03/28
《張忠謀自傳:下冊》精華拆解:從德儀、通用、工研院辭職,創業前的挫敗如何造就台積電成世界級企業|怪獸科技公司
本文從《張忠謀自傳:下冊》,拆解張忠謀如何從德州儀器副總裁,歷經三次辭職低潮,最終在56歲創立台積電並使其成為世界級企業的歷程,分析張忠謀的管理哲學、商業模式、技術策略和關鍵決策,例如選擇ASML設備、與蘋果的策略聯盟等,以及台積電如何利用學習曲線理論、規模經濟和投資策略來擊敗競爭對手。
#
張忠謀
#
張忠謀自傳
#
張忠謀自傳下冊
5
留言
美股 101
2025/03/22
Intel 股價急轉直下?從台積電否認合作到代工風險全面解析|美股101 深度追蹤
含 AI 應用內容
#
Intel
#
投資人
#
台積電
1
留言
美股 101
2025/03/03
Intel 134 億美元豪賭!能否挑戰 TSMC,成為 Nvidia 和 Broadcom 的新代工夥伴?
#
Intel
#
晶圓代工
#
TSM
喜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