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如陵專利師-avatar-img

袁如陵專利師

0 位追蹤者

袁如陵專利師

0 位追蹤者
喜愛學東學西,總說略懂略懂。希望簡單的文字,讓更多人了解智慧財產權。相信觀點的碰撞,才能帶來成長。歡迎在FB搜尋我的名字加好友。
avatar-img
IP聊天室
1會員
112內容數
喜愛學東學西,總說略懂略懂。 希望簡單的文字,讓更多人了解智慧財產權。 相信觀點的碰撞,才能帶來成長。
全部內容
由新到舊
日本的專利訴訟有兩種,專利侵權及專利無效。 專利侵權 架構 法院說明東京(Tokyo)或大阪(Osaka)地方法院智慧財產權案件平均要 12-15 個月,專利侵權案件則更久。智慧財產高等法院(東京高等法院的支院)法官可以進行事實調查,並推翻地方法院的事實認定。高等法院法院的智慧財產權案件平均要
Teva 的吸入器專利從橘皮書被除名了。 註:在美國,藥廠必須要將藥品的專利登錄在橘皮書 (Orange Book)中,日後若有學名藥廠申請藥證,就能在提起侵權訴訟後讓 FDA 延遲學名藥的審查。 有哮喘的病患,一般是靠硫酸沙丁胺醇 (albuterol sulfate) 吸入器 (inhale
Thumbnail
跟許多國家一樣,法律未動,指引先行。雖然沒有法律效果,但仍然很值得參考。以下節錄/改寫一些重點: 蒐集、處理訓練資料,「必然」會伴隨著資料複製(重製)等行為;若生成結果近似他人著作,又不符合理使用時,可能會侵害著作權。 寫出了很多人一直不明白的事情:AI 訓練不是人類讀書,因為人類讀書不會「重製
我自己也感覺到,愈來愈多的文章,必須要付費才能閱讀了。 智慧財產權與內容創作、科技創新,向來都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用爬蟲抓取資料的 Common Crawl,雖然處在灰色地帶,但一直被默許。 新聞網站的付費牆 (paywall),有心的話很多都能翻得過。 開源軟體的授權條款,就算沒有完全
Thumbnail
之前七法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很多人都關注「法規沿革」為什麼能變成特定人的著作權。其實美國這邊,許多判決的內容是要花錢才能查到的 (我也是要追訴訟的時候才發現XD)。 但前些日子, Hugging Face (就是 AI 領域常聽到的那間公司)把這些判例做成資料集給大眾下載了,算是一大福音。前陣子被中
Thumbnail
醫藥品可能是最能彰顯專利價值的產業,且 IHPE 在產品的商業化中也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相較之下,其他產業中的專利部門大多被視為後勤單位(或費用部門),但為什麼藥品的專利如此不同? 重視專利的產業其實不少 (例如資通訊產業中的SEP),但以單一專利來說,肯定是藥品專利的價值更高。為了建立一個藥品的
Thumbnail
一兩年前就可以預期這會發生,但沒想到會粗暴至此 (之前 Trump 開除著作權局局長,就已經很詫異)。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我不認為法院會管川普怎麼想。著作權法不是拿來服務特定產業的,修法應該也會有阻力,但很多人會努力推動,即使川普的任期結束。 美國的態度與歐洲正面對撞,但一般來說,美國贏面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