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整理 ]
- 適合簡單確認發明概念是否已被揭露。
- 會取代專業的專利檢索工具嗎? 現階段不可能,而且還差很遠。
- 極度不適合:可專利性檢索、自由實施檢索(FTO)、專利技術趨勢等分析。
- 適合產生大篇幅的無用報告:如果你確定老闆或客戶完全不會打開來閱讀。
[ 先講講優點 ]
- 可以用自然語言檢索。
- 有機會快速找到精準的前案(檢準)。
- 閱讀時可以在側欄同時對照專利PDF全文。
- 專利資料庫僅限美國專利。
- 無法得知檢索邏輯、無法輸出專利列表。當要求提供檢索式時,Perplexity Patents 會裝模作樣提供關鍵字、分類號等條件,但與檢索結果無法對應。
- 雖然會提供特定技術領域的專利趨勢,但屬於瞎子摸象,某些看似有理,但其實會讓熟悉該產業的人覺得啼笑皆非。不過如果只是要唬唬外行人,就蠻足夠的。
- 在進行分析時,會混淆可專利性與專利侵權的概念。若RD直接使用會相當危險。
這是個讓普羅大眾可以簡單查詢專利資訊的工具。但不要拿來當作專業的檢索工具,或執行任何涉及多專利的分析工作。因為它會過度強調個別專利的情報價值,並生成看似合理的論點加以佐證。
換句話說,Perplexity Patents 會讓使用者覺得分析結果是來自成千上萬篇專利內容,但這完全是錯覺。它只是亂槍打鳥找到專利後,照著說故事而已。
舉例來說,CPAP(陽壓呼吸器)是我過去纏鬥了 8 年的技術領域。但 Perplexity Patents 在分析專利趨勢時,卻表示近期出現以超音波致霧的濕化腔設計。熟悉此技術領域的都知道,此做法數十年前就有人提出,而且是已被棄用之技術。而此專利申請者似乎只是一個自然人,卻在大量專利中被選為新興的技術方向。若真是寫在分析報告中,不免貽笑大方。
總而言之,此工具僅適合一般大眾的輕量使用。對專業人士來說,即使是當作提供靈感或補充檢索之用,使用前也需小心。
附圖是 Perplexity Patents 自顧自地開始做迴避設計,但內容只能說是滿滿的不知所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