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投資人在檢討自己為何總是賠錢時,幾乎都把原因指向選股的錯誤,因而透過大量閱讀理財書籍、積極參加投資講座,甚至努力鑽研各家公司的財務報表,希望增加選股的正確性,但我卻認為心態若不改變,這些精力都是白白浪費。其實大部分投資人賠錢的原因,就是一個「貪」字,貪快、貪多、貪便宜,也就是希望用最低的成本,在最短的時間內,賺到最多的錢。
你是不是希望今天買,明天就開始賺?所以就去買理財專家、投顧老師、報章雜誌推薦的潛力股,但這些股票多半具有人為炒作的成分,而且投資人得到的幾乎都是最後一手的消息,結果不論套牢、還是認賠出場,都是必然的結局。此外,很多人都心存僥倖,即使股價已漲一大段,也奮勇搶進,以為只要明天還會漲,就一樣能賺錢,結果總是事與願違,賠錢收場。
你每年有為當年的投資報酬率定下目標嗎?我相信大部分的投資人都沒有,只是希望「越多越好」,因此總是每天都想進出,以為自己能夠掌握主流股的輪動,結果卻是抓龜走鱉,追高殺低。此外,資訊蒐集得越多,只會讓自己心猿意馬,舉棋不定罷了。什麼都懂一點,但什麼都不精,最後就是人云亦云,不知所措。
你是不是認同投顧老師最愛講的那句話「跌深就是最大的利多」,而去買那些號稱有轉機的股票?或是被「以小搏大」的訴求所吸引,希望用很少的錢去買期貨、選擇權、權證,然後賺很大的利潤?結果卻像溫水煮青蛙一樣,每次雖然輸不多,但累積到最後,卻把所有的錢都輸光。
因此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其實是
不貪快,一年只要進出三四次,甚至只進不出。
不貪多,只要和軍公教人員的優惠存款利率18%相同就好,而且只要懂兩支股票就好。
不貪便宜,只買有投資價值、套牢也不怕的股票,也絕不妄想以小搏大。
大多數人寫書的目的是希望和讀者分享知識,讓讀者在專業領域更精進。但是,我每次寫書都非常惶恐,因為我並不是用「專家」的角度來教導讀者,因此大家可能會覺得不夠專業。裡面幾乎沒有投資人想要再深造的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甚至我還試圖顛覆很多大家早已根深蒂固的理財觀念。但是,投資真的是因為太難,所以才讓大部分的人賺不到錢嗎?
有這麼難嗎?股票能否賺錢的關鍵,不過就是「低買高賣」四個字而已。但是,大部分人做的動作卻總是「高買低賣」。為什麼?因為「人性」中的僥倖心態,讓大家以為,就算買貴了,只要買了之後還有高價,一樣能賺錢。然後就做了錯誤的「判斷」,買進之後,結果慘遭套牢。你會說,這家公司基本面非常好,技術線型也是多頭排列,但你就是買在高價,因為你沒有遵守「紀律」,買在它還在低檔的時候。大部分的理財專家都在講「判斷」,但我認為更重要是在「紀律」。
投資其實非常簡單,何須太焦慮?我常說,「焦慮」如果能保證賺錢,它就值得,如果不能保證賺錢,那真的不該焦慮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用在任何學習上,都是真理,唯有用在投資理財上,肯定踢到鐵板。雖然花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不一定能獲得相對應的報酬,甚至還常常做了錯誤的投資而導致虧損,豈不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有了正確的投資觀念,當然也要有簡單易學、具體可行的投資方法來執行。招式不用多,一兩招就夠了。巴菲特的投資方法難嗎?不過就是「找一個長長的山坡,讓雪球越滾越大」,也就是去買那些穩定配息,沒有明顯產業景氣循環的股票。我呢?說穿了也和《鹿鼎記》的韋小寶一樣,只有一招和半式。
從來沒有人會把這兩個人放在一起討論和比較,因為一個是真實世界的股神,另一個卻是虛構小說的英雄。但是,他們有兩個共同點,那就是「成功」和「簡單」,而且是因為簡單,才能成功。
巴菲特的財富全球第二,但他的股市投資其實非常簡單。他最有名的一段話就是「如果你買的股票不想長期持有,那根本就不該買。」他還說:「大家如果有積蓄的話,可以買指數基金,根本不用聽我這種理財顧問的話,也不用看太多財經新聞。」他幾乎從來不提複雜的技術分析,只說「別人恐懼時,我貪婪。」他根本不像理財專家,只是一個愛吃雪糕的老頑童。
《鹿鼎記》裡的韋小寶,是金庸武俠小說的所有主角中,武功最差,但卻最幸福的一個。他不只娶了七個如花似玉的老婆,而且加官晉爵,享盡榮華富貴。他不像張無忌、令狐沖、郭靖、楊過那樣擁有超卓的武功和非凡的俠義精神,但他就是夠機伶,總能逢凶化吉,使命必達。「鹿鼎」的典故之一,取自「人為鼎鑊,我為麋鹿」,與廣大股民在股市中的險峻處境,竟然也有微妙的連結。
巴菲特靠的是智慧,韋小寶靠的是一招半式。他們完全沒有令人稱羨的十八般武藝,離「專家」的境界,可說有十萬八千里之遙,但他們都是不折不扣的「贏家」。大家都聽過一句名言:「股市裡沒有專家,只有贏家和輸家。」但是,廣大股民都誤認「理財專家」就是「股市贏家」,花了很多時間聽他們的言論,看他們的文章,結果呢?
鄧小平有句名言:「管它是黑貓,還是白貓,只要會抓老鼠,就是好貓。」我引用相同句型,做為本文的結語:
管它是複雜,還是簡單,只要能夠賺錢,就是好方法。
(本文原刊於拙作《理財不必學,就能輕鬆賺》與《只買4支股,年賺18%》的作者序,但稍有修改與增補。)
封面圖片來源:Thomas Leuthard @flickr CC BY 2.0
編輯:Wendy Chang