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諺語:「不管黑貓、白貓,會捉老鼠就是好貓。」
如同諺語所說,能夠「讓你賺錢的方法」就是好辦法。但這個方法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 能夠讓你知道,是因為什麼原因而賺到錢。
- 之後的交易,還能夠使用同樣的方法來賺錢。
- 能讓你評估股票是該買?還是該賣?
- 能以較自在的狀態,並持之以恆的使用下去。
市場上大致主要有「基本分析」價值投資派,「技術分析」順勢而為派兩個門派,還有些「籌碼分析」、「波浪週期」等其它流派。總之,各流派各有各的門道,就好比武俠小說中,有許多各式各樣的宗教派門,而每個門派的功法、心法都迥然不同。
在投資市場上各個門派都一定有成功的投資人,且即使是同一個門派,其細部的操作方法也大不相同,例如:技術分析有當沖、隔日沖、短線交易、波段交易等,每個不同的交易週期所需要的技術是完全不同的。基本分析有的人只買ETF指數存股、但有的人專挑傳產/金融存股、也有人挑選潛力股長期持有等待暴發。
投資的方法那麼多!那到底該如何選擇?
這個答案很難一言蔽之,因為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但個人經驗最好的辦法是「實際進入市場進行嘗試」,從實際的操作中來判斷何種方法適合自已,以下簡單分享自身經驗:
初入股市時,我是使用「基本分析」價值投資,當時心想,竟然要投資就要學習最成功的人士《華倫·巴菲特》,且當時對「技術分析」很不以為然,認為只憑一張圖表是能代表什麼。當然我也讀了許多有關基本面相關的書籍,也嘗試使用書中及網路所學到的分析方法來購買股票,但2、3年過去我的投資績效是小賠。
這讓我開始思考是不是有那裡不對勁,我發現所謂的價值分析有這些缺點:
■很難估量股票的實際價值,且也不知使用的方法是否正確。
■潛力成長股無法以現有數據來評斷。
■必須長時間才能知道投資結果。
■投資規模如果不夠大或無法持續投入資金成效不大。
反而是一些虧損的股票一直在漲,此時便開始轉向「技術分析」的研究,使用後發覺較適合自已,因為做對或做錯市場很快會告訴我、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取得較高的報酬、強者恆強的選股模式較不易錯過成長股等等。
當然我也會參考股票的「基本面」跟「籌碼面」,但主要還是以「技術面」為主,總之,方法沒有對錯,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已在做什麼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