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資料更新慢
經個人測試,Perplexity Patents 只涵蓋美國專利,且資料庫延遲 2 個月左右。這應該與購買專利資料庫的成本有關。
若使用者要求系統提供近 2 個月內的專利,會發生什麼事?
Perplexity 的 Patents 功能不會啟動,也就是會變成如 ChatGPT 般的聊天機器人,以查詢網頁的方式提供資訊。若寬鬆一點,只要求分析「最新」的專利,則有可能會被觸發 Patents 功能,但系統會搜尋如 Justia、Unified Patents 等網站上的公開資訊來填補資料庫的漏洞,但這些網站似乎未提供免費的全文,因此可能只是靠專利的摘要來進行分析。然而,非專業人士可能誤認檢索結果來自所有專利的全文分析。檢索覆蓋率極差
我要求 Perplexity Patents 調查台積電在 2025 年 9 月所公開之專利,並要求其提供檢索式、結果數量、專利列表。結果 Perplexity 只檢索到 14 篇專利,與事實差距甚遠(台積電每個月皆有數百至千餘篇美國專利公開)。
換句話說,使用者必須瞭解 Perplexity Patents 只是依靠破碎的專利資訊及網頁內容,嘗試拼湊出使用者所要的答案。目前無法了解其背後運作邏輯,但顯然不適合任何的專業分析操作。事實上,在 Perplexity 的官方部落格有隱諱地提到:「用數十到數百份支持文件來回答查詢」,顯見官方也知道系統的極限,但聊天機器人會裝作自己無所不知。
因此,Perplexity Patents 雖然看似有專利檢索的能力,但其實只是亂槍打鳥的工具。別說微調檢索策略,連檢索結果都無法輸出,自然難以單獨執行專業任務。由於生成式 AI 的運作過程本身上是個黑盒子,所以有這樣的結果並不讓人意外。
結論
Perplexity Patents 最適合的用途是當作 RD 的小玩具。不過,如果只是想要在檢索報告只是要插入一些看似專業的內容,時間又很緊急......嗯......你知道的...... (專利分析是個良心事業)
最後,我是直接測試,而沒有問 Perplexity:「你的限制是什麼?」。畢竟有誰能回答出自己所不知道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